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习俗起源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贴红双喜婚俗起源于王安石 转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期  作者:楚寒 沈國楨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王安石 婚礼习俗 红双喜 习俗起源

    中国人逢有结婚吉庆时,爱在门户、窗牖、厅堂和洞房器物上贴上红纸双喜字,反映了人们盼望喜事成双来临的心理。这一习俗与北宋名臣王安石双喜临门的故事有关。相传王安石二十岁时从老家江西去京师汴梁赶考,途中为了方便,到汴梁城东舅父家中住宿。在城东门楼上,见到一副上联:「玉帝行兵,风枪鱼箭,雷旗闪鼓,天作证。」他摇头吟毕,不禁拍手称好。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上笔试出众,主考官又传他面试,指著厅前的飞龙旗说:「龙王设宴,月烛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命他答对。王安石即拿

  • 文章賽龍舟與弔屈原之研究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文崇一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赛龙舟 起源 屈原的传说 风土习俗

    本文係國立中央硏究院硏究員兼政治大學教授湖南文崇一先生,在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集刊」第十一期所發表,原題為「九歌中的水神與華南的龍舟賽神」,全文長數萬言。玆擇其中五、六兩節與湖 南民俗有關者節載於此,以供硏究之參考,並向作者致謝!——編者誌

  • 文章中秋話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9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88-09-10
    关键字: 中秋节 起源 历史沿革 习俗

    中秋节起源于唐宋之间,迄今已历一千余年历史(也有传说,是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率群臣在虎尻山,行酒命歌而来)年年婵娟,岁岁此夜胜事流传,由来久矣。农历八月,居一年之中。而三秋令序,满地黄花,红叶飞舞,正是故鄕盛开时节。虽然百花皆香,但总不及桂花香味之浓郁,致人闻而欲醉,也许有人,以为桂花香得庸俗,我则认为淸香可爱。我国岁序时令,以中秋节起因较晚,在唐以前,民俗尙无中秋节名称,更遑论有月饼之物。就是连晋「荆楚岁时记」亦只记载,八月十四日,作眼明囊未有只字

  • 文章憶富陽話淸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3期  作者:王杭年 出版时间:1984-03-10
    关键字: 浙江富阳 清明习俗 孝道 历史起源

    憶自來臺作旅,倏忽已經三十餘年,人由壯歲轉而白首,每當春暖花開,淸明節屆,總不免想起江南三日,鶯飛草長的風光,以及在故鄕富陽過淸明節的情景,感時追遠,莫名惆悵。曾在本刊中拜讀兩位鄕長對淸明節憶舊之作,爰將富陽以前過節風俗予以記述,藉供談助,亦所以聊遣鄕愁耳。在淸明節那天,富陽人家家戶戶,都須折下楊柳枝條,插於大門上,使它近風搖曳,綠意盎然,感到沐浴在春的氣氛之中。這種風氣的出處,無從考據。幼時聽鄕先輩說:源自唐末黃巢之亂,殺人八百萬,某次有一婦人請求先將...

  • 文章春联起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2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6-02-10
    关键字: 春联起源 春节习俗 桃符 朱元璋

    春秋代序,瞬将过去,可是春去冬来,循环不息。乃宇宙自然之定律。不过岁月刻痕,毕竟是让异鄕游子不无怀旧思亲之感。我想凡穿过开裆裤的中国人,对于鄕俗文化,欢度农历春节,都会有相当完整之记忆。人到中老年,偶然囘忆,过年良风美俗,童年往事必会一幕幕地重示于眼前,不禁眉飞色舞。春节在我国古老农业社会里是非常重要之节庆,尤其贴春联,迺是首要而不可缺之点缀,故无论大家小户总是贴上门对,喜上门楣,频添过年气氛,希望明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且起源已久,开风气之先,而由桃符

  • 文章除夕憶舊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4期  作者:楊岳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元宵节 朱元璋 欧阳修 春联起源 过年习俗

    每天都有重点项目,杀猪宰羊选一天,做豆腐一天,蒸包子馒头一天,准备年菜一二天,包水饺一天,由初一开始,一直吃到元宵节,可以不另制做,眞可说是丰足安泰。农村生活,就是这样,有吃能吃就是福,是否新鲜营养,大可不必细加讲求。说到贴春联,多在除夕前一二日进行,所谓「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更新年」也。在老家这可是过年重点项目,除非当年那家长辈归天,服丧期间,不得贴红色春联,而改贴其他颜色,逝者是男性用蓝色,逝者是女性用黄色。追溯春联起源,据欧阳修蜀世家说中记载,五代

  • 文章談「寒食節」與「淸明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4期  作者:楊仁初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寒食节 清明节 起源考究 清明扫墓考源 节日习俗

    根据荆楚岁时记内载:「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三日,谓之寒食。」此即所谓「寒食禁火禁烟之俗」,世人多以为系晋文公哀念介之推而定,如后汉书周擧传所载:「太原旧俗,以介之推焚骸,咸言神灵不乐擧火,由是每冬中,辄一月寒食。」其实「寒食节」起源甚古,周代已经行之,而介之推之事,是由附会而来,讵今竟混为一事。按周官司煊氏有云:「仲春、以木铎(木制之铃)修火禁于国中。」此即指禁火寒食,可见周代即已定有寒食节。因为古人房屋简陋,且多半野居,为防止野火焚烧(农人焚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