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九庐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廬山太乙將軍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2期  作者:洪浪 出版时间:2005-11-01
    关键字: 庐山 太乙将军村 占地面积 人文景观

    庐山太乙将军村位于庐山南太乙峰下,总面积五·六四平方公里,海拔三八〇—一二〇〇米,该景区是连接牯岭景区与山南景区的咽喉之地。景区人文景观颇为丰富,相传圣君大禹之师太乙真人在此修炼成仙,故主峰为太乙峰,其村为太乙村。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蒋介石、蔡廷楷、冯玉祥、陈诚、胡宗南、白崇禧、阎锡山、古公恩、曾晩归等十八位国民党军界要人相继在此营造风格回异的山中花园式别墅,时人又称之为「将军村」。景区有九庐,即隐、静、灵、梦、涵、茗、锦、仙、爱。景区

  • 文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4期  作者:馮傳銀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九江辛亥革命 光复亭

    亭,是江城一座小有名气的名胜古蹟。别看亭子普通,它却是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亭子。它是江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它座落于闻名遐迩的延支山山顶。背临长江,面朝庐山,有作揖之象。该亭最早为清朝光绪年间(一八七五—一)为两江总督瑞方所修。亭高八米,六角翘尖,坐北朝南,均有台阶拾级而上,亭前两柱镶嵌「绝顶共跻攀江上琵琶向谁语,五峰相揖让山中云雾待吾开」的一幅对联。不难看出,揖亭的名称来由于此联之意。上联指出了长江,下联指出了庐山五老峰,揖乃是旧时指

  • 文章《安诗词》付梓缘起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左超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安诗词》 刘洪藻 九秩高寿 贺礼

    吾舅刘公鸿藻、字文浩,系江苏省阜宁县(现隶滨海县)人。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期,及陆军指挥参谋大学正规班十三期。曾参加抗日战争,以弱势制强敌固守阵地至日寇投降。胜利后转业行政机构,出任奉贤县长,但为时短暂。因共军突破江防形势危急,仓皇偕妗周凤文(学名希凤字怡清,为一位杰出教师)女士比翼双飞,渡海来台再建家园。重作冯妇服务于联勤,任参谋、副处长、主任教官、处长等职。民国六十年代,当时因见军中仍然派系纷争,各怀私欲,乏复兴气象,乃毅然退隐安度其悠闲生涯

  • 文章春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沈家保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兴废历史 《九江指南》 史料记载

    江 沈家保揖江普通一小亭名,位于巿区延支山顶。亭子虽然小巧,兴废之史却与古城息息相关。此亭由清朝官员瑞方所修,后被战火毁之。一八六年,巿政府拨款,按原图木架结构重建,并列为巿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六月巿政府又拨专款对此亭修葺一新,使其再现童颜。据史料记载:一一一年十月,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在革命党人的策划下,江方面于十月廿三日午夜,以金鸡坡炮台鸣三响为号,举行起义,成为全国最早响应起义的城巿之一。一一二年十月,孙中山先生途径浔时评价说

  • 文章鄱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8期  作者:江黎 出版时间:1987-04-08
    关键字: 长江 鄱阳湖 地理位置 山川地貌 九江 风景名胜

    的大动脉,挟众流汇于鄱阳湖,北入长江;江、湖口,左右夹峙,俨如全省的门户。故昔人云:「赣省形势,在江不在陆」。而南昌实为全省的心脏地带,不但为政治中心,也是交通和商业中心。南部则首推赣县,为赣江上游主要城市,且为历史上通向岭南的要径。往昔苏东坡论其形势云:「东望七闽,南控五岭,览羣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云烟出没,草木蕃丽。」洵名城也。吉安为江西有名的文化城,旧名陵,昔时文化之盛,冠于全省,为历史上名臣大儒欧阳修、文天祥等的故鄕。也是江西的第三大都会。庐山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