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为官共返回4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为官清廉的榜眼曾琼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2期  作者:徐少同等 出版时间:2015-04-30
    关键字: 曾琼琲 榜眼 为官清廉

    曾琼琲(1758-1848),字荣锦,号宝园,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洛阳围人,其幼喜读诗书,擅长武艺,乾隆四十二(1777)年考取邑庠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赴省城乡试中武举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上京会试,中武进士第六名,殿试钦点为一甲榜眼及第,授殿前花翎侍卫,三年后任江西下历都司,后升授九江府游击、河南卫辉营参将、河南中军大将等职。其一生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为官清正,品格高尚。道光九年,71岁的曾琼琲告老返乡,身上仅有百两银子,回乡后,他用这些

  • 文章溫州姚家軼史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6期  作者:姚惠連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姚养吾 为官清廉 扬名乡里

    因而暂避风头,借住爷爷家角楼上,就不得而知。爷爷为官清廉,家无钜产,勤俭持家:婆婆乌了家用,常捉襟见肘,不得不取出家里已有的一块布料,呈给爷爷说想买这布料,好鸟子女添衣,方能从爷爷处取些钱,俭朴可见一斑。所以他老人家虽然当了好几年的大官,可是当退休回归故里时,几乎身无分文,后不久即与世诀别,留下婆婆与五位年幼子女。婆婆当时四十多岁,既缺学识,又无恒产,很辛苦地拉拔子女。当二舅进入基督教学校上学,才开始有外国传教士来家访视、并予多方接济,生活始趋稳定。幸好子女

  • 文章谈泥论瓦说为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孫玉仙  出版时间:2013-04-30
    关键字: 为官之道 朴实

    儿时,要是谁家盖起了三间大瓦房,那是值得放鞭炮来庆祝的大事。无论皇家庭院、深宅大户,还是乡野村房、路边茅亭,卑微的青瓦都不声不响地卧伏屋顶之上,栉风沐雨,为人们带来唯有家才具有的宁静与温暖。小小的瓦片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幸福的希望,以至于上有片瓦遮身、下有立足之地,便成为传统国民对家园最具象也最卑微的企望,也成为一生的渴望和最终生命的依归。言及瓦的种种好处,我不禁联想到为官:瓦从泥土中来,从政者来自鲜活的社会;人们为了遮风挡雨把瓦置于屋顶,从政者为了

  • 文章作官以不要錢為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1期  作者:曾國藩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曾国藩 家书 为官之本

    曾文正公同治五年五月五日致歐陽夫人信中有云:作官不過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長久之計,能從勸儉耕讀上做出好規模,一但罷官,尚不失為興旺氣象。若貪圖衙門之熱鬧,不立家鄉基業,則罷官之後,便覺氣象蕭索。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為之計。咸豐十年十月十六日家訓有云:銀錢田產,最易長傲氣逸氣。我家中斷不可積錢,斷不可買田,爾兄弟努力讀書,決不怕沒飯吃。又咸豐十一年三月十三日家訓再云:處茲亂世,銀錢愈少,則愈可免禍;用度愈省,則愈可養福,爾兄弟奉母,除勞字儉字之外,別無安身...

  • 文章沈曾植先生傳略(一八五〇—一九二二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6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71-06-30
    关键字: 沈曾植 传记 清代 治学 为官

    先生字子培,又字乙,年晚號寐叟,浙江嘉興人,生於一八五〇年,卒於一九二二年。淸史卷四七四記先生傳略云:光緖六年進士,用刑部主事。事親孝,母多疾,醫藥必親,嘗終歲未嘗解衣安臥,遂通醫。居刑曹十八年,專硏古今律令書,有「漢律輯補」,「晋書刑法志補」等作。先生爲學,兼綜漢宋,而尤深於史學掌故,後專治遼金元三史,及西北輿地,南洋貿遷沿革。尋充總理衙門章京,中日和議成,先生請自借英款,創辦東三省鐵路,時俄之韋特西比亞鐵路,尙未建議也,不果行。母憂歸,兩湖總督張之洞...

  • 文章韓文公治潮七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林柏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韩愈 潮州为官 韩文公祠

    韓文公(公元七六八—八二四),名愈,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故又號韓昌黎,卒諡文,因此潮州人相沿尊稱為韓文公。唐德宗貞元八年(七九二)擢升為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因上表諫迎佛骨,忤於帝,被貶為潮州刺史。他於元和十四年正月十四日從京城長安出發,至三月廿五日,才抵達潮州。他治潮只有七個月,便移往袁州。唐穆宗長慶元年(八二一)被召回京,並獲封為國子監祭酒。綜觀他治潮時間,雖只有短短的七個月,卻為潮州人民做了很多事。千百年來,潮州人對...

  • 文章林則徐傳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8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林则徐 为官生涯 生平政绩

    作者:曾任高中校長、大學教授、福建省政府委員,現為春人詩社社長、本刊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

  • 文章歷史名人——梅之煥(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2期  作者:董定坤 出版时间:1996-12-10
    关键字: 梅之焕 为官清廉 传说故事

    拆开那包茶叶,想看看是个什么样的宝贝,还千叮咛万嘱咐路上没丢了呢!拆开包纸,里面有一封信,信的内容写着四句话:「古柏之下,金银两坛,重修寺庙,表我心愿」。老和尙似信非信,派人到古柏下一挖,果然挖出了两坛金银。便重新修建一座又高又大的寺庙,并在庙门上,悬挂著梅之焕书题赠「罗浮山寺」匾额。上述虽然是二则传说故事,但证明王忠顺先生所说:「梅之焕为官淸正,见财不贪心,见色不动情,忠贞为国为民,是明朝之幸,人民之福」。

  • 文章南宋名臣蕭振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馬允元 馬允倫 出版时间:1991-06-10
    关键字: 萧振 人物传记 为官 爱国精神

    平阳鳌江中游凤林乡有一处名闻遐迩的渡口,名叫萧江渡。该地为浙闽交通要道,原名古院。南宋初年,这里出了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萧振。他目睹在此渡江的人非常拥挤,但渡船狭小,容量有限,旅客常因争渡而溺死。后来他在朝为官,便解囊出资修造大船,并雇船夫义务为旅客摆渡,给南来北往的商旅带来不少方便。为了纪念他乐善好施的美德,大家便将古院里改名为萧家渡。后因「家」与「江」方言同音,逐渐演变为「萧江」,一直沿用至今。萧振(一〇八六—一一五七)字德起。少年时勤勉好学,聪颖过人

  • 文章第一等人張溥泉先生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期  作者:于正生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张继 人物纪念 清廉为官 革命战争

    溥老是我生平中最敬佩的黨國元老,他的學問道德是獨樹一格,別具風範的,尤其他那無私無我的豁達胸襟,以及當仁不讓,見義勇爲的偉大行徑,足資楷模,光耀史乘。民國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爲溥老逝世七週年忌辰,曾草成「第一等人張溥泉先生」一文,刋於「眞理世界」第五十六期,用資追念。玆欣逢「河北平津文獻」創刋,並以溥老專輯居首,具見貴刋敬老尊賢之宏旨,特將上項舊作奉上,尙祈惠予披露,藉爲溥老仙逝廿三週年祭。一個死去的人,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來的影子,那才是他一生的眞正評價...

共42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