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为学之道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鏡心齋瑣言及詩聯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魯蕩平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为学之道 诗稿 格言 艺文

    明,虽柔必强,乃天经地义之语,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好学惟有志者能之,惟自知者能之,惟了解人生观者能之。靑出于蓝,而靑于蓝,冰结于水,而寒于水,木从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人励学则明,明则知,知则能,能则行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大海,不知地之厚也,不格物深思,不知学问之大也,故曰,不勤学无以为智,学之于人不可须臾离也。俗说做到老,学不了,学到老,做不了,学者其可不尽心乎,其可一时不习乎,其可一时或息乎,为学之道,须有

  • 文章闡述孔子立身爲學行仁教育之道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4期  作者:——楊光隆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孔子 立身之道 为学之道 教育之道

    孔子被尊爲萬世師表,其自述心路歷程爲:「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是以吾研究所得:壹、孔子立身:自始即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然而孔子立身,一本忠恕之道,行仁而已矣,所以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不遷怒,不二過,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更能克己復禮爲仁,爲人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孔子行仁之理想,俱見於「禮運大同篇中」。貳、爲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發奮忘食,一生學不厭...

  • 文章曾國藩談書道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黎正甫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曾国藩 书法 为学之道 名人言论

    曾氏祖孫 何氏兄弟在祝嘉編著的「中國書學史」中,淸朝書學名家列有曾國藩及其弟國荃,子紀澤,孫廣鈞。雲嶽樓筆談云:「國藩平生於書博習窮擅,未嘗少懈,欲合剛健婀娜以成體。然秉性凝重,筆亦隨之,故終以凝健勝。國荃專意率更,腕空筆實,方整有疏宕之美。紀澤書功最深,所資亦最博,惟筆力稍弱,不能副志。廣鈞書宗率更,稍參北碑,以廓其勢,遒整方峻,晚而益和。」曾氏祖孫三代皆以書學名家。國荃、紀澤之成功,皆由於國藩平日敎導有方,觀其家訓,可以知之。何紹基兄弟與曾國藩相交甚...

  • 文章總統勉雲南省會中等以上學校員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期  出版时间:1971-12-25
    关键字: 《为学做人与复兴民族之要道》 为学之道 蒋介石 讲话稿

    上星期 總理紀念週上,我已經講過,我們雲南的同胞,對於整個國家民族所負的特殊責任,我在整個國家民族中所居的特殊地位;就是說我們雲南要做復興民族一個最重要而堅實的基礎,我們大家要擔當起復興民族的責任,這個責任異常重大,當然不是隨便可以擔負得起的,必須我們有特殊的學問,特殊的體魄,尤其是特殊的精神和道德,才可任重道遠,完成責任。然則我們要怎樣才可以有此特殊的學問、體魄、特殊的精神和道德呢?如何才能做到這一步,而具備這些必要的條件呢?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各位一定...

  • 文章傳播中國文化於東瀛的朱舜水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9期  作者:郭魯林 出版时间:1969-07-31
    关键字: 中国文化 文武全才第一 舜水先生 为学之道 彰考馆 编纂大日本史 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之一

    为一身之干,未可蔑也。」他对于学问,说是,「为学之道,外修其名无益,必须身体力行,方为有得。」先生之学,虽导源于朱子,推崇阳明,但不受重视讲究理学的朱子学或阳明学的束缚,而以孔子为直传的本宗。明朝覆亡之后,学者如顾亭林,颜习斋等鉴于当时士大夫专务心性之论,游谈无根,流毒至钜,因此主张为学应屛弃浮华,务为实用,一代士风为之丕变。而先生早已见及于此,所以对于民生日用彛伦之道有深广的智识,他的学生赞佩先生说:「古今礼仪而下,虽农圃梓匠之事,衣冠器用之制,皆审其法度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