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等教育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敵僞時期東北地區的中等教育概况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1-12-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东北 中等教育 学校

    伪满之敎育制度,亦即皇民化敎育之基本目的。而今日之中国大陆的敎育制度更为缩短,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大学三至四年。此所谓奴化兼毒化的敎育制度之眞面目也。二、各省市(院辖)中等教育分布概况(民国三十二年之资料)壹、辽宁省二十二县 四市1.旅顺市——旅顺师范、旅顺女子师范、家政学校2.锦州市——地方师道训练所、锦州师道、锦州一高、锦州二高、锦州女高(附设道科)3.营口市——营口一高、营口二高、营口女高(附设师道科)、私立培眞国高、私立培眞女高4.鞍山市——鞍山国高

  • 文章浙江中等敎育演進史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9期  作者:洪煥椿 出版时间:1976-09-06
    关键字: 浙江省 中等教育 演进 史略

    一、導言浙江中等敎育向稱發達,淸光緖季年卽有中學堂之設。民國以來,學制更張,進展尤速。民國二十五年度時,中等學校已有一一四所。迨抗戰軍興,杭、嘉、湖一帶首先陷入日軍之手,學校雖有遷地復課者,而數量已大減矣。直至二十八年度時全省中等學校始恢復戰前之數量。此後,學校日增,遍及全省。自三十一年度以後,浙江中等敎育設施方針首着重於師範敎育之發展,以配合國民敎育師資之培養。次爲游擊區及接近游擊區中等敎育之推進,以利戰區靑年就學。再次爲職業敎育之提倡,以適應建設事業...

  • 文章常熟見聞 七十年前《申報》的報導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7期  出版时间:2014-05-01
    关键字: 申报 风景名胜 市况 中等教育 农业产物

    所。福山距城三十六里,当福山塘入江之口,为舟楫所集,人烟稠密,每值鱼汎,商贩尤多。教育言论 常熟文化看来发达,而现在小学教育亦颇可观,惟以全县所有学龄儿童论,失学者约占十分之八。过去中等教育,只有县立初级中学一所,自民国三十一年起,常熟刷新教育开始,对于中等教育迭经整饬,已稍具典型,虞邑之学校教育及运动,在苏锡常三县中名列第二。言论在常熟颇受桎梏,近有某君在常熟日报发表寓言一则,讽刺不法行为,竟遭对方不满,某君后被扣留,结果在罚款道歉之下了事,总之「笔杆

  • 文章鄕前輩胡雨人先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10期  作者:漢平  出版时间:1978-12-20
    关键字: 胡雨人 省立宜兴中学 中等教育 草创时期 办学主旨

    鄕前輩胡雨人先生,爲江蘇省立宜興中學首任校長。該校創辦伊始,篳路藍縷,慘淡經營,由胡先生悉心擘劃,建樹頗多,茲節錄宜中校史「胡雨人草創時期」原文如下,藉可窺見胡先生對該校之貢獻與功績之一斑。「—十三年夏,以經費有着,宜中董事會正式成立,聘請無錫堰橋敎育耆宿胡老先生雨人爲校長。一切校務及新校舍建築事宜,悉委諸雨公主其事。雨公爲錫山望族,其子侄如敦復、明復、憲生、健人諸先生,皆爲一時俊彥,其長孫爲現任駐美華府大使館之胡旭光公使,學有專長,桃李滿宇內。雨公曾手...

  • 文章無錫敎育槪況 (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1期  作者:言卓君  出版时间:1977-05-20
    关键字: 学区 中等教育 学校 无锡同乡会

    本文原爲同鄕會將於本年九月編印成立十五週年紀念特刊而寫,深恐掛一漏萬,所遺仍多,特先送交本刊發表,以求證於同鄕諸前輩並希有所補正,具見作者謙恭踏實,殊堪敬佩。 —編者—

  • 文章(肆、人物傳記:)先考霞城府君事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鍾起弘敬述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钟蔚升 望族 经商 酱园 中等教育 追思悼文

    先考諱蔚昇,字霞城,生於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四月八日,係吾邑瑞金雲集鄕坡塸村鍾氏六大房之長房望族觀儀公第五代子孫。世務農,刻苦勤勞,忠厚傳家,惟三代單傳。迄至先曾祖騰雲公於洪楊之亂死于非命後,始由先祖父文芳公遷居縣城南門外吊橋頭,開設生茂號,營商爲業。由於經營之醬園所產豆豉、醬油、色澤香味特佳,故「生茂號豆豉」,馳名甚廣。復以勤勞節儉,頗有積蓄,乃婚於七堡劉氏。從此成家立業,廣置田產,樂善好施。先祖母劉氏,屢生不育,自過繼伯父蔚明後,方生先考,再生叔父蔚曜,...

  • 文章民国三十八年前之湖南中等教育槪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余先礪 出版时间:1975-01-15
    关键字: 清末时期 民国时期 湖南中等教育 学校名单 教育特征

    吾湘旅台人士,以予服务湖南教育界时间较长,屡促予将湖南教育情形撰文「成报告」,以供后来者参考。予以三十八年仓卒离湘,辗转来台,所有原始资料,无一携出,难于埶笔。兹以湖南文献复刋,刘脩如兄再以前题相促,祗得就记忆所及,将民国三十八年前之湖南中等教育,槪述如次:一、淸末时期:湖南之有新式教育,自当以淸未时务学堂之开办为始。其学堂类别如何,未有明文规定,但自其所收之学生年龄观之,小者十三四岁,大者亦未超过二十岁,似亦可列入中等学堂之内。学生中高才辈出,如蔡锷

  • 文章抗戰時期廣西中等敎育的培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广西中等教育 个人追忆 教育体制问题 广西师范教育

    一、抗戰前培養中等敎育師資的學校廣西僻處西南邊疆,距離中原較遠,交通不甚便利,人口遠較鄰省廣東湖南爲少,山多、地瘠而產業不發達,在民國初年以前,敎育文化方面亦不免相當落後,由清末至民十三,高等敎育機構,只有廣西優級師範選科學堂、廣西高等學堂、和省立法政專科學校,而供給中等敎育師資的,除省立優級師範外,則爲兩廣優級師範學堂(設在廣州)、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亦設立在廣州)、國立北京師範大學由廣西省政府委托代辦的「廣西特班」,當時全國內共有六間高等師範學校,...

  • 文章民國十九年度之四川教育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8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四川 教育概况 民国时期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四川敎育概况,筆者曾根據查得資料,寫成「民初之四川敎育」與「抗戰初期之四川敎育」兩文,前者引述民國元二年之川省敎育情形,後者引述民國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川省敎育之一般概况,已分別刋載本刋。本文則以民國十九年度之調查統計爲依據,分爲中等敎育,初等敎育,以及幼稚敎育三部份,說明當時四川敎育之概况如次:一、中等敎育民國十九年,四川省敎育廳奉敎育部命令,查報四川敎育情形,敎育廳特分令各級學校調查,經時數月,告一段落,中級學校部份之統計如次:㈠官立:國省立中學共二十...

  • 文章抗日戰爭前的海門教育

    来源期刊:《海門縣訊》 第3期  作者:陳鴻韜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海门县劝学所 首席学校 经费来源 中等教育 师资培养 教员待遇 学生缴费 海门教育进度

    教者有断炊之虞时,教育局即自行印发十元纸币作暂行性之地方流通证券应急。以高等教育言,全县没有一所大专院校,学生在本县就读高中后(有部分系在上海等外地读中学),家境富裕者,要想升学,则至上海、南京、南通等地报考大专院校。本县人有「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的想法,故在抗日战争以前,全县之大专院校毕业生为数不多。中等教育,有县立简易师范一所,县立女子初中一所,私立海门高中一所,锡类高中一所,以及私立海门初中、海霞初中、启秀初中、三益初中、继述初中、锡类初中、能仁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