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庸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陸、瀛海鄕音)二、學術硏究

    来源期刊:《寧都文獻》 第1期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孔子 原文 周易 中庸

    文辞,形诸吟哦,制为诗篇,将以被之管絃,付之歌咏,垂之久远者也。其意义之伟皇,又岂有量哉。先生为江右耆宿,逊淸拔萃。曾以明经义,识时务,策试于太和殿廷;后又肆业优级师范,硏究敎育,并选修理化学系,欲以格物致知之学术,充实诚意正心之空虚,以收修、齐、治、平之实效,其少时所抱为何如也。毕业后,服务胶庠,蜚声远着。自避地瀛峤,任国立中兴大学敎授。历廿余载。抱道积学,皓首穷经,名师宿儒,硕果仅存。尤复勤以著述,十余年前,编述「中庸硏究」一书,于右老曾以「中庸精义,为

  • 文章現代婦女之四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李盛菉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妇女德行 现代妇女 四德 中庸之道

    突飞猛进,我国在台之工业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品质日益升华之际,现代妇女之「四德」标准宜复古抑革新?举措该如何为宜?答案是「中庸之道」为最恰当。请予细评下列条分明晰:⒈妇德—品行端正、耐守柴门。绝不淫乱出墙,败坏家风鄕俗。平素与人和睦相处、温和有礼,处事以理性、不固执或偏颇己见,尤其待家族尊长及夫君,更当循规蹈矩,心存诚敬,以礼相待,常效孟光举案齐眉、法梁鸿夫妇相敬如宾。居今世局难免夫妻年龄与教育程度或兴趣不相投之种种差距,甚至生性脾气爆裂形成水火不容之势,只要妇德

  • 文章中庸为实践之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5期  作者:曾守湯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中庸思想 发展历史 孔子 定义诠释 实践之德

    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以「中和」为其本质;殆由于「中庸」的文化思想涵育使然。此种思想,一贯相承,历久弥新。白虎通:「黄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又说:「黄帝始制法度,得道之中。」中国历史,自黄帝已灿然可考。司马迁作史记,自黄帝始,即以此故。黄帝时之文物制度,即以「中」以「和」为精神,已奠定此后数千年之文化精神。尧禅舜之辞曰:「允执厥中。」舜亦以此传禹。汤亦继之。孟子且曰:「汤执中。」周易彖传中提到「中」的地方凡三十三。要不外为「正中」,「时中」,「行中」,「柔

  • 文章七十生日感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7期  作者:黃紹祖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七十寿诞 生平事迹 出版专著 诗歌 中庸思想

    乃往昔幸存仍未散失之文也,斯亦书生一片赤诚报国之心耳!古之言中道者,未有过于程、朱二子。程子谓「不偏之谓中。」朱子言「无过与不及之差」,然终不恰我心,愿以「进化的时中,动变的位中,人性的中和」三说以补其不足。时中指时间,时间是其往无前,其来无后,永远向前的,是进化的。位中指空间,空间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动变不居的。中和则为总归宿。中为天下之「大本」,和为天下之达道」,大本立,达道张,始符中庸「位天地,育万物」之旨。物物一太极,亦物物一中道,无「中道

  • 文章(壹、论著类)中庸为实践之德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8期  作者:曾守湯 出版时间:1993-12-31
    关键字: 中庸之道 中华民族 文化思想 黄帝 君子 实践哲学

    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以「中和」为其本质,殆由于「中庸」的文化思想涵育使然。此种思想,一贯相承,历久弥新。白虎通:「黄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又说:「黄帝始制法度,得道之中。」中国历史,自黄帝已灿然可考。司马迁作史记,自黄帝始,即以此故。黄帝时之文物制度,即以「中」以「和」为精神,已奠定此后数千年之文化基础。尧禅舜之辞曰:「允执厥中。」舜亦以此传禹。汤亦继之。孟子且曰:「汤执中。」周易彖传中提到「中」的地方凡三十三。要不外为「正中」,「时中」,「行中」,「柔

  • 文章研讀「四書」之淺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0期  作者:易烈相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四书研读 思想文化 儒家思想 教育精神 中庸之道

    一、前言「四书」系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古籍之总称;其名定自宋代朱熹(晚号晦翁)夫子。以论语、孟子两书,加上礼记中之大学、中庸两篇,辑为一部古籍,并予诠释,启迪后昆。自元朝仁宗延祐年间始,(公元一三一四至一三二〇年)。用为开科取仕考试之题材。明、清两朝,亦相沿未更。由此四书乃与「五经」并称,而列于五经之前。嗣后科举虽被废除,然经数百年之积习,我国之私熟或学校,其学童无不先读四书,不读五经。自民国肇造以来,则以四书为中国文化教材,列为高中学生必修科

  • 文章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大會觀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作者:陳有聖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和平统一 促进会 一个中国原则 中庸之道

    主和固,综合为一,礼乐兼施,乃得中庸。尙书此十六字,为尧、舜、禹三圣传授心法,为中国道统之渊源。自古迄今,中国之教育宗旨,以礼乐为方法,以中道为目标。中庸为通权达变,奋发向上,并非平庸,中庸时中之义为把握时机,力求上进,折中至当,达于至善。换言之,中庸为和谐中求均衡,由均衡中求进步。人心为何?道心为何?去人欲,存天理所谓人欲天理,正为人心道心恰切注脚。人心即人欲充斥之心,道心乃存天理之心。人均有人欲,人亦有天理,然人欲与天理,不能平衡,人欲常掩盖天理:故人

  • 文章(貳:論著)中國文化泛論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6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 文化定义 文化史 内忧外患 中庸思想 史料 三民主义

    字之狱。但均不敌中国民族坚韧的特性,中国文化博大的特质之融化而解纽。可见中国文化,不特是世界最古文化之一,他的源远流长,所及地域之广,人口之众,都非其他的古文化所可比拟。四、中国文化基础的根源儒家的中庸思想,为中国文化思想之主流,是中国几千年来政治、社会伦理的根本。此种思路脉络,均蕴汇弥纶于经书之中。领袖说:经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是许多放之天下而皆准,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的至理名言。诚然,中庸阐明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道理。大学讲「明善之要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