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学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员林实验中学校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莊仲舒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中学 校歌

    駭浪驚濤,寶島屹立無恙;蒼煙暮靄,祖國依稀在望。四海俊彥集一堂,朝夕絃誦從無爽。憂勞乃興邦,逸豫非吾黨;珍重少年身,良時莫空放!寒來暑往,日就月將。負起艱鉅的責任,達成遠大的理想。實中!實中!不枉!不枉!在暴風雨中誕生,在大時代中成長!

  • 文章澎湖防衞司令部子弟学校迁校员林及建立「教育部特设员林实验中学」之契机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盛長忠 滕以魯 出版时间:1992-12-20
    关键字: 员林实验中学 迁校 山东联合中学

    一、緖言民国八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风和日丽。前澎湖防衞司令部子弟学校实际担任校务的王副校长志信先生,和王校长积劳成疾辞职后继任的苑副校长,又为兼代校长的觉非先生,在台北市师范大学餐厅与前教育部会计长盛长忠先生餐敍,本人亦参加奉陪。谈话中回忆四十二年澎防校迁移员林,更名「教育部特设员林实验中学」之契机,以及盛会计长鼎力协助迁校之经过。以其有关山东数千靑年,特濡笔记之。盛长忠先生,籍隶山东省武城县,民国前六年生。天津南开大学商学院毕业。(在南开时比王志信校长

  • 文章省立惠民中学服务囘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韓兆岐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惠民中学 人物回忆 中学服务

    本文經同事李蔭亭先生,至友徐慧淸先生,分別校訂。特誌謝意。——作者

  • 文章国立中学在澎湖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顧樹型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国立中学 澎湖 “以校为家”

    編者按:本文係民國三十九年六月在「中華日報」發表的,距今已整整三十九個年頭。顧樹型先生對澎湖防衞司令部子弟學校成立的經過,作了忠實而簡明扼要的報導,並清楚地説明「以校為家」的特性和師生在極度艱困的條件下,仍舊弦歌不輟的情形。當年那五千三百多位山東流亡學生,如今都已是五十多或六十出頭的人了,重讀此文,當可勾起無窮的囘味!在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後,只有我們山東省有這麽多的青年學生追隨政府來到了臺灣,政府也只有為我們山東的流亡學生在臺灣設立了一所學校!這是我們山東...

  • 文章略谈惠民中学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李蔭亭  出版时间:1976-06-20
    关键字: 惠民中学 教育往事 惠中图书馆

    玆就惠民中学所擧行的三件事而未闻山东其他省立中学有擧行者,略记于下。一、民国十七年,中央北伐成功,惠民传来一句口号是:「竖起么二三,打倒四五六」。几乎以为所有旧的都是坏的,都在被打倒之列。于是惠中在十七年旧历元旦(阳历一月二十三),仍旧上课。这是打倒旧习俗的开端。二、惠民的城隍,每年旧历九月初七日出巡,在旧历八月初六日,即在城隍庙前开始演戏,直到城隍出巡时为止,共演一个月。在出巡时,有些信男们扮演种种脚色(据说有些人是还愿)在前引导。中午时到南关休息

  • 文章憶宋崔二校長並略談鐵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趙建修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胶济铁路中学 往事回忆 学生时代回忆

    甫自香港归来,连收所订山东文献第三期一本,稿酬二本。征尘未濯,一气呵成,有者诵读再三,犹有未足之感。是以甚盼增加页数,充实内容,或改为双月刋,以免望穿秋眼,等待三月之久也。第一百四十页之「征集民元以来山东闻人资料启事」,条列五百,闻其名者四二,见其人者十一,领其敎者仅六。今就宋锡珠、崔士杰二位校长,略述其人其事于后:我本应于民十九升入初中,然以母病,无人服侍而休学一学期,致使寒假小学毕业,中学又无春季始业者。迫于事实,迨二十年夏,始至靑岛投考中学。家严

  • 文章国立湖北中学之始末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楊展雲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国立湖北中学 求学经历 往事回忆

    学生,手提简单行囊,形神均甚疲惫。问他们从那里来,他们说断断续续的上车下车,已经三天没得睡眠。遂分两队有人引导至济南师范及济南高级中学住宿。一切飮食被褥,都已安排就緖。第二天早点后,每人发给到徐州免费车票一张,现洋两元,他们都欣然致谢,乘车南下。如此接待四天,总数有三百多人。还有由天津搭船经烟台到济南的,也一样接待送行。有一事当时悽然于怀,几天不能自释。事情是这样的。当我到车站迎接南来的学生,携带着白布墨汁,以便书写横额,排队穿越街道。我让来的学生们自己写

  • 文章我的母校——省立昌乐中学战时生活囘忆之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李雲漢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昌乐中学 教育制度

    屹然独存。」王立哉先生说:「(张天佐)继耀昌乐县长兼游击总队长,更积极组训民众,严肃奸匪,树立自治基础,发挥自衞力量。政绩彪炳,众望咸归。三十二年升任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适敌寇大擧围攻鲁苏战区,省府奉令南迁,留省之党政军以及民意机关人员自动集中昌乐。氏运筹擘划,独支危局,使昌乐之防,固若金汤。」够了,几位鄕先生的话已足够使我们领会到「神秘的昌乐」的内涵。我是在抗战的烽火里长大的,当时是生活在「神秘的昌乐」这个环境里的中学学生,鄕土之恋与故国之思融结成一种义务

  • 文章刘校长怡曾与山东省立第十五联合中学(中)为山东省立第十五联中五十年校庆而写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張象舜 出版时间:1991-03-20
    关键字: 刘怡曾 学校选址 寿光县立初级中学 山东省立第十五联合中学 捐资兴学 战火影响

    五、设校于敌伪肘腋之地张司令与慈县长,只是要刘校长怡曾去筹办寿光县立初级中学,可是他并没有给刘校长开创一个安定的环境。因他自己是无日不与日本鬼和八路相周旋,已是自顾不暇,所以在人力上,未给予刘校长多少支援,至于经费上,正是农村凋敝,饥馑荒年。除了拨点给养之外,可能也不会有多少金钱支应。但怡曾校长却体认到,兴学校,办教育培育人才,对十五旅来说,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对国家来说,也是百年树人的根本大计,应该是越早越好,就如前总统蒋经国先生的名言:「今天不做,明天

  • 文章国立第廿二中学流亡记(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李春序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国立第二十二中学 校园西迁 途中见闻

    一星期到达陕南大城安康市。自安阳口一路至此,全程千里以上,盘桓而上,蜿蜒而下,九曲十八转,走的全是羊肠小道,极少平坦道路。练就上好的腿脚工夫,即便是悬崖峭壁,也都能以安然无恙的走过来了。这是一生当中空前绝后的经验。也磨练了坚强意志,不畏艰难。「……世间有事皆当作,天下无坚不可攻」。此话诚不我欺。久困山峦溪谷之间,视野受阻,心情沈闷,颇不舒畅。进入安康平原地带,豁然开朗,万里晴空。仰天长啸,心旷神怡。兴味盎然,一扫不快之感。安康是廿二中学第一分校所在。小住五日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