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语文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语文奖章即日起受理申请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74期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中国语文奖章 中文教育 审议标准 同乡动态

    本刊讯】为鼓励及表扬在海外从事中文敎学成绩优良的敎师,和从事中文(包括文学)硏究的学人,由中国语文学会设置的「中国语文奖章」自即日起受理申请至八月二十日截止。表格可向各侨敎中心索取。主办单位表示,希望能够透过此一奖励唤起各方对中文的重视,促进中文敎育的进步。目前奖章赠予的对象是海外中文学校敎师及从事中文硏究的学文,暂不对团体赠奖。颁发奖章的审议标准如下:一、中小学侨校敎师,中华民国学人或或外籍人士在外国学校从事中国语文敎学,成绩卓著并有语文或文学著作

  • 文章現代詩難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明硯香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现代诗 口语化 庸俗化 中国语文 传统文学

    一位名诗人又是语文学家桑果,曾在希腊第八届世界诗人大会上谈到中国语文的不朽性,他说古代有四种语文:埃及语文、希腊语文、阿拉伯语文中国语文,四者中,古埃及文早已死亡,不仅一般埃及人看不懂,连考古学家也很难懂得;希腊古文和阿拉伯古文的书籍,要由专家译成现代的希腊文和阿拉伯文,希腊文和阿拉伯人才能看得懂;而现代的中国人,则能直接阅读二千年前的中国古代书籍,这证明中国语文具有历久弥新的不朽性,中国人应以中国的传统语文为荣。诚如桑果所说,我们现代的中国人可以看懂历朝历代

  • 文章中国语文津梁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6期  作者:侯傳勛 出版时间:1979-06-25
    关键字: 中国语文 语文教育 教育研究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社会转型 教育转型

    语文直接传递心声,文字间接表达情意,语言受时间之限,文字托空间以传;虽同为表达情意,而所采之方式则逈然有别,故硏究语文者有语言学、训诂学、声韵学、文字学等畛域分明,各有千秋。声韵学重在口耳,诘屈聱牙,古人视为畏途,文字学重形音义,演变复杂学者每感纷扰,自淸朴学大兴,甲骨文字出土,新资料出现,过去解字读音有牵强附会而成悬案者,多已焕然氷释矣。近人得博洽中外,融会贯通,参考诸书,汗牛充栋,有志硏究中国语文者,可谓俯拾皆是,惟吾社会,正値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之际

  • 文章老驥伏櫪 躬承盛擧——旅台鄕友於世達熱心修譜記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4期  作者:賀守邦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姓氏文化 修撰宗谱 中国语文 教学研究 怀乡书法展览 传统文化

    义不容辞、乐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于世达先生原籍常州武进礼嘉五嘉桥(于家桥)。母亲姓于,因为是独女,在家招赘,所以先生兄弟均从母姓。入赘的父亲姓张,坂上北张五房村人,离村不远的殷薛有张氏祠堂。在张氏家谱上,于世达先生为四十世裔孙,名沄。于世达先生一九四八年赴台谋生。长期从事中国语文教学及研究工作,成绩卓著,屡获嘉奖。于先生从小就喜爱阅读和书法。十四岁就以大楷书写大幅《朱子家训》。几十年来,手不释卷,笔耕不止。尤偏爱行书。一九九〇年四月二度返鄕时,曾在常州成功举办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