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诗学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天循先生印象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9期  作者:余受之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王天循 中西文化 美国学术界 中国诗学 张大千

    先生之作,为中国之自传,中华文化之精英。其见重于美国学术界,可见一班。先生之志业学行,则散见于所著五十自序、六十自序。劝学篇长一万余言,以汉魏雄文写中国古今思想,并论治学为人之道。思亲曲上下篇共三千余言,述其生平及巴蜀山川人物。诗序本四始之义,论中国诗学。桃源行系与张大千先生合作而成者。大千绘图,先生赋诗,计六百句、凡四千二百言,为中国古今长诗。先生又尝用石门铭字集联,以二百余不同之字,成联一千四百,写中国山川奇迹,圣贤遗意。此虽先生游戏文章,但如非有深厚

  • 文章方著中国历代诗学通论序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丁治磐  出版时间:1978-08-15
    关键字: 中国 历代 诗学 序言

    在我中国,则名之曰花鼓秧歌之余,未为不可。若必曰「传统诗」,传伊何之统?必曰「现代诗」,于异代云何?此有志于诗学诸后贤,将不能无惑焉矣!同郡老友方君子丹,少从事于文学,乱世奔走四方,守官不忘树敎,授业上庠,悯乎后贤于今人诗说之无以解其惑,手著中国历代诗学通论,雅言溯源,皇皇钜制,其所论断,皡皡然有为古今人之所罕言者。近将付之手民,乃征序于治磐,窃以治磐之愚不自歛,如前所陈,盖平昔遇子丹与共话言之所及者,往往心逊而意笃,相勗以私赏,爰书以报子丹。特于其启觉后贤之旨

  • 文章方著中国历代诗学通论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丁治磐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方子丹 《中国历代诗学通论》 序文

    在我中国,则名之曰花鼓秧歌之余,未为不可。若必曰「传统诗」,传伊何之统?必曰「现代诗」,于异代云何?此有志于诗学诸后贤,将不能无惑焉矣!同郡老友方君子丹,少从事于文学,乱世奔走四方,守官不忘树敎,授业上庠,悯乎后贤于今人诗说之无以解其惑,手著中国历代诗学通论,雅言溯源,皇皇钜制,其所论断,皡皡然有为古今人之所罕言者。近将付之手民,乃征序于治磐,窃以治磐之愚不自歛,如前所陈,盖平昔遇子丹与共话言之所及者,往往心逊而意笃,相勗以私赏,爰书以报子丹。特于其启觉后贤之旨

  • 文章略述陳漢章先生經史考據之學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8期  作者:劉操南 出版时间:1994-11-10
    关键字: 陈汉章 经史考据 诗学发微 公羊旧疏考证 中国学术

    先生于《诗学发微•序》中略述汉人之事。曰:「圣人知道著为经,贤者读经知斯道。作者圣,述者贤。汉儒传经:于《易》言六日七分,于《书》言五行大传,于《春秋》言灾异,于《孝经》、《论语》言七政变动之占,皆述者也。魏晋以下失其传。本朝渐次讲明,而独《讯历枢》四始五际之术,无能发挥《六艺论》者。汉章不揆梼昧,妄谓治经有五要:一、声训;一、制度;一、名物;一、义理;一、数术,不可忽者也。爰取《正义》所引,考之《太平御览》、《文选•注》、《困学纪闻》诸书,辑录纬书佚文

  • 文章論王禮錫的創作與詩的成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中国传统诗 新文学运动 诗人王礼锡 汪国垣评价 推崇郑珍 诗歌创作 诗学 诗作评述

    辄惶惶累日……诗不可戒绝,何如竟畅言之,骨梗在喉,非吐莫快。」他认为在乱世作诗,感愤悲欢,「期能呼号,振聋发馈」,但不可,「期于标语,不可歌,不可呼,虽工何益?」他在《市声集》自序中阐述了他的诗学观,即旧体诗要有新的事物、新的思想,新的语汇,新的情感:感伤是自己的,且现代的,用字是毫无拘束的。文中的字、语中的字、外来语,一切都用,觉得许多新的事物与思想窜入这时代,如果是一个天才,定能给数千年建筑起来的诗体注入惊人的奇观。好像前人所没有感到的资本主义社会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