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方言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有意思的中国方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9期  出版时间:2013-05-25
    关键字: 中国方言 北京话 江浙话 台湾话 四川话

    例:某甲在樓上窗台往下看見熟識的某乙路過而忽然停止不前。假設現在倆人是以北京話對談:甲:是誰在樓下阿?乙:是我在這兒貝!甲:你在做什麼咧?乙:我在這小便吶!假設現在倆人是以江浙話對談,除了他們自己,沒人聽得懂:甲:殺個人在樓下?乙:阿拉在割裡!甲:濃做啥個日踢?乙:阿拉在砸蟋!假設現在倆人以國語對談:甲:誰在下面?乙:我在這裡!甲:你在幹嗎?乙:我在小便!假設現在倆人是以台灣話對談,簡單多了,才三個字:甲:啥咪郎?乙:喜哇啦!甲:衝啥悔?乙:棒溜啦!假設...

  • 文章發揚《粵語》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陳光華 出版时间:2012-01-31
    关键字: 粤语 中国古音 音韵学 入声 方言研究

    作者簡介:陳光華,廣州私立珠海大學文史系肄業,國立中興大學行政學系畢業,調查局專門委員退休,平日專研國學,尤對易經有深刻研究。現著有「周易集釋辨正」一書,即將出版問世。敬希海內外學者不吝賜教,是所盼!

  • 文章細說台灣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謝魁源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中国台湾 语言文字 汉语方言 历史发展

    之后,历经元、清二代异族的长久统治,大部份的汉人,已经「质变」为「胡汉民」而不自知;大陆地区,除史上几次大迁移到闽南及台湾的「河洛人」,尙「私下」使用汉语外,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使用「新汉语」——「北京话」。汉人已忘记本身的汉语,以北京话为国语,而汉文化的「主体」——古汉语,竟沦为「闽南方言」,致使汉语汉文「分家千年」,汉语遂逐渐「口语化」,加上「时空推移」及「异族通婚」、「语言互用」,导致白话汉语日渐与汉字「脱钩」;于是造成了现在有些台湾口语「有音无字

  • 文章兩岸〝語別〞零星談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8期  作者:婁玉舟 出版时间:1993-01-16
    关键字: 汉语精粹 语言魅力 方言探究 汉语文化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语别〞者,用语差别之谓也。语言这东西,虽然相对稳定,但到底也会发展变化。所以天底下写数字的人中,讲方言的就不少。什么粤语、闽语、吴语…五花八门。为交谈方便,讲汉语的人,逐渐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现代经典白话文为语法规范,形成了一种共同语。这共同语在大陆叫〝普通话〞,在台湾,叫〝国语〞,反正说得是一回事。正象对这〝一回事〞,两岸的叫法就有不同一样,平常在语言使用中,两岸之间的确存在着些微的差别。现就个人既知,指出一二,庶几会对两岸间

  • 文章《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常州卷》《常州方言丛书》开始编纂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9期  出版时间:2007-09-30
    关键字: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 丛书 常州卷 方言史话 文化符号

    城市发展的问题列专题,按专题进行史论结合的叙述。展望篇,主要展示常州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景。根据对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特点和趋势的分析,对常州未来城市发展的定位、布局、规划、功能等作前瞻性分析预测。全书共二五—三十万字,预计于二〇〇八年年代出版发行,它将是我市第一本总结回顾二五〇〇多年发展史、分析探讨当代城市建设中重大问题、全面展望城市未来发展的著作。常州方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常州最基本的文化符号,是常州文化的重表征,编纂工作者计划对常州方言作抢救性的收集

  • 文章中国专制主义在中国存在的合理性和文化背景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1期  作者:張帆 出版时间:2006-01-28
    关键字: 中国专制主义 文化背景 存在合理性 方言文化

    关键词:「专制主义」「家天下」「党天下」「方言文化」「孝」「人权」「自由主义」「民主制」“Autocracy”“family world”“party,sworld”“dia-lect culture”“filial piety”“human right”“liberalism”“democratic system”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