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戏曲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長短句體戲曲聲腔音樂三種》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1期  作者:鄭孟津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中国戏曲 声腔 序文

    的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随心所欲放弃传统,然也已不知道「声腔音乐」的究竟是什么了[2]。由于对继承发展长短句体戏曲声腔音乐迷失了方向,戏曲音乐研究出现了许多讹误无从纠正,长短句体新剧本会写的人愈来愈少。归根结底,在对「声腔音乐」缺乏真正理解。兹特选择《长短句体戏曲声腔音乐》五种予以考索、阐明,为词坛鼓吹。中国戏曲[3]声腔[4]分两大类:一类为齐言体戏曲声腔,如京戏、梆子腔等,曲词以齐言体为主;一类为长短句体戏曲声腔,如昆腔、弋阳腔等,曲词以杂言体为主。《中国长短句

  • 文章論中國戲曲表演美學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3  作者:黃願亭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中国戏曲 表演美学 名家论述 《曲判记》

    中国戏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艺术魅力,它的突破时间空间界限的虚拟化表现方法,从化妆到表演的艺术夸张和写意手法,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观点,形成中国特有的东方戏剧艺术体系,可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等外国戏剧体系相媲美,在国际享崇高的声誉。

  • 文章湖北戲曲概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8期  作者:王肇翰 出版时间:2001-01-10
    关键字: 中国戏曲发展概况 湖北戏曲发展概况 看戏文化

    其中高腔,皮黄腔系形成于商旅交通之会;大筒腔系得利于川鄂湘盐茶道之便;而打锣腔系剧种,却产生在江湖发大水,逃荒谋生的人群之中。中国戏曲成熟于宋代;南戏形成浙东,传出海盐高腔;北杂剧以山西平阳为中心,演唱山陕梆子,戏走商路,海盐高腔传入江西为弋阳腔。弋腔经安徽青阳入湖北,形成清戏,弋腔经江西宜黄入湖北而形成二黄(浙赣语,「二」谐「宜音」)。西北平阳腔经陕西,或从陕帮商路,或从李自成的军路而入湖北西北境,形成西皮。西皮与二黄合奏,形成楚调(又名汉调、襄阳调),其

  • 文章从秦腔说中国戏曲的起源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2、83期  作者:秦鳴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中国古代歌舞音乐 历史传说 中国戏曲 秦腔沿革

    列举的这些,我们可以肯定地推断,中国古代音乐为本土创造。巫觋、傩仪孕育中国戏曲远古歌舞「神人以和」,其中必有交通人神的「巫觋」做煤介(联络者)。「巫,祝也,女能使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许慎《说文解字》)巫觋「事无形」、「事神明」,采取歌舞表演「降神」、「娱神」的原始艺术形式。先秦驱鬼除疫的「傩仪」,岁末欢庆丰收、酬谢神祇的「蜡祭」,均有由巫觋装扮角色、表演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周人傩,九门磔禳,以华春气。」(《吕氏春秋》):「《周礼》有大傩,汉仪有侲子,要之属

  • 文章欣賞馬靜亭演秦腔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9期  作者:菊農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秦腔演出 中国戏曲 传统文化 剧艺学校 地方戏曲师资

    十二月十八日,两栖的名坤票马静亭女士,演秦腔的「藏舟」于国军文艺中心,唱做俱佳,为戏剧界留下辉煌的一页,顾曲之余,联想到这发祥最早的中国戏曲。据说:秦腔始于秦始皇时代,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高渐离的击筑高歌,都是秦腔的滥觞。又有传说谓秦腔来自西琴,而止于秦,故曰秦腔。这许多的记载,是否可信?因为我国自有戏剧以来,迄乏有系统的纪录,复鲜佐证,前贤的残篇断牍,难于整理分析,但是,不论怎么说,秦腔发祥早于其他,可以相信的,因为国剧的一部分出于汉调,汉调

  • 文章松山家職粤戲曲介紹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70期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松山家职专科学校 中国戏曲 粤剧曲艺介绍活动

    本刊讯)台北市松山家职专科学校推广中国戏曲多元文化,一千多位学生于四月廿七日下午在该校活动中心举行粤剧曲艺介绍活动,首由本会康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邝少真简介粤剧曲艺及与其他地方剧种之比较,继由锦绣曲艺团朱伟彬团长领导作粤曲示范演奏及演唱。

  • 文章我所認識的顧鐵華博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4期  作者:何志華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顾铁华 生平事迹 教育事业 经营管理 中国戏曲

    时代,即随京朝派红豆馆主门人张树声先生习曲;一九七九年,拜昆曲大师俞振飞先生为师,并得俞老亲授昆、京曲目多种,成为俞门首位海外入室弟子。顾博士研究昆曲水磨调与俞派唱法,深悟俞门唱腔独到之处,在于熟谙昆曲清唱典籍内容,细味曲家度曲心意,咬字运腔,皆有规范。顾博士旅德期间,勤于练曲,日夜倾听俞老唱腔,心领神会,曲艺早臻化境,及后参与舞台演出,尤擅小生角色,传承俞派书卷气韵,俊逸不凡,昆剧业界公认其表演艺术造诣深邃,直可媲美俞门专业弟子,因获中国戏曲学会颁发首届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