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伦理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冥婚雜識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彭利芸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冥婚习俗 孔颖达 赵翼 迎茅娘 中国伦理

    然后按礼迎娶,与殇男合葬,成为家室,达到冥婚目的。由上观之,中国冥婚风习,古今各地,都很盛行,程序亦颇严谨。惟不知我们丰县是否有此风尙?在家时年幼未曾所闻,今经典中亦无资料可见,就无法阐述了。总之,这种冥婚风习,固然荒诞至极,然而,岂不更显示中国伦理道德的内涵。这种父母爱子女的骨肉深情,不因死亡而减轻,除中国伦理外,有何民族能与相比。

  • 文章河南二程子淺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蔡元培 二程子 中国伦理史》 儒家思想 理学研究

    前言蔡元培《中国伦理史》说:「吾族建国以来,以家庭为模型,以一族文化同化异族,故一国如一家也。」又说:「唐虞三代思想萌芽,人文心理以家长制,发展为敬天畏命之观念,之后儒家、道家、农家、墨家、法家兴起,洎乎周代,人类之公性,不仅体魄快乐自餍,恒欲求精神之幸福,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兼采尧舜禹汤之古义,推本性道,以励志士,先制恒产,乃教凡民。以礼节奢,以乐易俗,公德私德上承政府下依民心,天人之间恭敬祭祀不言鬼怪。」儒家思想至汉董仲舒渐为正统,惟汉末至魏晋,经学

  • 文章洋奴乎?洋化乎?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余家偉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中国传统伦理 传统文化 艺文选粹

    鳞鸿爪,述之如后,藉供保持中华固有伦理传统文化,学习西洋文化,拒绝西洋「奴化」之参考:㈠儿子请父母至餐厅用餐,依中国文化应让父母亲拣喜欢之餐点饮料使之尽欢。像西洋人除了原定套餐饮料,若老人欲加点菜肴饮料,则须先征求儿子同意,否则应由父母自己付帐的习惯绝不可效法。㈡年迈父母如未同寓一处,要晨昏定省势无可能,但每日电话问候则不可省,若屡电无人接则必须亲往探视。㈢若父母同住,假日购物买菜有时可邀父母同往,并询其喜欢食品、欠缺用品,由老人自选。跨街走路应予扶持

  • 文章伦理永远是中国人的生存原则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胡仲華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家庭伦理 中国人 生存法则

    「天真」,既姓「胡」就该名「涂」悟通之后,曾作联句「但喜花前醉,祇闻鸟语香」,以酒为友,对花寄意,或能超然物外。上个月,老长官又是宗亲的胡英杰将军,命我再为湘乡文献写稿,实感力不从心;但面对这位风骨嶙峋,守正尚义的长者,能敢说「不」吗?推敲题目之际,仍慨然于人心险恶,正道不彰,乃勉强胡诌这篇「伦理永远是中国人的生存原则」,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作者)

  • 文章经学与中国文化(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6期  作者:劉雨民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经学 中国文化 人本思想 伦理

    之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实得力于中国若干物质发明,擧其著者如罗盘、火药、钞票、算盘,而造纸及活字版印刷术尤其重要。再则十七、八世纪之所谓启蒙运动理性时代者,亦实得力于中国儒家思想之启发,以为其精神之来源,此亦为我经学光芒之远被也。三、伦理本位中国政治以伦理为基础,政治哲学与伦理哲学相结合。以修明人与人之关系,以修身为本,推而达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治。其间有分子对团体之关系,分子与分子间相互之关系。亦即人对于家庭、邻里、社会、国家与世界人类各应如何?阐明其各种

  • 文章宏扬舜德光大舜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7卷 第1期  作者:陳家驥 出版时间:2005-01-10
    关键字: 舜裔 统一中国 伦理 宗族

    本文爲應香港「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常務委員會」成立六周年紀念集約稿。該紀念集業已出版,於九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之世界舜裔宗親第十八屆國際會議中分贈。茲將原文轉載,以饗鄉親。

  • 文章伦理观念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1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5-07-25
    关键字: 伦理观念 传统 中国文化 社会转型 道德规范

    人的。中国伦理观念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懂得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常表钦慕。社会在变,但亲人之间的爱是不能跟着变的,因为这是家庭幸福的泉源。朋友们常称赞我们的家庭,我说没有什么,只是一切正常而已,其实能一切正常,那就正常了。是不是?怀园老人

  • 文章(壹、论著类)父子伦理的古今观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9期  作者:曾春海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 父子关系 伦理规范 传统社会 家庭结构

    中国文化里,「家」是个人找到根源感而可资认同和落实归属感的地方。人生的幸福与否,首先就看其家庭生活是否充实美满。一个人若赢得了事业的辉煌,却失去家庭亲情的温馨,对中国人而言,未必是幸福的人生。在男性中心的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中,父子关系可说是家庭人际关系的主轴。因此,父子相处是否和谐和乐,父子关系是否融洽,常是判断这一家庭生活是否美满的重要指标。本文试由剖析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父子关系;三纲中以父统子的伦理规范;评论「父为子纲」的误解与误差及对古今父子

  • 文章人在福中須惜福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36期  作者:周逢熙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美国南加州 文化隔阂 伦理道德 惜福 中国的父母

    遭到子女殴打,另有四百万名家长,则受其他方式的凌虐,这种使人吃惊的情形,还在不断增加之中。又联邦政府统计,一九八三年全年全国谋杀的人数中,有百分之二是出于自己子女罪恶的血手,究其原因固然很多,最主要的是由于美国敎育失当所造成,他们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至于伦理道德和做人的道理颇为忽视,他们认为这是属于敎会的工作,在政、敎分离的原则下,学校无权过问,一些不肯进敎会参加主日学的孩子们,便成为「三不管」了:学校不能管,敎会管不到,父母无睱管,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靑

  • 文章濫竽模範父親的感想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8-11-01
    关键字: 模范父亲 中国家庭敎育协进会 台北市社会敎育馆 颁奖典礼 伦理敎育

    今天是中国家庭敎育协进会与台北市社会敎育馆联合举办第四届模范父亲颁奖典礼,大任谨代表获奖同人,向主办团体与表扬大会以及政府首长,敬致诚挚的谢忱,并代表大家讲几句话:首先我们体会到模范父亲的选拔,是实践总统蒋公提倡孝道、发扬伦理精神的德意。其次,就是现任总统经国先生的继志述事,以身示范,光大孝道,足为国人敎忠敎孝的楷模。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伦理与政治合一,为学与做人合一,齐家与治国合一。三民主义的本质是伦理、民主与科学;而民主、科学更以伦理为重心。试看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