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元节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七月話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以平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中元节 典故

    农历的七月,俗称「鬼月」,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称普渡节,俗称「鬼节」。说起中元节的来历,初本佛敎的盂兰盆会,唸盂兰盆经,超荐七代祖先,并不是什么节日,盂兰盆经为晋代竺护法所译。「盂兰盆」是什么?梵语为「乌蓝」,乃「倒悬」之意,也就是大苦大难,痛苦不堪的意思,经内演绎了一个故事,其主角是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摩诃没特迦罗尊者,尊者的名字后来被译成「大目犍连」,简称「目连」。在敦煌千佛洞里,有大目犍连冥间救母的变文,这是隋唐以下最流行于民间的佛敎经典故事,梨园行

  • 文章七月十五的故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2、23期  作者:山人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中元节 历史故事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这一个节令,是由道敎来的,据道敎「三元三官经」的说法,一年有三元——上元——正月十五,是天官大帝的生日,这一天天官大帝会下凡给人间赐福。中元——七月十五,是地官大帝的生日,这一天地官大帝会为人间赦罪。下元——十月十五,是水官大帝的生日,这一天水官大帝会为人间解除危难。但七月十五还有一个更多采多姿的祭典活动,有的叫作「普渡」,有的叫作「盂兰盆会」,却又来自佛敎。「盂兰盆」不是一句中国话,是印度梵语的译音,意思是解救苦难的意思。据说

  • 文章中元談盂蘭盆會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8期  作者:明士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中元节 盂兰盆会 释迦牟尼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放莲花灯之盂兰盆会中元节。盂兰盆会之擧,来源甚古,最早记载当为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五三八年)。「太平广记」引异闻云:「唐天寳时,任升之与郑钦悦言:梁大同四年七月十五日,律铭,其祖略遇盂兰大会,从驾同泰寺。」按梁武帝笃信佛法,曾三次舍身同泰寺,任升之为梁朝著名学者,曾校书秘阁,颇得武帝信任,从驾同泰寺参观盂兰盆会,其事可信。由此观之,盂兰盆会之擧行自南朝迄今,则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矣。盂兰盆会之来源,乃起自佛经。据说佛祖释迦牟尼于舍衞祇园精舍

  • 文章初秋民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屛叟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民俗 七夕 中元节

    和糖搓成丸,以油炸脆,谓之巧果,用以上供并分食。诗云:「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翎,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靳双星。」这种习俗大河南北皆然,惟吴中则有僧尼主持乞巧会,陈瓜果,焚香庭中,聚妇女烧香罗拜,谓之女儿节。七夕后,人们多看天河之显晦,以卜米价之高低,谓晦则米贵,显则米贱。戴石屛有诗云:「独坐观星斗,一襟秋思长,天河司米价,太乙照时康。」七夕一过,接着就是中元节了,中元是道家的名词,佛家谓之为盂兰盆法会,名称虽有不同,都是为超度亡魂而设,但一般人都习

  • 文章愼终追远的中元节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張家豪  出版时间:1985-08-15
    关键字: 中元节 风土习俗 家庭制度 传统文化

    ?我不是说,小家庭绝对不好,而是组小家庭的,千万别忘了家庭伦常上的连系,老爸老妈也并非全是「废物」。记得儿时在故鄕,每逢农历七月,不管贫富,家家都得拜祖宗,当年有新丧的,七月初一,就要接祖宗回来过中元节。在正厅的一旁,挂上印有廿四孝的祖宗牌,上面将所有的祖先名讳姓氏及称呼,均用毛笔工整的写出,两旁还印有「地盘业主;阜老前人。」八字。我懂得长幼辈分的伦序,就是从祖宗牌上学来的。一般非新丧之家,要到七月初二才接祖宗。在牌位前,除供香位外,还得用素花盆或大碗,种上两份

  • 文章中元节的由来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吳宏仁  出版时间:1984-08-15
    关键字: 中元节 风土习俗 史料记载 传统文化

    农历的七月十五日,俗称为「中元节」,又称「盂兰节」或「鬼节」,乃是一个祭奠祖先亡魂的日子。虽然它的起源比别的节日稍晚,但它所代表的愼终追远的意义与伦理观念,却是令人有「飮水思源、亲恩难忘」的启示。据佛敎的「盂兰盆经」上记载,原来释迦牟尼最初传扬佛敎的时候,首先说服了当时印度两个最有名的学者,做他的弟子,那就是第一大弟子摩诃舍利弗尊者、和第二大弟子摩订目犍连尊者(简称为目连)。据说此后目连成为佛门弟子中神通最为广大,他曾运用神通法力去遨游天堂时,看见他父亲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