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元祭祖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愼终追远·不忘祖德——沔阳县旅台同鄕会中元祭祖纪要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2期  作者:張瑞典 出版时间:1996-12-10
    关键字: 湖北沔阳 同乡会 中元祭祖纪要

    秋风送爽、时届中元,吾沔同鄕会,于中华民国八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假台北市长沙街一段二十号国军英雄馆二楼,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元祭祖大典。是日阳光普照、大地宜人,由各县市地区来台北参与祭典大会的鄕亲,扶老携幼,络绎不绝,进入典礼会场报到,最早到达会场的是板桥市郭修平鄕长、及新店市张守敬鄕长两人,并主动协助笔者布置会场整齐的座位,排列的有条不紊,长方形的供桌,上面放著鲜花、水菓、酒类及锡箔等祭品,以大红纸书写的旅台同鄕会各鄕亲姓氏的祖宗神位,因张贴醒目,特别显得

  • 文章(人文风情)中元忆往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1期  作者:胡鎮雅 出版时间:2012-01-20
    关键字: 中元祭祖 儿时记忆 典礼流程

    日前接获台北市湖南同乡会通知,八月九日星期二为农历七月十日,将于十普寺举行中元祭祖典礼,希望我能代表宁乡旅台同乡会参加行礼,不禁引起我童年过七月半的许许多多回忆。我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逊清举人,极重礼节,每年中元算是家中一个重要的大事,从农历七月初十到十五,连续六天,好像祖先真的从远道回来一般,殷勤服侍,做到祭神如神在的地步。记得第一步是初十下午把祖先主位牌从神龛里请下来依辈份排在供桌上,点上香烛、供果,然后父亲穿上白色长衫(礼服),点上香,打开

  • 文章閒話家鄕七月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7期  作者:鄔烈梓 出版时间:1981-08-01
    关键字: 七夕 牛郎织女 兰盆会 鬼月 中元祭祖

    滩簧)。放燄口仅几分钟草草率率结束,打醮唱串客破坏穆肃气氛,似嫌轻浮些,没有和尙诵经放燄口来得壮严。中元祭祖和地藏生日七月十五中元节上午做羹饭祭祖,放十二副杯筷,表示祭的是列代祖宗。下午用红封袋盛满锡箔,题上「□祖或祖母收执,阳上子、孙某某具」。拿到祖祠中神主前焚烧,俗称做七月半。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萨(幽冥敎主)诞辰,家鄕习俗晚上挿地香或叫地藏香来祝贺。揷地藏香也是做小孩最高兴的事,天暗之后把点燃的香挿在明堂里。(屋前空地这里叫院子,家鄕叫明堂或叫天井,屋后

  • 文章憶故鄕祭拜祖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9期  作者:袁建祿 出版时间:1976-09-06
    关键字: 故乡 中元节 祭祖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这句话出自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囘忆过去在故鄕浙江,每个家庭,除了淸明扫墓,中元祭祖之外,家中都供奉有祖先神位,到了年节,或是祖先的冥诞忌辰,一定要备香烛蔬馔,全家大小,虔诚的拜祭一番。祭祀,古时不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国家也是一件大事,家庭的祭祀,对祖先叩头礼拜,意义不同于信奉宗敎迷信鬼神;在于愼终追远,不忘祖宗的恩泽。秉一片至诚之心,表无限崇敬之意,孝悌的观念,由是而加深,伦理的关系,由是而巩固。现在我们的建筑,一切都西化

  • 文章中元普渡有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7期  作者:陳昂 出版时间:2000-08-10
    关键字: 中元节 祭祖 诗词

    中元普渡祭祖先,愼终追远年又年。华夏人文传世代,旧例相袭传眼前。同乡公墓首创建,功德乡亲礼数全。七月十五逢父诞,双重拜祭思绵绵。祭祖敬神如神在,心诚则灵礼尤虔。善有善报人乐道,积功积德佛力荐。

  • 文章茄餅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期  作者:白雪  出版时间:1971-08-20
    关键字: 茄饼 祭祖 中元节 鬼节

    故鄕习俗,每到阴历七月初一开始至三十日止,每天都有人家祭祖,名为「过七月半」,并且互相邀宴亲朋,较为富裕的人家,还要雇道士或和尙拜忏一天,名为「做中元」。我国在阴历七月十五那天,原来称「中元节」,故鄕鄕人俗称「鬼节」,这一天是大众的做中元日子,一村,一巷,或一段人家,都共同凑出钱来,请道士或和尙拜一天忏,专门追荐无主孤魂。过七月半祭祖,一定要有用茄子做饀的「茄饼」,后来请客也吃茄饼,于是大家把茄饼做得很考究,有胡桃肉,芝蔴等和糖的甜的,猪肉等做的咸的了。

  • 文章(微言)从中元祭祖说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3期  出版时间:1984-08-01
    关键字: 中元节 祭祖 物价 公营事业 时评

    这几天火伞高张,暑气正盛,但时候已是夏末秋初,将近中元了。旧历七月,俗称鬼月,相传是月鬼门大开,众鬼得来人间享受血食。中元七月半更是祭祀祖先的日子,家鄕习俗,自七月初开始,各地打醮放燄,普渡亡魂,祭拜节目,逐日安排。做七月半羹饭则是每一家的年中大事,祭祖宴客,极为隆重。这不是迷信鬼神,而实际含有愼终追远,不忘祖德的意义在内。离鄕卅余年,多数同鄕可能对中元祭祖这囘事,已然淡忘了。本会三张犁墓园四明堂,供有宁属六县历代祖先神位,每届中元,必定延僧诵经,追荐

  • 文章故鄕習俗——放燄口與茄餅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0期  作者:一鷗  出版时间:1990-08-20
    关键字: 中元节 放焰口 饿鬼 茄饼 祭祖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故鄕地方人士要醵资假人家的大厅上延僧礼忏,并施放燄口以卹孤魂饿鬼。至于放燄口之考据,据佛说救拔燄口饿鬼陀罗尼经载:燄口,饿鬼名,佛弟子阿难独坐静室,夜见一饿鬼,名燄口,身体枯瘦,咽细如针,口吐火燄,吿阿难说:「三日后,汝命尽,将入饿鬼中,」阿难恐,问免苦之方。鬼曰:「汝明日为我等饿鬼及诸仙人等各施一斛食,且为我供养三寳,则汝得增寿,我得生天。」阿难以白佛,佛即为说陀罗尼咒,曰:「诵此陀罗尼,能使无量百千施食充足。」中元节故鄕每户

  • 文章记吾鄕中元祭典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40期  作者:宋伯元  出版时间:1988-10-05
    关键字: 中元祭典 祭祖先 七月半 法事 超渡亡魂

    中元节已过,再说中元祭典的事,未免是「过了端阳戴老花」,不是时候,但又一想这也无关紧要,中元节年年有,而且事关故鄕民俗,也无所谓过时不过时,仍然可以谈得。中元祭典从旧历七月初即开始,故鄕也不例外,不过,台湾是以祭「好兄弟」为主,各家各户祭桌摆在当街门外,故鄕则是祭祖先为主,祭孤魂野鬼则是附带。各家祭祖大概是七月初三开始,鄕间有句话:「初三、十一,勿用看时捡日」,就是说初三或十一两天无用看日子,其他则要查历本适宜祭祀的吉日。祭祖也顺便宴请亲戚邻居,但不

  • 文章故乡中元节祀祖礼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賀雲翼  出版时间:1977-10-02
    关键字: 中元节 祭祖礼俗 江西莲花 民间宗教 伦理道德

    故鄕江西莲花,汉时为道敎发扬最盛之地,人民宗敎礼俗,随历史渐进,仍以儒家孔孟学说为主流。汉时道敎最盛,唐时佛敎又有过之。民国以来,故鄕道敎、佛敎,大多因应故事,普遍而未深入。孔孟忠恕之道,则深植人心,政府全民,一致尊奉,礼俗规循,亦多因之。本文仅谈故鄕礼俗,有关宗敎问题,所知无多,恕不赘述。中元节为孝子事亲祭事,是奉行孝道之一环。相传中元节,是佛家供佛、祀祖、并祭无祀鬼神善举。梵语:「盂兰,本名乌蓝(是盆形)。盆贮百味,供奉诸佛,以救众生倒悬之苦」。俗称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