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蘭岩苑伏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2期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泉州 东石 书法家

    泉州南门外,离城约卅里,有一个颇出名的鄕村——东石。村中大多蔡姓,该鄕背山临海,山明水秀,风景幽美,海陆交通方便。公路可通省垣,汽船经常川走厦鼓。该村在鄕郊外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兰岩苑伏」四个大字,据老辈传说:「兰岩苑伏」四字,有一段颇有风趣的故事。据此四个字的意思,无非是描写该村的风光景色,由于要征求一位善书大字的书法家,故事乃由此产生。当时村中有一所学堂,聘来一位学优而书法颇佳的塾师,他虽文笔具精,但为人性乖,早被村人所深知,因此,未敢托他代书

  • 文章蘭岩苑伏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28期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7-12-01
    关键字: 东石 兰岩苑伏 书法家 土蛏 东石死犬

    泉州南门外,离城约卅里,有一个颇出名的鄕村——东石。村中大多蔡姓,该鄕背山临海,山明水秀,风景幽美,海陆交通方便。公路可通省垣,汽船经常川走厦鼓。该村在鄕郊外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兰岩苑伏」四个大字,据老辈传说:「兰岩苑伏」四字,有一段颇有风趣的故事。据此四个字的意思,无非是描写该村的风光景色,由于要征求一位善书大字的书法家,故事乃由此产生。当时村中有一所学堂,聘来一位学优而书法颇佳的塾师,他虽文笔具精,但为人性乖,早被村人所深知,因此,未敢托他代书

  • 文章魯東的石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李文華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东石 岩葬 历史记载

    荒烟蔓草黯斜陽,石塚蕭蕭伴白楊;往事金元何處問?齊東野語亦荒唐。俗云:「亡人以入土爲安。」因此,人死亡後,土葬最爲普遍。此外亦有火葬、水葬;更有所謂「洗骨葬」。「旣葬二三年後,輒啓棺洗骨使淨,別貯瓦瓶內埋之。」(日知錄集釋)近見電視節目映古代某地葬俗,在千仞峭壁之上,鑿成洞穴,置棺於內,石壁陡峻,直立如洞穴,如何置棺於內;眞不可思議。此等葬法,非土葬、非火葬,亦非水葬,無以名之,當名爲「岩葬」。而吾鄕魯東濱海各縣,更有石墳葬。石墳以塊石壘成,高約丈許,狀...

  • 文章石井、东石、小盈岭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4期  作者:張淼 出版时间:1987-09-01
    关键字: 石井乡 郑氏祠堂 郑成功 东石 石井江

    坐船从晋江县(闽南)的围头,沿其内海岸向西直驶,至极限处,即有一缺口,宽约十四、五丈,先到的东海岸,是晋江的县属,过缺口,为西海岸,则是南安县属,进入缺口的海中,此则是名闻遐迩的内海又内海的「石井江」。石井江(附其周围略图),形如没有底的葫芦,长约十五华里,最宽处约为七、八华里。它不仅是郑成功早期、及郑氏一家(包括郑芝龙、郑鸿逵、以及郑彩、郑联等)的水师根据地,而其周围的村庄、城镇,诸如石井、东石、安平以至新营等,则更是彼等武力(人、物力)的策源地,好像

  • 文章識拳怕大力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6期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9-03-01
    关键字: 晋江 东石 黄秀良 蔡章硕 习俗

    满淸末叶,晋江安海区的东石鄕,全鄕人口在当时已近万人,但蔡姓占百分七十有奇,人民生活普遍安定,因该鄕居山近海,鄕民以捕鱼及务农为生,并有一个码头,小轮船可以川走厦、鼓等地,附近该鄕里许的一个村落「壁角」,村民皆黄姓,人口仅三四百人。童年时常闻有一句「东石演戯,壁角择出」。按理说来,东石与壁角两村的人口,悬殊太多,何以需要壁角村为东石鄕择戯出?原来在当时封建势力下,居高官者得势,因壁角村有一黄秀良其人,官居内帘,势炎滔天,所以,此一习俗也就长期成例。某一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