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坡诗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居晚學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8期  作者:鼎新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读书 山居 东坡

    余暇即爱不忍释,致寝食被家人催之者再,岂眞废寝忘餐乎?「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前人固已身历而阐发之矣。余读此警句眞如当头棒喝,欲思振作者至再,无如岁月推移,时不我予,自奋自怠终难贯彻。三十年前偶读「鹤林玉露」一段有关晚学的记述,始痛下决心。鹤林玉露:「高适五十始为为少陵所推,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文公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鄕晚学之士。」使余大所憬悟,且鉴于

  • 文章姚鹓雏先生书东坡诗扇页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9期  出版时间:1973-04-01
    关键字: 苏东坡 扇叶 书法

  • 文章下棋成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7期  作者:龍家梅 出版时间:2008-02-10
    关键字: 黄庭坚 苏东坡 趣闻 对诗

    一天,黄庭坚和苏东坡在松树下饮酒下棋,忽见一松子落入棋盘,苏东坡灵机一动,便出了一上联: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也不甘示弱,未等三步棋走完,便指著河边垂钓者,吟出了下联: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线悬。此联看似无奇,妙在其中,上联中「松子」、「棋子」皆有子,下联的「柳丝」、「钓丝」皆为丝。

  • 文章东坡先生文——迹其谪黄泥爪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6期  作者:奚遙 出版时间:1988-01-10
    关键字: 苏东坡 苏东坡诗文 文学 诗词

    宋代文大家,四川眉山苏轼,因反对安石新政,谪贬吾鄂黄州,屈为团练副使,前后约历五年,此一历程,当为其坎坷仕途中,颇为暗淡的一段,但在文学成就上,也是最辉煌的一段,如赫赫奇文赤壁赋,即于此时所成。可谓江山有幸,吾鄂之光。兹从其词赋文学作品中,迹其谪黄期间,时地关系,探微知著,实有无限思古幽情,与不尽今昔之感,试略述于下:甲读赤壁二赋,聊作故国神游—㈠赤壁略考:赤壁有二,均在鄂境,一在嘉鱼县,即周瑜破曹处,二在黄冈,即东坡所游者,或谓赤壁有四,除上述二处外

  • 文章岭南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4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82-05-25
    关键字: 苏东坡 王安石变法 作诗酒会 惠州 东坡

    十二、东坡岭海寄萍踪苏东坡,四川人,北宋熙宁中王安石变法,东坡与当时宋臣,反对尤烈,初放黄州团练使,后绍圣初,章惇继安石再行新法,东坡复放惠州,其弟苏辙子由放雷州,东坡千里迢迢携三子苏过妾朝云王氏同行,绍圣元年十月二日抵惠州寓白鹤居,次年三月朝云逝世,目此,添香伴读又少一人,客地情怀,寂寞可知,东坡有「吊朝云」、「初抵惠州」两以记其事: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伤心一念偿前债,弹子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

  • 文章东坡公的书生本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6期  作者:蘇梅初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家世源流 苏东坡 诗作

    我是东坡公的后裔,溯自祖先因五胡乱华,黄巢变乱之所迫,由中原逃难南迁,落脚于广东省大埔县的一个僻处山逆流鄕村落里。开荒种植,艰若备尝。但,仍不忘半耕半读,文风鼎盛。到处书声朗朗,时有所见所闻。而且非常崇拜东坡公的章报国。故在始祖「追远堂」的大门口悬挂著「追溯三苏世泽,远传六国家风」。以资激励裔孙们努力向学,力争上游。笔者受此环境的熏陶下,自幼热爱中华文化,每遇名人著作无不孜孜熟读,每逢社会上不平之气辄歔欷欲泣;今阅彰化县文化讲座第五辑「千古风流苏东坡

  • 文章文藝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0期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苏轼 东坡生日 诗词感怀

    民国戊申东坡生日志慕十二首梁寒操要期刑赏归忠厚,三赦何妨代圣言。此正黄魂奇特处,不因必有抹当然。正心淑世终师孔,放意逃虚亦慕庄。绝代孤高苏玉局,麈寰凉踽涙千行。无事会须成好飮,此生何处足眞依(皆东坡句)。万年难究人天奥,想见髯翁惘惘时。生源一脉同肝胆,死企重生亦弟兄。手足挚情谁得似,长空鹤唳比声。随遇能安识妙方,风声月色总淸凉。乐将山水参仁智,长贬遐荒亦不妨。疏桐缺月悲孤影,乱石惊涛起大鸣。百炼刚能绕柔指,铿然落地尽金声。根到九原无曲处,此心犹有蛰龙知

  • 文章东坡善解贫女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9期  作者:施春達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王安石 苏东坡 解诗 青苗法

    王安石于神宗时为相国,行新政。当时保守党,大表反对。且引用新人不当,加上旱灾。人民流离失所、民怨沸腾,苦不堪言!民众对王安石变法、极端痛恨!有人题相国寺壁云:「终岁荒芜湖埔焦,贫女戴笠落柘条;阿侬去家京洛远,惊心盗寇来攻剽」。乍看句,似言乃夫外出远方,妇惊愁荒乱,恐盗贼劫掠,致忧心忡忡。不久荆公罢相,东坡召还。诸公飮于苏宅,以此相询。苏曰:「于贫女之句,可得其内容。」遂解之:终岁—指十二月,为「靑」字。荒芜—乃田中有草,草生田上,乃「苗」字。湖埔焦

  • 文章苏文忠公文误字管窥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李祥禎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苏东坡 诗文误字 管窥

    王鄕长中立道生兄,见贻所撰:「苏东坡先生与白土鎭」大作,拜读之余,益佩其学淹中西,尤对古典文学造诣精邃,无任钦迟。因其对坡老文中误字有所质疑,嘱为考异,爰就管见蠡测,漫谈如后,敬请高明,惠予指正。坡老文,经历新旧党之争,严遭毁版禁读,即王闰之夫人家藏文,也悉付之一炬,至于官府、庠序、师友,以及民间,凡有苏公文者,莫不焚稿,以求避祸,是故坡老文存眞,一字不差,乃成问题。坡老贬官黄州,谪居惠州,流放儋州,半生流离道途之中,然以其襟豁达,犹写作不辍

  • 文章东坡与西菩提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4期  作者:皮大慧 出版时间:1974-04-30
    关键字: 苏东坡 西菩提寺 游览

    宋神宗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苏东坡与王安石政见不洽,而请外放,遂通判杭州。此为苏东坡,第一次莅杭任事。其第二次出知杭州,为哲宗元祐四年(西元一〇八九)前后相隔十七年。苏东坡宦游万里,在当时,可谓足迹遍天下。北自胶东;南至海南岛。西自眉山、凤翔;东至杭州而及于海。涉大江,揽名山,吟筇游屐,常寄迹于山水之间。游纵所至,记之以文,使后人读其作品,随其生花妙笔之所指,得神游于祖国山川,亦人生快事也。苏东坡之记游中,其游西菩提寺之七律二首,可谓传神之笔。描摹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