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北青年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东北靑年奋斗史(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胡南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东北青年 成人学校 英文 社区学院

    成人學校念英文大家來美住定以後,工作也找到了,生活呈一時安定,爲了能適應這個社會,必須修習英文不可,因爲痛感現實的必要,所以大家也就特别認真,我們這些留日的老同學,到了美國以後,又加上一層新關係,變成「留美」的同學。爲了能上成人學校念英文,儘量商談做工的店老板給予方便,就是下午上工,以便騰出早上這段時間可以上課,這項要求並不難,大家工作的餐館早上並無特别需要,所以很容易得到允許。先來的劉興漢、孫艦念過一段時間,他們做事去了,介紹給我們他們唸過的學校—太平...

  • 文章东北青年奋闘史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胡南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东北青年 美国移民 奋斗史 日本

    超刚夫妇,杨祖武夫妇,栾民生夫妇,劭中权,叶长坡,陆纬华,王飞羽,李泉溪,李植瑞等人,过了年刘立男夫妇,赵国良夫妇,刘公次夫妇,张建中夫妇,韩瑞,邱震夫妇,周维杰,初志坚夫妇、张忠森夫妇,萧光夫妇,臧镇夫妇,张国卿夫妇,杨彬,刘湘等来了,又过一年郑业盛夫妇,刁有礼夫妇,王光逖夫妇也都来了,形成了一个由日本来美的移民潮,虽然当时没有移民的打算,可是事实上却都定居下来,也都办好了移民,从结果来看,无疑地这是东北人民第一批移民美国的集体行动,以前虽然也有些东北

  • 文章东北青年奋斗史(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胡南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东北青年 考驾照 海外经历

    研究考駕駛執照英文念會了一些,看懂了路上的標示,於是進一步想考取駕駛執照了,我先買了一部車,是福特二手貨,花了四百元,還可以開一陣子,我在日本就考取了駕駛執照,運轉免許,不過日製車方向盤在右,美國在左,這不是大問題,技術是一樣的,練習一會兒就可以適應了,日本與美國對於執照的考取難易程度正反,日本因爲地小人多,停車不易,所以儘量不能考取,東京考試場當時(一九六五年)每天能有兩千人應考,只取百分之五,換句話説就是有百分之九十五落第,美國正反是,只有百分之五的...

  • 文章泰顺青年东北最大建材市场投资一亿五,盐滩变金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4期  作者:劍鳴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建材市场 东北 创业 泰顺青年

    泰顺县三魁镇青年张益林、张益利、金细芳、邱锦鑫、刘银斌等五人,在三年前投资近四千八百万元创办东北最大陶瓷批发市场的基础上,最近再投入九千八百余万元,创办东北最大建材市场,使之成为东北地区最大建材集散地。这五位青年原是地地道道的山区农民,经过艰辛创业,一九九六年他们均已成为全国最大陶瓷批发市场——「南通陶瓷世界」中有名的经销大户。同年八月,他们再创大业的雄心「不谋而合」;在距大连市区八十余公里处的金州城外一片荒凉的盐咸滩上,投入四千八百万元,用八个月时间

  • 文章悼念趙尺子教授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赵尺子 文武兼备 东北青年学社 清廉苦干

    四个多月以前接尺子兄来函,再次殷殷致意,自叹体弱未能为东北文献继续撰文,并表示可能住院检查。关于朱霁老日记稿尚有三分之二未暇整理,敦嘱由笔者负责整理,逐期在本刊发表。这是尺子兄第二次提出此一意见。第一次提出可以远溯一年半以前,愧我粗疏未能确知其为癌症,并深知霁老临终前一年的日记系杂感体裁,书写在案头日历上,字迹间有不易辨认之处。我因工作太忙,并确认此一任务的完成,尺子兄远较我为适宜。尺子兄虽在养病期间亲笔作书仍极端整挺拔,毫无衰颓气象,因而复函婉谢,不竟

  • 文章編後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中山学子 史学 旅大青年 梁肃戎 东北大学

    一、乡长梁肃戎应大陆全国台研会及东北大学邀请,赴大陆访问,于东北大学讲演之「和平统一建设中国」讲稿,应编者所请全文发表,以飨乡亲。二、白献竞教授「二十年代末旅大青年义勇会的抗日活动」,叙述旅大青年的反日爱国活动,是青年学生自发的表现中国东北青年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的意志坚强的英勇奋斗。三、姜念思「开原崇寿寺塔建于辽代考」,佟福森「我看乾隆」,武志昌「抗日英烈柴纯然」,臧维生「聊斋原稿在辽宁」,邓兰儒「吉林摩崖碑及其有关历史」,刘南方「风烟难觅八角殿」等

  • 文章东北靑年奋门史(四)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胡南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东北 青年 梅馨会 杜超刚 金山州立大学中文系

    讨论会章,通过以后进行选举,主要成员由来自日本的东北人士当选,计理事为金湘泉、延欣、魏十洲、栾民生、孙明伦、许瑞五、苏松茂七人,林兰英、刘汉文、叶长坡监事,理事会开会选出金湘泉为会长,旧金山的中文报纸如旧金山少年中国晨报、金山时报、世界日报等都大幅报导了梅馨会成立的消息。当时有人说,梅馨会是旧金山有史以来第一个说国语人的会,严格说来并不是的,在这以前也是东北同乡陶鹏飞先生主持的「中华联谊会」,早在两年以前就成立了,它的会员大部份是说国语的,也有说粤语的,都是

  • 文章一二九运动与东北学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張馥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一二九运动 爱国行动 东北大学 青年学生 大游行

    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九日,近千名北平学生眼见日人对我的侵凌日甚,在爱国心的强烈驱使下,不顾当时寒冷的气温及政府当局的百般劝阻,终以反对华北特殊化为名,发动了一场示威游行,抗议「冀察政委会」的成立;更以此开启了其后近两年的学运热潮,史称「一二九运动」。无可讳言,共党分子在其时确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因势利导将学运转向为反政府的斗争,然究其始,史家仍不得不以「爱国的民族主义」(Student Nationalism)称之。其中,流亡至关内的东北青年,身遭

  • 文章四十年代的風雲人物 生死有命險象環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蕭培麗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王大任 东北大学 青年救国团 教育委员会

    刚强和凛然未曾磨灭。二度大难不死,生命在冥冥中亦见定数。青年铁汉投炸弹抗日救国九一八事变时王大任才十七、八岁,因东北沦陷,所以转入北平知行中学就读,王大任及青年学生们眼见家园被占领、义愤塡膺,于是由他发起成立「中华青年抗议救国团」,带领团员赴前方慰劳抗战将士,他们将寒暑假时间完全贡献出来,集结爱国青年们的行动未曾停止,因此团员中除了知行中学的学生还包括东北中学和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学生。王大任自知行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北大学就读,继续参加国民党发展「中华青年抗议

  • 文章憶五二三捐國忠魂往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魯樵  出版时间:1979-08-01
    关键字: 东北爱国青年 “五二三事件” 民族革命时代 “忠党爱国”

    五二三,这个苦难的日子,那是于民国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日午夜,所发生之惨事。东北爱国靑年,因不屈服于倭寇之淫威压制,纷纷抗敌,时无间歇,朝夕不辍,竟于此日惨遭敌寇逮捕,非刑拷打,严刑审问,因而蒙难者,伤亡残废者,无以计算。惊天地,泣鬼神,溅鲜血保山河悲壮之日也。时光飞逝,转瞬间,巳三十四年矣。血腥的往事,沈痛的敎训。如今,又河山变色,国土蒙羞,遥望云天,无限感慨,祖国,祖国,多难的祖国。此日,敌寇阴谋计划,于我东北全境,伸出魔掌,四出捕杀爱国靑年志士。因之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