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三院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通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7期  作者:李文博 出版时间:1983-04-01
    关键字: 健康 三通 三老 长寿

    曾有一位地方行政首长言道:人生最好不进三院:法院、休养、医院。上段短谈,一经思考,深觉其语意实非凡俗。法院及休养因内幕广襍,好在进出者并不众多,暂不置喙。医院在今日,已成时代宠儿,无论男女、老少、幼儿,能不接触者,绝无仅有,其因:生活在竞争社会中,精神紧张,易耗体力,飮食失常,加之汚染侵袭,几乎无人敢说常年不病。是故,大小医院,各科诊所,全天候门庭若市,一切开价费用,铁定无二,专技医师,在治疗前,尙须恭送厚礼,所以收入甚丰,非一般行业能望其项背。高利

  • 文章(浮生小记)总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79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住院记 三军总医院 瑜伽素食 住院环境 气喘

    最近六年来,我有过次医院住的经验。第一次是民国七十五年七月在荣民总医院开白内障,祇住了四天,那时荣总的新厦尙在兴建,住在旧中央大楼的楼眼科病房中,几十人一间大病房,分成八个单位,每一单位摆六张病床、浴室、厕所公用、设备简陋。幸好我祇开一只左眼,右眼依然能看,身体其他部份也都是好好的故还没觉什么不方便。第二次是去(81)年一月跌伤左脚,进荣总开刀。这次先在急诊处观察室睡了夜,第四天才移到中正大楼十八楼骨科病房。新厦新气象,两个人一间套房,衞浴齐全

  • 文章山西书文化的历史流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王志超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山西书院文化 山西书院发展史 傅山 立书院

    山西书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元朝统一后,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以巩固统治,元朝政府积极引导理学北传,并先后行文各按察司「体覆山长」,兼之当时山西已变为腹裏,为了居重驭轻,元政府对于北方士子科举考试乃至书建设都格外关心。元政府希望通过扶持书建设,加强书的官学化,从而控制书,以达到钳制思想的目的。由此,山西书数量骤然增多,终元之世,除修复宋建长治雄山书院外,还新建了十四所书,它们分别是:元世祖至元年(一二六六)蒲州首阳书,元仁宗延

  • 文章赐进士吏戸兵科给事中许忠直公墓表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10期  作者:蔣德璟 出版时间:1980-03-29
    关键字: 许子伟 三科给事中 敦仁书院

    同鄕之贤者。护丧。以公名请。公不惮万里。跋涉奉差。御葬工峻。擢兵科左给事中。寻升吏科左给事中。请归省亲。起补户部左给事中。廷言降谪。公居家孝友。为国忠贞。疏劾权贵之要津。进议内使之开采。代贫窭之昏姻。切饥寒之推解。存夏常卿之芳名。助王衞弁之袭职。荐人才不取礼谢。杜门户不入公庭。有益于世道人心者。公必建言。有伤于民情风俗者。公必补救。所建明昌塔。设儋耳义学。开敦仁书。掌敎文昌玉阳书。所著有广易通。警觉语。文编吟草等书。公之事业未终。勋名有待。再奉简命。而

  • 文章追記五月健行旅遊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77期  作者:雲燕 出版时间:1999-10-20
    关键字: 五指山 台北 观音水 清道院

    它的主旨是:藉联谊活动促进里民互相认识与感情交流,发挥睦邻互助的功能。地点是台中铁砧山,清道,苗栗午餐吃客家名菜,下午到五指山。费用每人新台币三百元,包括车资、早餐、午餐、平安保险、门票,不足由里长招待。里长说,旅游日要穿便鞋、女生带伞、男生戴帽子、带太阳眼镜。戴太阳眼镜既潇洒之又浪漫更实用,里长眞个是服务周到,平时他夫妻俩对里民也是爱护备至,在激烈的里长选战中,每届都是高票联任,这也不是偶然的事。这次因为日期订在星期天,所以参加的人很踊跃,共计有五百

  • 文章台北市宁波同乡会张犁墓园公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0期  出版时间:2014-03-10
    关键字: 台北 宁波 同乡会 三张犁墓园 疗养院

    一〇二、十一、十)一、下列甲(乙)表所列墓穴使用墓地,因与原台北市立疗养暨台北市政府大地工程处产生用地权分界事宜;特予公告。二、下列丙表所列系苏力风灾暨墓属失联受损待修墓穴一览表。、上述事项与下列各表;请墓属速与本会联系;将正确之连络人姓名与电话告知本会;俾利后续处理。会员乡亲若有知悉者,亦请协助通知。四、以下名单资料出自墓籍登记簿暨墓园现地状况抄录。五、本会电话:02-23052885,2886 传真:02-23037363 墓园电话

  • 文章记马巷舫山书二三事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2期  作者:九九叟 陳仲修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马巷 舫山书院 同安 三武街

    马巷舫山书,址在四甲街通利庙「俗称大宫」在后方,周围广达数十丈,气势雄伟壮观,前空地空旷,可供数百人集会,前临观音宫水塘,有照墙为界,左至启智学校大门,(该校已于一九三九年九月廿四日被日机炸毁),右在大宫边的柴市,主建筑为开敞式进大堂,前二进为平房,后进为二层楼房,楼上奉祀文昌帝君,故称「文昌楼」。左右两边空地约与主建筑同大,四周围墙围绕,后面靠墙种有果树数棵,檬果、芭仔、龙眼等。左边有棵百年榕树,右边墙边有鹰爪树欉,枝叶茂盛,花朵状如鹰爪,花开

  • 文章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4期  作者:周學敬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省立第三临中 学校生活

    寺位于盐城县西鄕楼王庄与楼夏庄之间,寺凡进,一进比一进高,最后一进为藏经楼。民国二十八年夏,苏北范公堤通如塩阜各县均陷日寇,省政府迁兴化,在苏北各地成立省立临时中学及临时师范多所。省立第临中以原省塩中师生为班底,在塔寺复校招生,初仅高中部,每一年级春秋季各一班,共六班,予以阜宁县中初肄业,暑中以同等学历报考高一秋季班,幸获录取。临中筹建之初,校长一职,省府属意前省塩中训导主任江师重言(元鼎),江师谦辞再,兼以塩城人反对,遂由俞师问樵接长

  • 文章常熟拓宽书弄、西泾岸南北通道的宏伟规划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朱良鈞 出版时间:1995-11-01
    关键字: 西泾岸 书院弄 重点工程 三块板式 建筑规划

    原有路宽仅七公尺,书弄仅公尺左右,成为全路的「瓶颈」地带,严重影响交通。拓宽该路段后不仅可以解决城区南北向交通,而且,也沟通了城市南北对外交通,同时,在该路段中部有东西向的西门大街相交,向东可到老商业中心县南街、老县场,向西可到城西虞山尙湖风景区。西泾岸、书弄路段全长近一公里,鉴于路两侧市民住房均属砖木结构,年久陈旧,建筑密度很高,室内采光通风差,又无现代卫生设施,亦急需改造,因此,确定路两侧成块改建。改造范围,南起九万圩、祝家河,北至引线街,东到槐

  • 文章「都昌彭」与白鹿洞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9期  作者:閔正國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都昌彭” 白鹿洞书院 南宋先贤 彭家治学 书院历史

    都昌彭」是指南宋时期都昌县的彭寻、彭蠡和彭方人,他们是兄弟、伯侄和父子。他们是都昌地方上有名的先贤,也是宋代少有的江右文化世家之一。他们都与白鹿洞书关系密切,都与理学大师朱熹关系密切。彭寻,字师绎,与弟彭蠡同学于白鹿洞书朱熹之门。南宋嘉定戊辰(一二〇八)举特奏名进士,有文行为鄕里推崇,善于辞令,学者尊称为「东园」先生,明代奉祀岳祠,入历代《都昌县志·儒林传》。彭蠡(一一四六—一二〇〇年),字师范,号梅坡。南宋淳熙四年(一一七七年)以声律领鄕荐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