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三宗祠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定海的忠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期  作者:張希為 出版时间:1964-10-01
    关键字: 定海 宗祠 鸦片战争 道光帝 林则徐 定海县志

    昼夜,弹尽援绝壮烈殉国的。定海的忠祠就是奉祀在这一次战役中为国殉难的位守将。定海县志载:「忠祠祀淸道光间英吉利陷定海时殉难镇。正祀定海镇葛壮节公云飞,(作者按葛公字雨田山阴人),寿春镇王刚节公锡朋(按王公字樵佣,直隶宁河人。)处州镇郑忠节公国鸿(按郑公字雪堂,湖南凤凰厅人),附祀亲兵王连升,把总谢福魁,(以上二人皆王刚节部下。)哨官余忠元(郑忠节部下)。祠在定海县南郊。民国十八年我曾在镇鳌山麓成仁祠住了一个多月,竟未瞻仰忠祠,至今引以为憾。据薛福成

  • 文章宗法社会下的北治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6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三北 治安 宗祠 安定

    堂名为名,吾家原住桥头房济亨堂,因火灾迁居炳芳门头,也是两进的大院,共十余户,有堂无名,原来住户都是邻近的五房子孙。吾鄕上下田央各有十多房,共念余房,每房以五十户计则共千余户,每户以六人计则共六千余人,右邻叶姓,左邻孙姓两姓人口相彷约三千余人,则全田央鄕共有万余人,但都以宗祠为中心。宗长在其他地方称为族长,以辈份最高者担任,因为辈份高,人望厚,为人所尊敬,每年宗祠大祭,宗长乘舆莅临,须眉皆白,道貌岸然,是氏族社会安定的中心;但全鄕另有鄕长,系由政府委派

  • 文章泉州龙山一脉贤哲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8期  作者:曾顯祖 出版时间:1988-05-01
    关键字: 曾公亮 曾氏大宗祠 三代宰相

    一、前言泉州古城之西,有一龙山俗称「龙头山」又名「升文山」其山不高惟岗峦华翠,林木苍苍,风景绮丽,地势龙蟠虎踞,因而得名。闽省望族「曾氏大宗祠」矗立其间,亦系曾子第六十六世孙曾延世入闽之发祥地,由于是处钟灵毓秀故贤能辈出,诸如:公侯将相,文武状元,理学儒臣,孝子等等,自宋迄清出仕者络绎不绝,尤以大宋仁宗、英宗、神宗朝仕进最为灿烂辉煌;此可从曾氏大宗祠门联所云:「琼林宴罢花半壁,御苑归来笏满床。」十四个字看出泉州龙山一脉曾姓人才之鼎盛也。二、龙山一脉十大

  • 文章山话旧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10期  作者:陶志良 出版时间:1978-01-31
    关键字: 三山营 南京 严氏宗祠

    雄据江中,咸称山矶头。大江之水,滚滚东流,必经矶头下急驰而过;上游急流卷走之泥砂,均淤积于下游江心洲头,致江心洲新生地年有增长;当地居民与外来居民曾发生争取沙洲打斗多次。山矶头险峭,沿江滨山上设有铁链约长一里许,为船伕逆流拉纤安全之用。上有灯塔,指示往来船只行驶之方向,以免发生意外。山营邻村严家圩,为健侯先生之故居,步行约一里许,即达严氏宗祠,江宁县立山营小学即设于此,入学学生为周围相距五六里内鄕村儿童,严氏子弟居多数。健侯先生极为鄕民所崇敬,年未

  • 文章對「錫金識小錄」內容的商榷(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7期  作者:錢中勳  出版时间:1973-09-20
    关键字: 《锡金识小录》 铁柱岸 华氏大统宗谱 华氏宗祠 笑姻缘》

    处处笑话。现在我们知道了华氏有这条训诫子孙不得入仕为官的族规,就连带来谈谈「笑姻缘」这部书的作者,究竟是何等人物?把华氏东亭五大祖坟及荡口木排坟来做旁证,这六处华氏的大祖坟,每一处的墓地为六十三亩半粮根,实约合一百亩,全是从明代下来华氏历代的祖墓,荡口木排坟为淸处士华某之墓,东亭的五大坟,也完全是华氏某某等处士之墓,没有一位做过官的人占主穴,连附葬在旁的也没有一人做过官,惠山的华氏宗祠是华孝子祠,从这许多事实证明,我们就可以推想出「笑姻缘」的作者是何等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