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三傑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鲁北三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霍太行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魯北

    张兰堂(畹九)阳信人。王豪卿(冠英)乐陵人。高秉然(文靑)临邑人。他们人于民国廿年,同在北京大学敎育系毕业,人的情谊,诚挚笃实,亲如手足。廿一年秋、人一起在省立第八鄕师工作。王为校长,高为敎务主任,张为事务主任。不知从何时起,山东老鄕们称他们个为「鲁北三杰」八鄕师为新创立的学校,不知何方神圣的高见,竟将校址盖在与黄河一堤之隔,也就是寿张县东门外半里许(王彦章故里)与张百忍祠堂为右邻,该地地势低洼,平日即有积水处,一遇大雨,满校顿成泽园,校墙泡在

  • 文章写在「通江三杰」后(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8期  作者:陳則東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通江 通江文社 吴藩 恽澍 蒋志

    读鄕讯张一啸鄕长所记之「通江三杰」一文,对于本鄕先贤名儒轶事,历历如绘,益引起『擧头望明月,低头思故鄕』之离情别緖!惟是综亲前后所述,其中不无失实之处,为存眞起见,特补述一二,以资充实,当亦为各同鄕先进所乐闻也。所述吴藩、恽澍、蒋志杰三先生,为作者四十年前之老友,他们的道德文章亦素所敬佩,盖以相距非遥,(作者家在孟城北鄕七圩埭),一月中有数次见面机会,尤其吴藩先生在丁氏义墪执敎,与作者之学舘距离祗有华里,可说朝两日会碰面的,因之在私交上较其他二人更为

  • 文章云南起义与护国军三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期  作者:李宗黃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云南护国起义 护国军 唐继尧 蔡锷 李烈钧

    司马迁云:「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之事业,有非常之事业,然后可以立非常之功」云南起义,再造共和,为非常之事业,必有非常之英雄豪杰支柱其间,方能演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兹申论之:一、护国三杰·唐与蔡李当李烈钧先生,于民国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蔡锷先生于十九日抵达昆明,赶上了云南首义前夕第四次会议,然后便与云南将校歃血为盟,誓讨袁贼。云南首义主要人物,自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罗佩金、黄毓成、殷承瓛、赵又新、顾品珍等最具威望,克享盛名。其中尤以唐、蔡、李位为

  • 文章貴州六君子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5期  作者:胡濤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贵州六君子” 人物介绍 何应钦 “谷氏

    中华民国诞生后,我们的贵州还是一个边陲的弱省,交通不便,人口仅千万,但在中央政府任职者,倒有六位显赫人物。其中首推何应钦先生,人们尊称何敬公。他在兴义的故居虽已荒芜,但中共仍把它列为重点文物保护。敬公是消灭西安事变的关键人;要不是他坐鎭首都领军蓄势待发,恐怕张学良将军和中共就未必肯终止事变,历史便要重写了。除何敬公外,我们便想到谷氏三杰。抗战胜利后,谷正伦先生任农林部长,谷正纲先生任内政部长,谷正鼎先生任组织部长,一门部长传为政坛佳话。好事者把他弟兄

  • 文章临安高氏一门三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8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1996-08-10
    关键字: 临安高氏 一门 高逸鸿 国画大师

    作品展于美国各大城市及台、港、韩、日等地,深获各界好评。本年六月,中华民国诗书画家协会、行政院文建会、与台北市国父纪念馆特邀高氏「一门三杰在纪念馆楼专题展览室擧办书画联展,日期自六月廿二日起至廿七日止,并订于廿二日下午时擧行开幕仪式,恭请连副总统夫人方瑀女士莅临剪彩,笔者亦蒙柬邀,因是日适有事羁身不克前往,想届时一定人头攒动,也不想去挤热閙;故改于翌日上午抽空专访,得在会场仔细浏览,欣赏故友逸鸿先生遗作及其夫人龚书绵女士与女公子高静华小姐精彩作品,并高氏

  • 文章女盜駝龍傳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陳定山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驼龙 奇人异事 女盗 绿林

    民国初,与张作霖同起于东北者,有驼龙,以一女盗而横行关东,近十年之久。窜扰辽、吉两境,杀人越货,民十二年间,始在吉林怀德县公主岭落网被擒,解至长春,受审,军法官某,迷恋其色,百方营救,被罪革职。女遂判处死刑,女死,而艳名益噪。与驼龙先后并起绿林者,有三杰,其一曰:「彭淑珍」,报山头曰:「玲龙」。清末纵横于关东道上垂三十年,行侠仗义,妇孺皆知,受其恩惠者,多以长生禄位供之。彭好男装,俊马缨枪,人中吕布。至有画其像,与关爷爷同供一龛者。后忽隐去,或谓随法慈

  • 文章記溥淵兄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80、81期  出版时间:1993-12-15
    关键字: 溥渊兄 徐门 人物事略

    徐门三杰兮大亭之光铁蹄蹂躏兮远走他鄕技笔从戎兮我武维扬硏习韬略兮志在校将来台避秦兮妻儿遭殃常念故里兮秋水穿望病魔缠身分离开军行单身独居兮意志坚强两岸飞书兮悉妻病丧爱儿杭生兮受尽风霜为子娶妻兮儿媳贤良返鄕探亲兮代同堂居住华屋兮生活安康子媳孝敬兮合乎伦常晚年境遇兮诸事顺昌

  • 文章写在「通江三杰」后(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9期  作者:陳則東  出版时间:1973-08-15
    关键字: 通江 吴藩 丁甘仁 通江文社 同乡会

    作者参加文会时,祗有十六、七岁,离开时亦不过二十多岁,由于幼年多病,身材矮小,体格瘦弱,人皆以小童生呼之。在民国十五年秋间,接连获取两次榜首(一次为『禹闻善言则拜义』,一次为『成王以桐叶封弟论』),与会者多数不认识作者,要求吴藩先生代为介绍见面,吴先生作了一次戯剧性的动作,事前用一张方桌,桌上放一张坐椅,强把作者坐在椅上,高声向与会人士说:「这就是连居榜首的『陈泰来』先生,他并没有头六臂,而且也是一位侏儒(矮子)后裔,你们看淸楚了没有?」作者当时恨不得

  • 文章廿世纪河南西华三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竇克武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西华 王拱璧 王黄石 王陵南 人物生平

    从青年村走出位名人王氏兄弟:王拱璧、王黄石、王陵南都出生在河南省西华县孝武营村,今属漯河市召陵区青年乡青年村。孝武营村距西华县城八十里,是一个偏僻而落后的平原农村。孝武营村是个历史名村,是个人地灵的地方。孝武营村原来是明代后期,河两周橚后小周王的食邑庄园,清初将周王府改建为中岳庙,清末中岳庙已成为废墟,王氏兄弟的宅基地就座落在中岳庙的废墟上。王拱璧,一九二〇年从日本留学归国。在孝武营村进行村治改革实验,将孝武营村改为青年自治村,同时创办青年公学,由于

  • 文章張良的歷史定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张良 汉初 历史名臣 人物评价 历史功绩

    从陜西宝鸡,循川陕公路往成都,途中有个留坝县。汉朝开国三杰中,功劳第一的张良,功成不居,退隐于此修道。其地有个庙台子,就是张良庙,庙门有一副对联,写的是:前追齐尙父,后启武乡侯。这十个字,说明了张良的人品、智慧,居于承先启后的关键位置。齐尙父,就是扶佐周武王灭纣的军师姜子牙,姜子牙原名吕尙,是河南汲县人,汲县临近殷商的朝歌,(淇县)他对于纣王的一切,应是了如指掌。张良是郏县人,都是咱们河南的先贤。至于武乡侯诸葛亮,原籍山东,却自称躬耕于南阳,后人亦称他谓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