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万衣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名留青史 德泽后世——记明嘉靖年间名臣万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7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09-11-01
    关键字: 平反洗冤 巩固边疆 抗击倭寇 为政清廉

    明世宗时,宦官专权,政治黑暗,边防废驰,各种社会矛盾激化。而江西出现一位「出污泥而不染,廉洁公正,风节矫矫,为国家的安宁尽心尽责,罢官还乡后,亦能「普济天下」,积极从事有益于黎民百姓活动的高风亮节的名臣,他就是历任南京刑部主事、郎中、曲靖道副使、福建布政使司佥事、河南左布政使的万衣万衣,约当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前后在世,字章甫,号浅源,浔阳(一作德化,今庐山区)人。氏系明成化壬寅年(一四八二)瑞昌横港津山迁庐山北莲花峰下聚族定居。万衣为嘉靖

  • 文章九江廉吏古事摭拾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6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九江 廉吏 史事集锦 陶侃 岳飞 庾亮 狄仁杰 黄庭坚 刘方溥 陶渊明 朱熹 元结 周敦颐

    惭愧,不由地发出了「无怪乎,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感慨。明嘉靖辛丑进士万衣(今庐山区人),历任福建布政使司佥事、河南左布政使等职。布政使,掌管民政与财政,对于许多贪婪的官吏来说,不啻为一个搜刮民脂民膏的「美差」。万衣在任职期间,不为利欲所动,秉公办事,清正廉洁。有些地方官吏为了偷漏税粮,重金贿赂他,都被严词斥退。由于法律严肃,政治清平,提高了各级衙门的办事效能,堵绝偷税、漏税粮。政府财政收入大增。每年除转运中央后还剩余的税粮,折合银子数万两,万衣「毫不入私蓄

  • 文章自勉詩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自勉 诗歌 梁万修 健康 长寿 丰衣足食

    足食有余钱,迈向高龄是自然。寿命增长须体健,无忧少病是神仙。

  • 文章斯同布修明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10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斯同 布衣 明史 石园先生

    明史》,被黄宗羲拒绝。朝中大臣便推擧斯同为博学鸿词科,斯同也坚辞不就。以后,大学士徐元文出任修《明史》总裁,又荐他入史局。黄宗羲觉得修《明史》,事关忠奸评判和子孙后世的大业,有斯同参加,可以放心。便促斯同赴京,并在赠别诗中以「四方身价归明水,一代奸贤托布」相勉。当时,凡入史局者署翰林院纂修衔,授七品俸禄。斯同遵黄宗羲嘱咐,上京后宁愿寓居于徐元文家,不署衔,不受俸,以布入史局,修《明史》,前后十九年。他熟悉汉以下制度沿革和明代史事。当时,参加纂修

  • 文章斯同写诗寄爱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2期  作者:周冠明 出版时间:1998-07-10
    关键字: 布衣修史 斯同 简介 生平事迹 竹枝词

    以「布修史」而闻名于世的斯同,出生在一个三世四忠的名门。父亲泰是复社成员,曾和黄宗羲一起,签名于正气浩然的《留都防乱公揭》,使马士英、阮大铖这伙奸佞小人如坐针毡;后来又参加钱肃乐为首的义军,竭力营救被满清政权逮捕的高斗枢、黄宗炎和李掆、李邺嗣父子,侠骨义肠,闻于遐迩。斯同耳濡目染,加上他亲身经历了清军陷甬后,一家人「昼行岩壑间,夜宿豺虎际」的避难生涯,回到甬城,故居被占,全家迁居原为墓庄的西郊「白云庄」,度过一段「荷锄畦边憩」的农耕生活。因此,使

  • 文章長樂縣旅台同鄉返鄉懇親團懇親大會紀要特輯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1期  出版时间:1992-11-30
    关键字: 长乐县旅台同乡 返乡恳亲团 恳亲大会 参观游览 万源皮衣公司

    台北市长乐同乡会返乡恳亲工作,于本年六月已开始筹办,首推前任理事长林利锬为团长,林氏因有要务不克成行,改由现任理事长陈信维担任团长、陈道茂为副团长、邹兰生仍兼恳亲团总干事、陈胜枨为秘书、林仁寿为财务组长、陈德芳为服务组长、林影为联络组长。恳亲活动五天,从十月十九至二十三日,活动重点为出席十月二十日恳亲会及参加源皮公司第四厂奠基典礼。恳亲团成员五十八人,分别于十月十六、十九两日飞抵福州。恳亲团行程:十九日下午七时卅分,全体团员抵达福州(义屿)机场,接受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