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万寿寺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州的道场山和万寿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11期  作者:朱仰高 出版时间:1997-11-10
    关键字: 湖州 道场山 万寿寺 名胜 简记

    出行,其师翠微吿诉他「逢道即止」,如纳经道场山时结庵修习,遂成丛林。北宋元丰三年(一〇八七)朝廷赐额护圣万寿禅寺。南宋宁宗时(一一九五至一二二四)钦定道场山万寿禅寺为「五山十刹」之一,成为中华名刹。万寿寺高僧辈出,蜚声海内外。宋代万寿寺禅师慧印、有规、慧颜、法如、慧琳、居慧、明辩、法全等在《五灯会元》中均有传。宋末,禅师龙源,号介淸,著有《佛海性空语录》行世,同时他建藏经殿,募得《大藏经》五千四百八十卷藏在其中,因而「中外焕然,四方衲子闻风而至」。元初

  • 文章鳌江古镇名胜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6期  作者:繆尚宏 出版时间:2012-06-10
    关键字: 鳌江 平阳 灵源古寺 万寿寺 蔡家山

    有哨亭(故名林亭山)。山南有一座四进三十五间古天明寺(又名圣菜池),唐肃宗年间建(七五六—七五八),元至正十五年(一三五四)进士陈高游寺题诗:「入山惊道险,上岭觉天低,日碍危峰过,云依翠壁栖。幽花如雪染,怪鸟学儿啼,避世须来此,桃源路已迷。」寺殿宇以明清宫殿式建筑格局,雕粱拱斗,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天明寺南面有万寿寺,民国期间苦行僧文郎在旁茅棚内修行。西面有僧安岗。永安古寺和灵源寺庵,旁有大湾清溪,谷幽潭深。墨城口东面,杨屿山古名阳屿山,海拔一百米左右,山上

  • 文章憶雜道場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12期  作者:樓達人 出版时间:2012-12-10
    关键字: 道场山 万寿寺 湖州中学 往事回忆

    秀丽推向了令人必欲游而后快的境界。记得一九四七年秋天,我们游道场山,是从学校出发经碧浪湖胆仰了先烈陈英士墓,越西塞山欣赏了「西塞山前白鹭飞」的苍茫景色,边走边看的。到道场山万寿寺时已是中午。万寿寺系唐中和时禅僧如纳所建,北宋元丰三年(一〇八七)朝廷赐额护圣寿禅寺。南宋宁宗时钦定为「五山十刹」之一,万寿寺遂与奉化雪窦寺等同为中华名刹。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道场山虽小,但由于万寿寺高僧辈出,仅有宋一代,慧印、有规、慧颜、法如、慧琳、居慧、明辩、法全等

  • 文章白泉萬壽香和北蟬雪桃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28期  作者:何雷書  出版时间:2008-06-30
    关键字: 万寿香 万寿寺 雪桃 北蝉乡 白泉镇

    舟山产兰花甚多,记入志书的唯独万寿香一种。万寿香,又名万寿荪、香草、秋荪。清光绪《定海厅志》载:「荪,香草,又一种名秋荪,绿叶紫茎,生山深林密中。其产于富都乡万寿寺者,又名万寿香。」可见,万寿香因万寿寺而得名。白泉镇的万寿寺是旧时定海最大寺院之一,建于宋建隆元年(九六〇)。清康熙年间,该寺有田四九三二亩、地九五五亩、山一二八四三亩,有数百僧人。明代诗人胡汤的《万寿寺》诗曰:带雨峰恋分外奇,石林虚室坐来宜。溪连新涨炎飚断,岩透孤云俗辙稀。香为问禅分近榻,酒

  • 文章湖州道場山史拾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2卷 第7期  作者:嵇發根 出版时间:2000-07-10
    关键字: 湖州 道场山 万寿寺 史迹 历史

    湖州城南道场山之万寿寺,向为江南名刹。自唐中和年间(八八一—八八四)如纳创建后,代有修葺、重建。但历代方志所载,仅止于明洪武三年,实际上,在清道光中曾遭大火,把万寿禅寺烧毁。直至光绪三年(一八七七)才开始复建,历三十年而成。这段历史没有志乘记载。因为距今最近的清光绪《乌程县志》修于光绪七年,其时,道场山万寿寺址尙是一片废墟。清同治《湖州府志》引宋嘉泰《吴兴志》及明成化《湖州府志》载:「唐中间,僧如纳辞师出行,师命之曰:逢道即止。纳经此山,遂结庵居之。后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