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七巧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严笠舫独创的“七巧书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5期  作者:謝振聲 出版时间:2010-05-10
    关键字: 严笠舫 书法 七巧板

    一五〇多年前,庄桥费市人严笠舫先生结合七巧图及书法艺术,在全球独创了妙趣横生的「七巧书法」。他将七巧板游戏与书法艺术巧妙地加以结合,充分发挥想像能力进行离合变化,科学拼成一~十划简明常用字,计五五〇式字体,文字简洁,读之顺口,把原先的物件游戏转化文字游戏和习字之用,确实别具一格。《听月山房七巧书谱》(修订重刻本)就充分展现了严笠舫先生的这一创举。该书自序「七巧书由来」及书中文字的笔画,均用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七巧板木组成,确实相当少见,趣味无穷。七巧

  • 文章(节庆感言)七巧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1期  作者:陳端意 出版时间:2012-08-01
    关键字: 故事 鹊桥 习俗 拜祭

    农历日称为夕,又称为七巧节,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日子,尤其是在入夜以后,处处表现著罗曼蒂克的气氛。民间至今仍流传着牛郎织女的神祕故事,认为每逢农历日,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作一年一度的相会,久别重逢,情意绵绵。这一故事,流传千年而不衰,是中国人的情人节。依据南朝梁宗怀撰「荆楚岁时记」上的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织抒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日夜,渡河一会。」于是

  • 文章奉化棲鳳異聞傳奇六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5期  作者:沈運嶽 出版时间:1997-12-10
    关键字: 奉化 栖凤 异闻 八仙滩

    前言我们奉化文明开化早,民众很守法,安居乐业,太平过日子。溪口鎭风水特别好,妙高台高,雪窦山秀,名胜古蹟多,地灵人杰,出过两位大总统,救国救民,功盖万世,中外仰慕。宁波同鄕月刊,早有报导,不再赘述。我是栖凤人,我们的村庄滨临象山港狮子口,村民多习渔业,丰衣足食,不但有许多杰出人才,也有许多异闻传奇,我读小学时,听到老师讲故事,令人啼笑不已。我离鄕已久,今年已届八十五岁,现就记忆所及,分录六则,以博同鄕老友之一笑也。㈠七巧巖下埋铜船七巧巖又称铁刀巖,位于

  • 文章漫话『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朱春發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七夕 牛郎星 织女星 民间传说

    农历七月初七,称「夕」,我们灌云东南乡称,又叫「七巧」。关于的故事传说,在我童年时代,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在这一天晚上,母亲曾带着我们兄弟和叔伯姐妹,围坐在天井中的一张凉蓆上,指著天上的繁星,对我们讲著牛郎织女的故事。她首先指著头顶上南北走向的光体说叫黄河(就是银河)。还顺口说「黄河东西早办寒衣,黄河南北早种荞麦」。河西岸一颗明亮的星,叫织女星,河东边有三颗处在一条直线上比较明亮的星,叫牛郎星,中间大一点的是牛郎,两头小一点是牛郎的两个

  • 文章故鄕年俗可猶在?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3期  作者:陳懷遠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年俗 晋江 闽南文化 走马灯

    进香谒祖(鄕人叫刈香),那旌旗蔽天(叫举旗),锣鼓喧天,南管、什音、高跷、化装队伍等等民间游乐,可以说是百美尽陈,吸引了多少邻鄕邻鎭前来看刈香趁热闹人羣。三月淸明时节,扫墓踏靑,鄕人崇仰先人,所具民族思想并不落人后。四月犁田布种揷秧,其后除草施肥,又是另具一幅江南农村勤劳景色,六月穗穗金黄色稻穗,随着「六月薰风」掀起了阵阵波浪,在那三伏溽暑,汗滴禾下的时光,田间工作虽苦,却能以获得耕耘成果而展颜,到处洋溢着春季好收成的祝颂声。七月初七娘妈生(七巧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