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七七事变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年抗戰温城舊事記要中華民國廿六年(丁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1期  作者:胡今虛 林文鈞 出版时间:1991-02-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抗战爆发 温州城 大事记

    永嘉縣城—白鹿城,舊時至今口頭通稱溫州。它原是舊溫州府六縣—永嘉、樂清、瑞安、平陽、泰順、玉環的中心,即今溫州市的鹿城、龍灣兩區、瑞安市、永嘉、甌海、樂清、洞頭、平陽、蒼南、文成、泰順八縣的中心。本稿所記即以抗日戰爭期間的溫區為限,也略渉及本省及鄰縣有關之事。記述簡要,但大致反映了各縣抗日戰爭中一些實況。本稿係由胡今虛鄉長輯錄,林文鈞鄉長校訂今後將分期發表,以佐鄉親之回憶,並供將來篡修地方史誌之參考。編者

  • 文章纪念「七七」抗戰今時的意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3期  作者:林雄  出版时间:2007-07-31
    关键字: 七七事变 纪念抗战 教育意义 蒋介石

    今時紀念「七七」抗戰,在「去蔣化」之際,特別予人有「刻意分割族群」的話題。首先,「七七」抗戰紀念在臺灣,到底意義何在?可以說:其精神就在於「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臺灣光復」!當然,也由於國共內戰失利,因政府遷臺而引起另波移民潮。但是否「七七」時至今日,即等同已貼上了「標籤」?畢竟,「臺灣光復不能忘」這是我軍民抗戰期間在蔣公領導、曾犧牲傷亡三千多萬生命所換來的,臺籍青年及原民更因日閥征調充軍而陣亡、失蹤,也約達六萬人之多!爲人尊敬的丘逢甲先生,其子丘念臺也曾在...

  • 文章癸卯七七紀念日,四川文献月刊出版《四川與抗戰特輯》,作詩十首,流布詞林,次頌橘廬題大千居士蜀江圖韻。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12期  作者:羅尙 出版时间:1963-07-01
    关键字: 七七事变 抗日战争 历史记忆

    江漢朝宗溯本源,岷峨高踞鎖天翻,耿光百代陪都史,舟壑俱移忍着言。民國二十九年九月六日,國府明令定重慶爲陪都。七七蘆溝聖戰開,血淵彈雨骨成堆。元戎早定苞桑計,府院西巡字水來。民國二十四年三月,今總統蔣公飛渝,督剿**,整理川政。同年八月十一日蒞峨嵋軍訓團訓話,謂四川爲革命發祥地,今後應作爲革命永久根據地。虎帳龍韜罷起居,將軍忠藎象應疏(疏,畫也;見禮記)。萬家香案迎歸櫬,玉壘靈關響步虛。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劉湘(字甫澄)率川軍出川抗戰,二十七年一月病逝漢皋,遺...

  • 文章(蒋公领导神圣抗战)七七事变与平津作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7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北平 卢沟桥 平津作战 宋哲元

    一九三五年成立,以去北平约十哩的通州为其首府。」可是七七事变后,宋哲元部首先奋起抗战。冀东伪保安队两总队,在张庆余、张砚田领导下,全部反正,杀尽通州日军侨民。这都是日本人妄想分裂中国,认为中国人都可作汉奸的错误。(下期介绍平汉平绥津浦线之作战)㈢

  • 文章(蔣公領導神聖抗戰)敵我兩國之軍備(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8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武汉沦陷 兵役制度 装备 军需

    两军状况㈠敌我兵力比较1.敌军: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之初,其陆、海、空军无论在数量上、素质上,均远较我国为优势,不但在鄕兵员甚多,而且训练有素,此皆系其实行征兵制度数十年之故;又因日本兵工业发达,装备亦颇精良。当七七事变时,日本全国总兵力共计四百四十八万一千人,其中常备兵三十八万人;预备兵七十三万八千人;后备兵八十七万九千人;第一补充兵一百五十七万九千人;第二补充兵九十万五千人。皆训练有素,技术精良,但其战斗兵仅一百九十九万七千人。⑴陆军:敌陆军计有十七个常备

  • 文章(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特辑)不能忘却的记忆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039期  作者:成志新 出版时间:2016-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酷刑 七七事变 父亲 失明 失学

    七十多年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造成無數中國家庭家破人亡,抱痛終身,歷史不容忘記。我的父親成維夏,字禹勤,生於清光緒三十二年農曆八月二十日(公元一九〇六年十月七日)。抗日戰爭期間,因參加綏蒙抗日救國會,於民國三十三年農曆正月十八日(公元一九四四年二月十一日),受日本侵略軍之酷刑,死於日軍駐歸綏搜查本部,年僅三十九歲。父親於民國二十二年(公元一九三三年)畢業於北平中國大學國文系,受教於李達、侯外廬、陶希聖、陳豹隱等大家。畢業後回到歸綏,安排在綏遠省教育廳...

  • 文章守土有責氣壯山河的抗戰名將吉星文團長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6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1997-10-03
    关键字: 吉星文 《孝经》 七七事变 芦沟桥

    像遺長團文星吉「七七蘆溝橋事變」,宛平縣城駐軍吉星文團長,以守土有責,毅然奮起抵抗,於是揭開了全民一致對外八年抗戰的序幕。甫過三十歲生日的吉星文團長,抱定必死的決心,率領一團之衆,與十倍優勢的日軍,展開爲時二十九天的浴血苦戰,使得我華北各地駐軍,獲得了寶貴的整頓與準備的時間,更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堅忍毅力。學兵出身的吉星文性格爽朗、待人誠摯、豁達大度,實事求是;憑恃其驃悍豪邁的精神與救國救民的志節,每臨戰陣,輒手舞大刀,身先士卒,立下了許多輝煌的戰功...

  • 文章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李建生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胜利纪念 七七事变

    一、國土淪陷家流亡,東北軍民倍感傷。抗戰軍興守海港,誓雪國恥鬥志昻。二、「七七」烽火遍連雲,日機空襲爆聲隆;登陸多次被擊退,「五七」喋血獻忠魂。注:一九三八年五月至九月,東北軍第五十七軍在連雲港保衛戰中,犧牲了不少戰士,其中有幾個青年學生。

  • 文章七七抗戰由來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7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4-07-20
    关键字: 七七抗战 芦沟桥 七七事变 全面抗战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晚间,日军在北平西南的芦沟桥,举行非法演习,借口搜查失踪士兵,强入宛平县城,并开鎗进攻;守军立即抵抗,大战爆发,这就是七七事变也称七七抗战。日本又不断增兵,十七日,蒋委员长(即蒋公中正)在江西庐山发表谈话,提出和平的最低条件,是不损失主权和领士完整。动负令随即颁布,但日本不理。七月底,攻陷平、津。八月十三日,又进攻上海闸北,中国全面抗战于是展开。经过八年长期抗战,我国终获胜利,收复失地,光复台湾。

  • 文章抗戰初期的中國輿論——紀念七七聖戰五十三周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抗战初期 中国舆论 七七事变 历史资料

    〔附註〕本文作者曾在巴黎出版“中日戰爭與中國輿論”一書,現已絕版。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