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阜宁人》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清代鄉賢裴蔭森之奏摺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7期  作者:仇德哉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裴荫森 奏折 阜宁人

    束,倘若那拉氏当时能接受裴氏之建议,以新科技扩充海军,建立海上长城,甲午之战当不致一败涂地,大清帝国不致加速灭亡,中国历史或另有一番景象。裴氏之奏章,极具前瞻性,也是阜宁人唯一留存故宫之档案,文献足征,弥足珍贵,特录于后,以供鄕亲研阅。请拨款制船疏(光緖十一年) 裴荫森窃査同治十三年倭兵扰台,前总理船政臣沈葆桢叠次商办铁甲兵船,在事官绅有婉辞讽止者,有直言驳辩者;而沈葆桢与洋将之言曰:「有铁甲而兵轮乃得用其长,无铁甲而兵轮终恐失所恃」;议者谓其虑患之深,不遽信其

  • 文章阜宁人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2期  作者:孫樹棠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阜宁人 城墙

    阜宁人,阜宁魂,六十岁未到过阜宁城,更没见过阜宁城里人的阜宁人,城里人是红眉毛、绿眼睛,三头六臂没听说过,也没问过,总之,生在乡间农村的小孩,对城里人,自然是仰之弥高,自形不及,那些城里人对农村的乡下人是如何地看待,则难窥其貌,即以舍妹为例说,他家居小鎭,还不是县城。所谓县城,即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前(公元一九四九年)国民政府时代,大陆各县治、省会、国都所在地,均有前朝遗留下来的城垣,城外四周是护城河,河宽约五十米至百米不等,城的四面依城区大小,每面设置城门

  • 文章明太祖VS.阜宁人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陳夢斯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朱元璋 阜宁人 苏州移民

    垦荒,在五百五十年后,民国廿年间,阜宁陈氏子孙,曾到苏州寻根认祖,在苏州阊门外,有一陈家庄,很是贫困,说是明初留在原地未北迁的陈氏子孙,『人留故土不发』,为了改善他们生活,阜宁陈氏宗亲们,决议拨出祭田若干亩,供给苏州陈氏子孙,愿意来阜宁定居,供给他们耕种,但因七七事变,对日抗战爆发,此一计划无法实施了。阜宁人对明太祖,是恨是爱,我想亦无定论,只有『双肩一缩,两手一摊』。用肢体语言来回答吧。

  • 文章阜寧人在台所創的文化事業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4期  作者:熊岫雲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阜宁人 创办学校 文化事业

    一、前言阜宁人赋性坚毅,不惧艰险,善做开发性的事业。我们的祖先,于明末淸初之际,因避时乱,由各处移居于滨海一隅,杳无人烟,不毛之地。经之营之,吃辛受苦,才将那块「海浦新生地」,辟为富庶之区,盛产塩米鱼棉。日复一日,丁口繁衍,乃联合邻近各县的零星村落,组成为县,名曰阜宁,取富庶安宁之义。四十年前,又以匪乱,鄕人不甘受辱,乃大批的来台,从事各种事业。仍本祖传之良规,克勤克俭;而今不仅衣食无虞,且在事业上大有开展者,不乏其人,我阜宁人如此一贯的自立自强的精神

  • 文章读县志、有望于「阜宁人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仇德哉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县志 旅台阜宁人 补充县史

    国史)者,旅台鄕长人人皆可道及,绝非物换星移之故鄕父老所能为,今旅台鄕长有将其所行所见所闻形之于笔墨,即成为阜宁之太史公,「阜宁人」为孔子所说之标准邦鄕「文献」,一至四期中篇篇皆具史材,这十八年之阜宁断代史,祇有旅台之阜宁人及「阜宁人」可以塡补,也是责无旁贷之春秋大业,此时此地不为,实俯仰有愧。

  • 文章爱读「阜宁人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3期  作者:顧炳曾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阜宁人 海峡两岸同乡沟通纽带 家乡情怀

    编按:本文后附四节「忘不了阜宁人」,因限篇幅未刊。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