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洛方言》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廣慶鄕長百齡冥誕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9期  出版时间:1988-07-03
    关键字: 王广庆 百龄 冥诞 章太炎 河洛方言

    华碑,中原文武尽,麟出竟何为!先生亦作「洛阳先后出土正始三体石经记」,述出土原委,于是三体石经出土之眞象,得以昭垂。先生师事章太炎先生,精硏小学,抗战起,敎育当局以先生两河人望,延任省立河南大学校长,河大旋改国立。在校六年余,不废著述,先后成「河洛方言」一卷,详申中州语言变化之原委。「洛阳近年石刻出土记」一卷,阐述碑铭演变之概略。「语文⒈文发微」一卷,就说文义训与语言有关者加以选录。胜利还都,又成「复音互用发微」一卷。来台后,再成复音词声义阐微」一书

  • 文章台湾的河洛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5期  作者:巫永福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河洛话 方言研究 语言文化

    大陆来台的人士喜欢在春节的时候,将春或福字倒挂,称之春到、福到讨个吉利。可是如以台湾河洛话唸起来,即成倒春、倒福,意思完全相反,而成不吉利,所以传统的台湾文化是不把春、福字倒挂,而贴正讨个年年有剩余,年年有福气。又如台语的「猪公」、「猪母」,北京语为「公猪」、「母猪」、「人客」变成「客人」。可见其语言文化构造上的顺行与逆行的现象。自从黄巾之乱、秦汉帝国崩溃以后,历经四百年五胡乱华战乱、匈奴、鲜卑、羯、氏、羌各族入主中原,残存在华北的汉人渐被外族同化,而

  • 文章台湾与河洛文化之渊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河洛地区 研讨会 闽南方言 客家方言 中原文化

    观点及历史比较方法,闽南方言与客家的两种方言原是同根生,相去并不远。二〇〇〇年在厦门大学召开「海峡」两岸闽南方言研讨会,有学者提出,把台湾话(指闽南方言)文字化、画面化,台湾近八年间,曾粗糙的试验这一方案之可行性,结果未如预期之理想。河洛地区范围之界定所谓河洛地区应是指黄河和洛水相交汇处之广大境域,若更具体明白的界说,「即指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朱绍候着,,见《文史知识》一九九四年三期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