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杨家将》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宋代「杨家将」五世史事之硏究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4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84-10-03
    关键字: 杨家将 世系 杨业 赵匡胤 戏剧

    一、引言北宋一百六十七年的历史中,执戈衞国的「杨家将」,先后有其祖孙五世,时间上经历太宗、眞宗、仁宗、英宗、神宗五朝。为了硏究他们五世的史事,不得不先行探讨第一世杨业的事蹟与其遭遇的时代背景。乾德元年(西元九六〇)宋朝立国,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在宋未立国之前,北方契丹于九一六年立国,定都临潢(今热河林西),游牧南侵,常扰中原。其后由于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天福元年(九三六)投降契丹,献给契丹燕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省北部、北平、大同地区均在其中),使得

  • 文章杨家城与杨家将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陳智亮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杨家城 杨家将 历史考究

    提起历史上的杨家将,人们自然会想起老令公血溅李陵碑、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许多惊心动魄的感人故事。作为小说、戏曲中的英雄传奇人物,他们的名字家喩户晓、老幼皆知;但作为历史人物,他们的身世、事迹却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杨家世代鎭守的麟州古城遗址,就在今陕北神木县,故笔者近年在翻阅史书和地方志时,对杨家城与杨家将也做了一点考究。一、杨家城(注:神木杨家城遗址)在神木县城东北二十里许永兴鄕境内,多年来存留有一座明显的古城遗址。据有关专家考证,此地建城由来已久

  • 文章杨家将事蹟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杨家将 事迹 历史考察

    作者簡介 李安先生河南湯陰人,國立河南大學畢業,曾任河南省合作事業管理處長,河南省政府秘書,民政廳視察,河南省參議員等職,現任國民大會代表。對歷史頗有硏究,著有岳飛史蹟考,五十餘萬言,曾得五十九年度嘉新文化優良著作奬。又著有文天祥史蹟考,均由中正書局出版發行。

  • 文章代縣楊令公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崔漢光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杨家将 杨忠武祠 杨业 穆桂英

    遥遥远望而不能亲吻这神境圣土了……须眉巾帼,几代英烈,杨家将的故事为人们世世代代传诵,经历了七百多个春秋的杨家祠堂如今更吸引海内外同胞拜谒胆仰。望着渐离渐远渐朦胧的杨业故里和杨家祠堂,我不由得记起明代大文学家李东阳题为《十六州》的那首古诗:“契丹助晋兵,一号三十万,晋人报契丹,一数一匹绢。三十万绢未足惜,一十六州空弃掷,遂令宋统成偏安,中原以北无幽燕。金元相承二百载,恸哭衣冠化兜铠……”燕云十六州之失酿成数百年间民族的悲剧,在这漫长的历史背景上,杨家英雄儿女

  • 文章豫劇改進會 積極發展會務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7期  出版时间:1985-07-03
    关键字: 豫剧改进会 台北 《中州剧艺》 杨家将

    台北市豫剧改进会五月十九日擧行第六届第三次理监事联席会议,经通过决议案三案,计为:一、九月上旬作豫剧观摩演出「曲子」二场。二、加强宣传工作,申请登记发行会刋,并订名为「中州剧艺」杂志,出版后免费赠阅会员。三、制作录音带「陈三俩」「杨家将」曲子精华唱腔及豫剧音乐精华演奏录音,供应喜爱人士欣赏。综观其各项措施,均为积极发展会务之计划,该会现会址设于「台北市士林区大南路八十九之十六号」,电话为八八二八六〇三号,同鄕们如有询问事项,可迳向豫剧改进会张总干事天佑

  • 文章杨家将」事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4-04-15
    关键字: 杨家将 史料记载 宗室族谱

    一、前言杨家将在宋史列传的,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杨畋四人。祖孙五代,同列正史传记,确属难能可贵。为了平剧和地方戏剧如沙滩会,四郞探母,杨金花等等的传播,使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多知「杨家将」的英名。这和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因三国演义的影响相同,使人对于正史、小说、戏剧三者发生不能相互对照的感觉。实则,小说和戏剧,旨在敎化人伦,提倡忠、孝、节、义,往往借题发挥,无中生有,或强作神话,脱离史实以自圆其说。所以看戏不能比之读史,阅小说亦复相同。戏剧

  • 文章陕西府谷杨家将古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杨家将古迹 小说记述 杨业概述 折氏宗祠

    據小說的記述,楊業之父曾佔山爲王,人稱「火山王」。楊業之妻是佘太君。楊業年青時,楊佘兩家曾興兵作戰,楊業戰敗,逃至「七星廟」,佘太君追至,強迫楊業與之成親。折氏宗祠府谷北半城,有一座廟宇,在林木掩映之中規模甚大,原來是一座殘破已甚的孔廟。在正殿的左後方另有一殿,匾額上寫著「折氏宗祠」。宗祠建孔廟裏,這是很奇特的現象。殿前有一高約丈餘的石碑,雖有剝落之處,但文字尙依稀可辨。碑文大意說:折氏自唐高宗時,即爲府谷地酋長,歷唐五代以至宋初,雖受政府封位,但總是一...

  • 文章楊家男女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高炳安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杨家将 相关事迹 历史记载 杨延昭

    杨家三十六路花枪又名梨花枪,是创自南宋农妇杨氏,杨氏是个巾帼英雄,人称杨四娘子,军中称她作「姑姑」,她将丈夫李全传授的枪法,加以变化,苦练二十年后,发出豪语说:「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杨家将故事,明代评话有「金枪传」,清代戏曲有「杨袬教枪」都是突出了杨氏一门擅长的枪法——「杨家三十六路花枪」又名「梨花枪」。关于杨家将的枪法来历,有两种传说,一说杨令公杨业戍边,幼子得异人为师,传授枪法(幼子似为七子延彬,屡有功,并受团 练使)。另一传说是杨业五子杨延

  • 文章细说:杨家将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5期  作者:朱思光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杨家将 杨业 北宋伐辽 高梁河 杨延昭

    祖。杨延昭最后得到善终。杨家将的事蹟,在宋史上也就只有这些,是否在别处还有,无从查问,因为我从来就不认识杨业。史书上没有杨宗保,也没有穆桂英。〔附注〕雁门关建在山西省代县城北二十公里处,关城有三门,东门外建有战国时代赵国的大将军李牧祠(已不存在)仍有石狮存在,西门建有杨六郎庙,代县鹿蹄建村建有杨家祠堂,祠正殿有杨业及其妻塑佘太君塑像,两旁有儿子们的塑像,祠堂有对联,为宋相范仲淹亲笔提写「丰功伟烈着边疆勇冠千军称无敌,浩气英风留古塞声威万代配专城。」鹿蹄建

  • 文章宋代「杨家将」五世史事之研究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5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85-01-03
    关键字: 杨家将 杨业 杨延昭 杨文广 杨重勋

    军于麟州,以重勋为留后;后召以为宿州剌史、保静军节度使。卒,赠侍中。父讳光扆,以西鎭供奉官监麟州兵马,卒于官。君,其长子也。君之伯祖继业,太宗时为云州观察使,与契丹战殁,赠太师、中书令。继业有子延昭,眞宗时为莫州防御使。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可考见其家世与事略。五、进士武将杨畋杨畋,字乐道,为杨重勋之曾孙,乃「杨家将」中唯一进士出身者。他于北宋仁宗朝擧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郞,拜州录事参军,再迁大理寺丞,知岳州(今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