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应山县志》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退齊雜憶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2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8-08-01
    关键字:应山县 铜山镇 大邑瓷碗 《华阳国志》 常璩

    邓通与卓王孙史记佞幸列傅邓通传,上(西汉文帝)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赐邓通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又史记平准书及前汉食货及邓通传均载其事。然其后邓通不容于景帝,卒寄死人家。按严道铜山所在处,史正正义引括地云(四川)雅州荣经县北三里,有铜山,即邓通得赐铜山镶钱者,邑荣经,即严道。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方舆雅州属荣经县下载县东北三十里,有铜山,相传即汉文帝赐邓通铜山处。又载县东三十里,有邓通城

  • 文章秦代應山爲黽縣地考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8期  作者:馮開洲 出版时间:1986-01-10
    关键字: 应山县 地理志 地方志

    云:「班固得见秦地图,故在长广、班氏(案两秦县)下两引其说,惜称秦县,秦更名者不过数县,而未即秦县一一寔指之。」个中道理,令人费解。所以应山于秦究系何县即失其据,后者无法察其出处,甚憾!话虽如此,如果穷究史籍,不难察出蛛丝马迹。历代学者研究秦汉郡县皆据史记,汉地理,论黾县始自汉初,余以为寻根探源,详加分析,方能获得解决。兹就应山秦为黾县地考正如后:一、应不并随余读应山县志,见秦汉两代,应山属随县地总觉可疑。据县卷二沿革云:「秦为南阳随县地」。下直引颜

  • 文章應山周爲貳國 楚改貳縣探源及楚兼併各國經過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7期  作者:馮開洲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应山县 地理志 地方志 地理沿革

    应山周为汉东地,县为贰国。左传云:「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大必弃小国。」然则其时汉东之国多矣。左传又云:「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郧、在今安陆县,即以溳水名国,贰,即今应山县;轸,为今应城县;蒲骚,在今应城北,其时楚都郢即今之荆州府,屈瑕自荆州府来,道出应城;应山,将与二国为盟,郧人据德安府居其中,遂军于其地,以待四国兵至,而共伐之,按其道里,凿凿可信,应山为古贰国无疑。(见应山县沿革)贰国其说见于胡文忠公读史兵路一书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