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三国志演义》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羅貫中在寧波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0期  作者:賈默然 張善華 合著 出版时间:2000-01-10
    关键字: 小说作品 罗贯中 高明 《琵琶记》 三国志演义 替人做媒

    为「瑞光楼」。这在宁波传为美谈。话说高明,不仅废寝忘食一心扑在写作上,而且虚心好学,四处访师……近闻赵宝峰先生大名,特来大宝山麓拜师,与罗贯中等一起,晨读夕省,就学悟理。论年龄,高则诚要比罗贯中大得多;论学识,却各有千秋,两人碰在一起,话就多了。此时高则诚正热衷于创作《琵琶记》,罗贯中则酝酿创作《三国演义》和《忠义水浒》……可以这样说,罗贯中的写作初期开始是受《琵琶》影响的,也是对琵琶的续知音。但因作曲本和写小说,在同学的眼里是违背理学「师训」的,特别遭到慈溪乌斯

  • 文章周瑜新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11期  作者:玉麟 出版时间:1998-11-10
    关键字: 周瑜 《三国演义》 三国志 赤壁之战 诠释

    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是足下幼生所能移乎。』(节录三国志;吴书本传引江表传述。)在此说明了君臣知遇之可贵,志士才人的抉择,曁周瑜不必,也不愿降曹的原因。即使处之今世,在企业界中,就业时如选对事业、选对老板,终身相从贡献才华;则水涨船高,同登成功之路的,大有人在。否则即使才高八斗、胸罗珠玑、识验俱佳,在未获得伯乐赏识以前,对事业以及自身才华之发挥,自亦必多遭受挫折或抑压。人生共患难易,而共安乐难。功高震主,弓藏狗烹之事史不绝书

  • 文章崔琰「述初」賦雲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崔琰 三国志 《三国演义》 云台地区 历史沿革

    崔琰,字季珪,东汉末河东武城(今山西平鲁县)人。少年纯朴寡言,崇尙武事,耍一手好剑。黄巾起义后,他先后在袁绍部下担任骑都尉,在曹操部下担任别驾,属于小官、佐官;可曹操为汉承相后,其地位亦随之而升,担任东西曹椽。到魏国建国时,一下荣升为魏国的尙书。说起名望,崔琰也还算了不起,《三国志》中有传,可知道他的人不是太多,三国戏中很少看到他。一本《三国演义》中,只在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中提了几句。然而他是汉朝大儒郑玄(即郑康成)的学生,虽然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