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感觉”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告狀」開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潘人木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告状” 写作 感觉 家信 儿童文学

    是由于我的「感觉」比较多,比较复杂。怎么说呢?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有人看了无动于衷,我看了可能百感交集。我不是那种一只蚂蚁爬到手上来,才感觉得出的人,而是牠朝我爬出第一步时,就有感觉了。「写」,是唯一可以表达此种感觉的方法。这里要讲的是我已忘怀许久的经验,大概是我这只毛虫吃多了叶绿素后,才记起当桑叶还未发芽,曾经以蒲公英填肚子的最初。原来我的写作是由「告状」开始的。告状,当然不是上法院告状,而是向父亲告状,诉说自己的委屈。我生在一九一九年,正是新旧文学交替

  • 文章微热海南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王冠穎 出版时间:2013-09-30
    关键字: 北京行程 岛国风情 故乡感觉

    看到了!他们在那里,快过去吧!」桃园机场的热闹、父亲的兴奋及手里辛苦打包的行李,不少人总爱问我对于要回故乡的感觉如何。海南岛?那个让国中同学在地理课讶异的祖籍、让苏轼成为遭最远流放的文人之地。说实话,这时候的我只是当作一个异地之旅而已。行程上的北京旅游还嫌太短,哪来的心思去想海南岛会是什么样子呢。三小时后到了北京,机场出现了三位热情的大陆人,一位导游、两位志愿者。随着他们坐上游览实,眼睛看着窗外的雾霾天气,耳里传来导游介绍北京及志愿者们忙着记大家名字

  • 文章不死就是勝利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1期  作者:施蟄存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施蛰存 文学考古家 乡贤回忆 书信往来 新感觉派

    享譽三十年代文壇的我松文學家施蟄存先生,自大陸淪陷,久無他的消息,今年七月十九日聯合報副刋的「文人書簡」欄,刋出他給該刋主編瘂弦先生的一封信。欣悉他還健在,年已八十四歲。信中字裏行間充滿對自己遭遇的感慨與無奈,這眞是生長在這個動亂時代文人的悲哀。該刋在文後還附載秦次賢先生的「施蟄存簡介」。茲特一起轉載,相信同鄕一定都會樂聞他的近况。·編者·

  • 文章艺术感觉与诗情文韵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丘峰 出版时间:2012-10-31
    关键字: 淡莹 诗人 诗词评论 艺术感觉 诗情文韵

    詩人淡瑩簡介淡瑩,原名劉寶珍,一九四三年九月十六日生於馬來西亞吡叻州。新加坡公民,祖籍廣東梅縣。高中畢業後赴台,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一九六六年考獲學士學位。翌年赴美深造,獲威斯康辛大學碩士學位,後到聖塔巴巴拉,加利福尼亞大學執教。任職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至退休。參加與社團:新加坡作家協會、五月詩社。創作體裁:詩歌、散文。已出版:《千萬遍陽關》(詩集,一九六六),《單人道》(詩集一九六九),《太極詩譜》(詩集,一九七九),《發上歲月》(詩集,一九九三),...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