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从恐化石看甲骨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6期  作者:徐剛 出版时间:1985-06-30
    关键字: 恐龙化石 甲骨文 文字学 历史猜想

    一位潜心硏究恐与中国文字学的年轻学者张开基,日前到台南市参观恐世界大展后表示:由恐化石展品中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对比,可以确信众所周知的中国人为「的子孙」,「的传人」,「族」。业已具备了充分鲜活而有力的科学根据。这位年轻学者张开基,文化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敎员,现专致于写作及学术硏究工作,他在参观恐世界大展后说:他从八、九年前开始硏究文字演进,偶然小篆中发现「」字的右半边横过来看很像是个大爬虫「恐」的剪影,现在看过恐世界大展的恐模型及

  • 文章濮阳西水坡发现蚌砌的重大学术意义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鄭杰祥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濮阳西水坡遗址 蚌砌 龙的传人 考古学 图腾崇拜

    濮阳西水坡遗址M45发现的蚌砌的形象[1],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上的重大收获。该墓属于中原地区早期仰韶文化后岗类型的墓葬,后岗类型又称后岗一期文化,以豫北、冀南为中心,广布于整个黄河下游地区[2],是古代这里一种相当繁荣发达的考古学文化。西水坡遗址正位于后岗类型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M45是该类型文化中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一座出有、虎图案的墓葬,根据碳十四所测定的年代,该墓的时代距今约六五〇〇年[3],是我国出现的最早的的形象,因此,被世人誉为「华夏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