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龙门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中原文獻有感并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12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龙门 七绝 石窟 艺术

    余读中原文献第三卷第九期转载国语史地周刊「中国伟大艺术寳库龙门石窟」一文,不禁有秋风起而兴故国之思。遂提笔写了篇神禹凿龙门的施工考、及漫谈龙门东山与西崖两文;又将龙门景致就自己所谙练部份,归纳成十二项,每项缀七绝一首以达意。藉以慰怀,并卜诸亲友一餐。龙门实况龙门自是古龙门,关塞皇都拟帝阍。两岸崖坚壁又峭,殊难附会不经论。「附记」:炀帝都洛发山东民伕三十万人,修建宫室,以龙门为宫阍,宰辅治事处南牙(衙),建造龙门以南二十余华里外,及今遗迹犹存,可资覆按。禹

  • 文章龙门西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3-03-25
    关键字: 龙门西崖 造像 龙门艺术 佛教文化

    龙门为伏牛山心脏—鹿蹄主峯通往嵩岳的惟一干脉,像伏牛中岳相连的一条襟带。原名伊阙,历代于阙口处设关,通称关塞山,自隋炀帝以后,始有今名。龙门为佛敎胜地,旋以僧尼法行不修,且干禁乱政,而遭受周武帝、唐武宗等的摧残毁灭,加上魏太武帝坑杀浩刼,合称「三武之祸」。以是国人对佛敎一直怀着蔑视心理,和欺谩态度。似龙门那等文化艺术,犹弃若敝屣、遑论其他。中原文献,第三卷十二期封面刋一龙门全图,亦即西崖当今之实际状况。无茂林修行,与突泉瀑布,更看不到苍松翠柏的高揷云际

  • 文章中国伟大艺术宝库龙门石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71-09-01
    关键字: 龙门石窟 佛像 宾阳三洞 龙门石雕

    国语史地周刊很多人都听说过「鲤鱼跳龙门」的故事。鲤鱼是黄河里的名产,别处虽然也有鲤鱼,可总不及「黄河鲤」的肥嫩。相传黄河里的鲤鱼,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想跳过「龙门」;只要一跳过龙门,小小的鱼就可以变成腾云驾雾的龙了。不过我们要知道,「鲤鱼跳龙门」的龙门,是山西省河津县的黄河峡口,那儿两岸都是峭壁悬崖,把黄河夹在里面,挤得透不过气来;一出龙门,山开河阔,水势汹涌,就如万马奔腾一般;因此有「禹凿龙门」的传说。我们现在所讲的「龙门石窟」,是中国最伟大的艺术寳库之一

  • 文章龙门二十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9期  作者:叔明 出版时间:1976-09-25
    关键字: 龙门 碑文 碑学大师

    龙门即伊阙,为山之名,在河南省洛阳县南。水经注云:「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如阙,伊水历其门北流,故谓之伊阙。」在此我们便知龙门是地方名,不是甚么「登龙门」的。在北魏时代,前人以祈福佑,多造佛像于石上,并刻其祷颂之文于像旁,此风在北魏时最盛,为数相当可观,据说文字可辨者约有二千多种,经过历代书法家考证,选择其最好者,拓为四品、十品、二十品、五十品多种。淸末书家杨守敬说:「北魏造象,至今存者,盈千累万,其最佳者,有龙门之始平公、孙秋生、杨大眼、魏灵藏

  • 文章龙门与香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9期  作者:賈星源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龙门 香山 名胜古迹 历史

    洛都西南距城十五里,有一高山截然中断两崖对峙,恍如宫阙,白云浮其上,伊水出其下,此即太禹疏凿之龙门,又名伊阙是也。伊阙两崖,东曰带山,西曰龙门,皆有瀑布,下注伊河,水淸见底,游鱼可数,山高而秀,林壑如画,悬崖凿刻,佛像满壁,庙宇亭树,倚岸而立,此种钜制,多是汉隋唐以来古物,不过年久失脩,遂使干载遗蹟,剥落彫残,殊属可惜,一俟收复中原后,为艺术上之观感,自当建议地方,妥筹办法,而有以保存之。这里不仅风景美丽,幷且具有历史性国粹作品,弥足珍贵。大凡往游龙门

  • 文章我國六大古都之一——洛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楊一峯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洛阳市 古都 安乐窝 关林 龙门

    伪各半,伪品做得逼眞,外行人是不易分辨的。笔者当时对古董并无兴趣,只是对道旁刻着「老子故里」和「孔子入周问礼处」字样的两块石碑,还多少不免发生一些思古之幽情。而默默想着两千五百年前两位学术大师雍容揖让往反问难的神情。「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笔者奉命至洛阳视察党务,曾便道至近郊安乐窝、关林及龙门等处游览。原来这三个地点,统位在城南一条线上,有马路直达,往返甚为方便。分述当时情形如下:一、安乐窝在天津桥南,天津桥为洛河有名之桥,有新旧两座:旧桥祇賸一孔,屹立洛河

  • 文章洛阳城南的龙门千佛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7期  作者:郭有文 出版时间:1988-07-30
    关键字: 龙门千佛洞 河南名胜 洛阳游历

    龙门千佛洞在洛阳城南的洛河之南,约十里路程的龙门鎭附近的龙门山上,所以称之为「龙门千佛洞」。龙门山有个一尺多宽的裂缝,从裂缝中进去,盘旋而上可达山顶,裂缝中刻着「龙门」两个大字,传说古时曾有龙自缝中飞出,故称「龙门」。从这条裂缝进去,越走越宽,里面是个葫芦形的山谷,一直到谷的南端尽头,三面的峭壁上,自麓及巓,尽是石洞,每洞都有或多或少的石刻佛像,也都是个可以独立的石刻艺术陈列馆。由于其雕工之细致,历史之悠久,其姿态神气各有不同,所以其价値实在不可估计

  • 文章洛阳侠客龙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8期  作者:賈星源 出版时间:1981-08-30
    关键字: 洛阳 侠客 朱大祺 行侠仗义 别号 龙门鲤”

    逊淸咸、同年间,洛阳有姓朱名大祺者,居于伊阙龙门附近村落,家本富饶,豪侠好客,仗义疏财,散金周急。破落户某,欠官逋千金,踵门乞贷,朱立予之,顾朱与某,素无往来,鄕人贤之。朱大祺,天赋甚高,工娴技击,能作旋风舞,腾飞城堞,如履平地。曾徒步至嵩山中岳庙,师事北摩禅法师,居一年,尽得少林正宗。归家授徒,好客如故,其徒中有害马李虎者,异常慓悍,藉传朱术,伙刼于四郊,捕役伺缉之,屡屡受创。县令饬朱往擒,适朱母病,奉侍汤药,不肯废离,乃授妻方略,率徒擒之,食顷,逮

  • 文章古都龙门槪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7-02-25
    关键字: 龙门 施工程序 西崖文化

    一、禹凿龙门施工程序考⒈龙门由来洛城南二十五华里的龙门,在隋朝前,历代统称为伊阙。史记秦昭襄王遣白起攻韩魏于伊阙,东汉灵帝置八关以备黄巾,伊阙居其一,全是今称的龙门。自隋炀帝登邙山而望伊阙,时去北魏未远,十大寺院犹存,苍松翠柏,蓊郁参天,南北道上,行人如织;由伏牛山满载山珍的舟船,复似穿梭,竹木筏篺,亦飞驰而通过伊阙。炀帝顾谓苏峻曰:「此天下之龙门也。」遂发山东民伕三十万人,重建洛阳而都之,为伊阙改称龙门的由来。⒉大禹所凿邵康节的击壤集有绝句云:「山有禹

  • 文章龙门古佛调査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4-05-30
    关键字: 龙门古佛 散失情况 损毁情形 资料调查

    豫省为中华古代文化发生之中心点,以故境内古物胜蹟,不可胜计,就中尤以伊洛龙门魏齐隋唐宋代石刻佛像为最有声于世界。中外好古家之游览中州者,无不以一扩眼界为快,然世风不古,迭经丧乱,奸人土匪,偸凿盗卖者,不可胜数。因之为当道所注意,兹经田巡按切实调查保护,所查竟有九万余尊之多。兹特照录田使移咨军署一文,可以见此胜迹之伟大,继此果能妥为保存,诚中国之光也,咨文录后。为咨行事,据洛阳知事曾章炳详称,案查知事卷内,于民国三年四月八日,接奉宪台指令第一三五号,内开据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