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土习俗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閒話舊時澡堂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殷登國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澡堂 风土习俗 趣闻

    你知道如何洗澡嗎?「益靈單」上說:每個月的月初和月底可以各洗一次,但注意!吃飽時不可以洗頭,肚子餓了不可以洗澡;而且,澡不可以洗得太勤,最好是每六十天的甲子日才洗一次……。據說這是養生的秘訣。今日稱爲「公共浴室」的澡堂子,在古代還有「浴堂」、「混堂」、「浴場」等不同的稱呼;對一輩子從來也未曾上過澡堂洗澡的人來說,這一行出現得可眞邪門,洗澡在家洗不就得了,幹嘛要上澡堂洗澡?對「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的人來說,沒澡堂子,可還眞不方便、眞洗不乾淨自己一身的汚...

  • 文章祭灶摭譚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吳宏仁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祭灶 历史 小年

    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習俗是祭灶的日子;也叫過小年,這是我們中國人很隆重的一天。祭灶的起源很早,在夏朝國家規定了民間的五種祭祀,祭灶便列在其中,周朝國定的七種祭祀中,祭灶還是列爲第一位,這歷史已經有四千多年了。不過灶神的名稱很多,計有:灶君、司命、灶王、灶王爺等稱呼,全銜則是「東厨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然而灶神到底是誰呢?起碼有十幾種說法,大槪可以分爲古說和俗說兩種,古說比較可信,也有意義;俗說不甚可靠,但有趣味性,現在先談古說。古說灶神是發明火的燧人氏,...

  • 文章北方年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榖廬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年俗 风土习俗 祭灶

    一年之計在於春,新春應該是爲自己事業發展設計的時候,去年的計劃,或成功或失敗已成過去,檢討過去,計畫未來,就在這個時候了。所謂新年期間並不止年三十和初一這兩天,雖無明文規定,事實上應該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之間的二十三天,尤其是在農村中最爲明顯,也最隆重。太平年間的華北農村,每年從臘月初八,就已進入新年期了,小康以上的家庭,在臘八以前已把大人小孩的新衣裳做好了。臘八一過,第一工作便是「掃房」,把所有的廳房、厨房,甚至牛柵馬廐,前後院都打掃乾淨。如果頂柵牆...

  • 文章關中的社賀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張逸志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社贺 游艺节目

    家鄕各地,在農曆年期間,有一種其他各處所未見的慶祝遊藝節目,叫做「社賀」,這是一種大場面的遊藝節目,小的村社是無力擧辦得起的。當正月初十前後,大多數的人家「走親戚」都已經走完了,這時大的村社裡,便開始了辦「社賀」的準備工作。首先須挑選十歲左右的男女孩童數十名;取出社內公有的戲劇服飾和道具,並按計劃中每日所需用的騾、馬數量,通知飼有騾、馬的家庭,義務的準備好騾、馬待用。同時,一部份人則捆紮好數十座社賀抬床,然後按照每日的節目單,將孩童們化裝成各種戲劇中的故...

  • 文章陝西古今人物猜謎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王普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猜谜 风土习俗 历史

    ⒈北海牧羊威力不屈—蘇武(漢武帝時長安縣人)⒉遍遊名山大川,史家缺失睪丸—司馬遷(漢武帝時韓城人)⒊太監專權曇花現,原來家住朝邑縣—劉瑾(明)⒋西域一十三年—張騫(陝西城固縣人)(西漢)⒌西域三十一年—班超(東漢安陵人)(西漢)⒍西漢東漢二英雄,陝西冷娃西域通—張騫、班超⒎馬革裹屍英名傳,有女成后曠古賢—馬援(東漢興平人)⒏徒衆學豐,降帳春風—馬融(東漢扶風人)⒐要與光武同名姓首創中國目錄學—劉歆(西漢末年劉向之子,建平初年改名爲秀,長安人)⒑「王佐之才...

  • 文章滿城風雨話重陽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2、23期  作者:秦慧伽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重阳节 风土习俗

    舊曆九月九日是重九。古稱九爲陽,六爲陰,故又名重陽。又有上九、洊九、秋祓、金節、菊節、野飮節、登高節等別名。民國三十六年定爲體育節(依陽曆),四十二年又定爲老人節(依陰曆)。重陽故事詩詞之多,不亞於中秋。豔麗或不及中秋而高雅則過之。我們且談幾樁有關重陽的事,至於詩恐怕比中秋詩還要多,只好掛一漏萬,擇錄幾首應景了。㈠佩茱萸飮菊酒:遠在漢高祖時,戚夫人的侍婢賈佩蘭就說宮中人九月九日均佩茱萸飮菊花酒以求福及祓除不祥。秋祓之名就因此而來。這風俗一直傳到唐宋。後來...

  • 文章閒話耀州窯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李靜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耀州 瓷器 历史

    家鄕關中有句農諺「立夏不下,犂耙高掛;立夏下一點,耀州城裏買大碗」,諺語中的「下」字,是指下雨,是說在陝西關中地區,立夏這一天若沒有下雨,今年乾旱,秋禾不能下種,只有把犂耙等農耕用具高掛起來,讓它閒着;若立夏這一天下了一陣雨,我們在未談耀州窯之前,先說說柴窯,以柴窯爲佐證,以證明耀州窯之精美。柴窯是五代後周,周世宗柴榮(公元九五四—九五九)所建的瓷窯,距今約有一千年左右,窯址是建在現在浙江餘姚,因位於古越州,所以也稱「越窯」今年雨水充沛,秋禾可預卜豐收,...

  • 文章七月話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以平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中元节 典故

    農曆的七月,俗稱「鬼月」,七月十五爲中元節,又稱普渡節,俗稱「鬼節」。說起中元節的來歷,初本佛敎的盂蘭盆會,唸盂蘭盆經,超薦七代祖先,並不是什麽節日,盂蘭盆經爲晉代竺護法所譯。「盂蘭盆」是什麽?梵語爲「烏藍」,乃「倒懸」之意,也就是大苦大難,痛苦不堪的意思,經內演繹了一個故事,其主角是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摩訶沒特迦羅尊者,尊者的名字後來被譯成「大目犍連」,簡稱「目連」。在敦煌千佛洞裏,有大目犍連冥間救母的變文,這是隋唐以下最流行於民間的佛敎經典故事,梨園行...

  • 文章談重陽節的故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吳宏仁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重阳节 风土习俗

    農曆的九月九日,俗稱爲重九,古人認爲九是陽數,所以又叫重陽。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朝初年,據說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后慘害之後,伺候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也被逐出宮,後來嫁給了平民爲妻。有一次曾談起從前在宮中,每年的九月九日,飮菊花酒,吃「蓬餌」,帶茱萸,以祈求長壽的故事。這一習尙到漢朝末年便已在民間流行開來,曹操的兒子曹丕在給友人的書信中,特別提到重陽節的事情,後來到了晉代及南北朝,重陽登高。就大爲盛行起來,成爲當時的一件雅事。重陽節應景的事物...

  • 文章淺談曆書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历书 节气 学者论述

    曆書的作用在判别節候,記載時日,規定計算時間之標準。太古時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無曆之需要,惟人類逐漸進化,關係日益複雜。因此,必須有一計量時間之單位爲準繩,於是以一晝夜爲一日,是一般曆法之基本單位;以月球盈是爲一月,是太陰曆之基礎;以一寒暑爲一年,即太陽之基礎。「陽曆」又名「太陽曆」,係以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爲一年,爲泰西各國所通用,又名「西曆」。我們自民國元年採用陽曆,又名「國曆」。和我國舊有之曆相對稱,又名「新曆」。「陰曆」又名「太陰曆」,係以...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