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郑板桥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郑板桥诗词故事拾趣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2期  作者:戴建中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郑板桥

    一、郑板桥吟诗驱小偷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诗人,「扬州八怪」之一,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据传,在他去山东任范县、潍县知县前,曾在今江苏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乡北宋庄教过书。郑板桥迷于诗、书、画,他的诗描写民间疾苦颇为深切。他在盐城留下一首诗流传很远。有一天,午夜时分,郑板桥还没有睡着,照例用手在身上练书法。这时他听到响声,借着月光见一小偷已爬过墙头进宅,他十分沉着、冷静,既不声张叫喊,也不叫醒家人一起捉小偷,而是吟诗示贼,吟道:「星斗满天夜已深,梁上君子已光临

  • 文章郑板桥与扬州八怪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0期  作者:吳以秀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郑板桥 扬州八怪

    郑板桥名燮,江苏省兴化县人。清进士出身,以字画闻名于世。他的画以兰蕙、竹、石为工,秀劲潇洒,天趣横生。他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他视兰花为君子,爱兰蕙之忠贞不渝,故云: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寿之竹,万古不变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三物与大君子为四美也。郑板桥曾做过山东潍县的县令,以廉洁著称于时,他曾有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虽清廉如此,也难容于当地的权贵豪绅,郑板桥

  • 文章郑板桥请赈丢官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0期  作者:王協甫  出版时间:1984-05-15
    关键字: 郑板桥 体察民情 请赈丢官

    郑板桥诗词中有可见其深察社会情况,且惜贫愤世之心。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深体农人劳苦,而有劝节约之意焉!如「四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洞鉴贫民牺牲辛苦所获得者之代价,不能避免剥削而无有拯救之者,社会之弊,从亦未有予以改革补救者。如「昨日入城巿,归来泪满襟,徧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全道出生产及消费者享受之不平均,潍县大饥,郑氏请赈,以言激忤大吏,竟予免官,此大吏者其能洞悉民瘼哉!然古今亦其众矣!

  • 文章傳說「祝壽」小故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漁翁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祝寿 小故事 郑板桥

    民国八十五年(公元一九九六),适逢八十贱辰。曾接昔日同窗钱震春学长,自上海寄来一函,略谓:「吾兄八十双寿,弟无以为贺,偶忆一则传说中祝寿的小故事,随函附奉,并以贺诗最后画龙点睛的一句:『寿比檐前滴更多』,借赠吾兄,祝吾兄福寿双全,健康愉快地迈向廿一世纪。」这则「祝寿」小故事,系描写清朝「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三绝的郑燮(号板桥)避雨时,为主人赋诗祝寿。词浅意深,饶有雅趣,読多数鄕亲,均甚熟稔。兹特将钱学长提供这则小故事大意述左:有一天,郑板桥外出,途中

  • 文章郑板桥的"七歌"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5期  作者:陸家驥 出版时间:1978-11-10
    关键字: 郑板桥 七歌 郑虔三绝

    松軒隨筆談到:「板橋先生疎曠灑脫,然見地極高,天性極厚。其生平詞甚於詩,弔古擄懷,激昂慷慨,與集中家書數篇,皆世間不可磨滅文字。」板橋的詞勝於詩,雖早爲世人所公認,也許此一說法,由於板橋後刻詩序中之:「古人以文章經世,吾輩所爲,風月花酒而已,逐花景,慕顏色,嗟困竊,傷老大,雖刳形去皮,捜精抉髓,不過一騷壇詞客耳!何與社稷生民之計,三百篇之旨哉!屢欲燒去,平生吟弄,不忍棄之。」不但自貶身價,不肯以能詩沾沾自喜,甚至,他的友人東村先生,把平生所作詩篇萬首付之...

  • 文章郑板桥家书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3期  作者:榕寧 出版时间:1978-09-10
    关键字: 郑板桥 知县 家书 八怪

    在「郑板桥集」中,除了诗、词、题画之外,还有十六封「家书」,其中,有两封是托他的弟弟敎育儿子的。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擧人、乾隆进士,作过「七品官」的县太爷,又是画、诗、书法三绝的艺术家。五十二岁那年,他才得一子,料想,他的儿子应算是「大少爷」了,但郑板桥敎儿子却另有「爱子之道」。他在山东潍县作知县时写的「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专门谈他敎育儿子的目的:「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母为刻急也

  • 文章半饑半餓的職業——塾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徐潔波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私塾 郑板桥 秦桧 塾师待遇 半饥半饿

    民國前,國內各地多無學校之設立,孩童讀書,除少數權貴富家子弟有能力請老師至家中設館施教外,絕大多數人家的子弟,只有進「私塾」受教一途,也就是所謂的「村塾」。村塾的設置地點,不一而足,有的設在祠堂,有的則設在私家宅第。至於束脩(學費),多無定額,視學生家境量力酌收,所以「塾師」的待遇極低,勉可餬口。清人鄭燮(板橋),是我們江蘇興化人,年輕時曾做塾師,他有一首自嘲詩:詩曰:「教館原來是下流,傍人門戶度春秋。半饑半餓清閒客,無鎖無枷自在囚。課少父兄嫌懶惰,功多...

  • 文章郑板桥改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杭秋霞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郑板桥 改诗故事 形象鲜明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才艺出众,其诗、书、画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据说,他写诗时,落笔非常严谨,逐句都要反复推敲,以求清新隽永,精致练达。民间曾流传一则郑板桥为某书生改诗的故事说:一日,某书生行经扬州城外的一座小桥时,发现桥下有具女尸,引来过往行人驻足围观。该书生有感而发,作诗一首曰: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诗写好后,随即送请郑板桥欣赏指教。郑看后略思片刻道:「你如何知道该女子二八芳龄?又如何知道她是被风吹落桥下致死?另魂魄系一

  • 文章我的求學態度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9期  作者:白偉武  出版时间:1988-01-20
    关键字: 郑板桥 无锡 台北 同乡会

    郑板桥(爕)一生赞扬农民的劳苦功高,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假使天下无农夫,举世之人皆饥死矣。而他最热切的希望是:「吾其长为农夫以没世乎!」讲到知识份子的士,他的看法是:「吾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走错了路,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以上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启示,知识份子应本宗敎家之虔诚,抱经世济民之宏愿以所学贡献于国家社会才是。父亲经常

  • 文章笑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李宗淵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纪晓岚 乾隆皇帝 佛前辩言 郑板桥 写诗赠贼

    郑板桥送贼诗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値钱的东西都没有。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小偷光临了,我家有什么値得你拿呢?便高声吟起诗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小偷听了,转身就溜。郑板桥又唸了两句诗送行: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小偷慌忙越墙逃走,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落地上,郑板桥家的黄狗直叫着追住小偷就咬。郑板桥披衣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