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遗诗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唐母陈太夫人思复堂遗诗读后敬赋八首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6期  作者:冉鴻翮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思复堂遗诗 读后感 敬赋

    开函盥手读遗诗,唐母襟怀约见之。匝地安康欢忭日,弥天战乱苦愁时。比翼飞残未忍休,沈潜经史与迁流。叮咛慈爱无多语,乐处孔、颜性命求。(末句集中常见以训勉其子女。)天恐词人剑、峡藏,故敎省外任廻翔。试吟港、九、江淮作,多少肫情著纸香!陶诗意味醴醪醇,杜叟性情晚更眞。妙手稽参摅所感,宫商阵阵出嚣尘。集中词调许齐刊,点绛唇将玉案篇。莫道讴吟俱拊缶,微言掌故耐寻硏!(集内载有点绛唇、靑玉案等词多首。)开卷李、欧各有题,耆贤赞介足凭稽。芳声振耀文坛旧,传诵岂惟遍蜀西

  • 文章思复堂遗诗编后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0期  作者:唐君毅 出版时间:1974-04-01
    关键字: 编后记 《思复堂遗诗 陈大任

    思复堂遗诗,先母讳大任,字卓仙所作也。先母生于淸光緖丁亥二月十二日四川宜宾,殁于民国甲辰正月十四日苏州旅寓,享寿七十七岁。初,外祖陈勉之公于淸季任敎成都第一女子师范前身之淑行女校,因率先母及诸姨就学。大任亦先母在校之学名也。先母生日,俗谓百花生日,故外祖更以卓仙字之。思复堂则先父廸风为先母诗稿尝题之名也。先母一生,除尝于简阳及重庆之女子师范任敎职二年外,皆尽劳瘁于养育吾及妹弟五人,至于成立。吾家素贫,先父一生不入仕途,家务皆先母躬自操作,初罕余闲治学

  • 文章读唐母陈太夫人思复堂遗诗敬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5期  作者:顧翊羣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思复堂 遗诗 读后感 陈太夫人

    中華尊婦德,今古胥同然。相夫兼敎子,懿行金石鐫。魯姑存兩稚,孟母擇三遷。流風迄當代,高義紹前娟。唐母嫺內則,世系溯穎川。早歲嬪處士,唱和滿瑤箋。二龍與四鳳,繞膝舞聯翩。君赴鴒喪,小別遽人天。寡鵠凌霜操,孤霜抗雪旃。含悲勗衆孺,大孝學居先。長跪承母命,志比金石堅。元方最淬礪,攻苦邁前賢。皋比敷文史,鉛槧述簡編。道原周孔孟,學綜哲科玄。聲名揚四海,色養邁卅年。弟妹均成立,慈顏彌快焉。孫枝南姑抱,吟草女華詮。高齡近八秩,濯足詠登仙。(逝世前有句云:迎刃花枝齊解...

  • 文章思复堂遗诗读后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7期  作者:褚問鵑 出版时间:1974-11-01
    关键字: 女词人 思复堂遗诗 读后感

    四川山水,毓秀钟灵,人才辈出。女才子亦几无代无之。然而闺秀诗,抒情咏物,绮丽淸新者,所在都是。求其淳朴无脂粉气,发言咏叹,能轨于义,合于道者,则不数数观。健庐周先生,志于道者也,尤笃鄕邦之谊。承以其鄕友唐君毅先生令堂陈太夫人所著之「思复堂遗诗」见俾。恭诵之余,感与佩俱。以太夫人造诣之高,著作之富,而在其生前,似从未闻以女诗人作自我之介绍者。而笔者旅渝八年,接触面亦不可谓不广,报章杂志,似未见有太夫人之名讳到于其间者,岂妇女界所见不广?有沧海遗珠之恨?抑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