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谚语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乡谚语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王協順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丰县 谚语 时令 测候

    今年(68)八月二十日,赴竹东孙宝山兄处与蒋念明兄聚会,承宝山兄以「丰县文献」一册相赠,拜读邢季周先生大作—农谚琐谈,引起童年的囘忆,逸趣隽永。也因此想到一些家鄕谚语(时间均以农历为准)写下来供鄕亲友好囘味。一、节(时)令:⒈数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把暖生,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九九杨花开,十九燕子来。九九再九九,麦子入了口。数九是家鄕习俗,外地少见。数九是从冬至日开始数起,每九天为一个计算单元,一九二九天气渐寒,人们均着棉、毛

  • 文章阜寧謠諺(四)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8期  作者:唐存政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阜宁 歌谣 谚语

    △人到八十八,不知癯和瞎。(繆白社兄口述)勉人凡事要留有餘地。△人心要中,大心要空。(嚴國鑑方口述)勉人要誠正無欺。△禮多人不怪,油多不壞菜。(嚴國鑑方口述)勉人謙虛有禮,可得人和。△門後作揖,多此一禮。(嚴國鑑口述)意卽禮無節,譏人過於自卑。△君三、臣四、王八二十五。指送灶時間,農曆十二月廿四日,爲一般民衆送灶神上天之日,希望祂「上天言奸事,下界保平安。」用竹馬、黃表紙焚之,除夕再恭請下界,皇室不與臣民同,故提前一天,改爲廿三日,王八卽妓戶爲賤民,所以...

  • 文章六十年惨淡经营「中华谚语志」(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中华谚语志》 谚语 谚语研究 研究过程

    古往今来,六十年长时期惨淡经营,著述一部书,应很罕见。寿堂何幸,成为此罕见的著作者之一。谨以将要出版的「中华谚语志」录谚五二一一五条,并相关的事例、论证,奉献于乐亭、张硏田兄在天之灵。民国十九年,谚语工作起步,头十年,玩玩而已,并未矢志于此。要非这样,在北平以及外县的那五年,我早跟老友李素若他们,也进入通俗读物编刋社,留于文化城,就难得有后此的王曲因缘。晋冀豫鲁,敌前敌后苦战一载,廿七年秋,调职中央军校第七分校。得识硏田伉俪,他为「北大人」,是王曲诸多

  • 文章六十年惨淡经营「中华谚语志」(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8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6-08-30
    关键字: 《中华谚语志》 谚语 谚语研究 研究过程

    那是二十九年,特请画家铜山、樊盛寅兄所监制。取终南山桐木,质地细致、牢固而斤两特轻,卅三公分五屉的立方形箱子,紫红色漆,王曲鄕下木工,型式极笨拙朴素,可置五十磅道林纸小卡片(6.5×4公分)约一万五六千张—这种简单的谚语工作设备,何以令宣晨嫂印象深刻?四十年交往,生前倒从未听他对我说起过。我想,这与我国八年对日抗战,起初那几年国家社会的形势,大有关系。其时,凡从北平、天津、上海逃难到大后方的各阶层人士,莫有不是行李十分简单,只带了一个包袱,甚至是光光

  • 文章漫談山東毛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于寶麟  出版时间:1979-06-20
    关键字: 毛驴 风土习俗 谚语

    一、從「趕脚的」說起記得幼年在濰縣家鄕,嘗見人們悠然的橫跨在驢背上,另外一個人手裏拿着小皮鞭子,亦步亦趨的跟在驢屁股後面,有時滿頭大汗的緊跑、慢趕。當時對此一現象感覺很奇怪,爲什麼不倆人一同騎着走?後來才曉得這就是所謂「趕脚的」是也。回憶此一情景,爾今就連電視和電影上都難得一見此一鏡頭;因爲現在年輕的「劇作家」,對此一鏡頭,莫說身歷其境,就連見都沒見過,更遑論編劇?旣便能編出來,他也不曉得這毛驢子是怎麼個騎法?現在跟年輕人講「趕脚的」,可能他(她)們都會...

  • 文章説東北風土諺(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0-11-01
    关键字: 谚语 东北 风土习俗

    通常以田计算,少有说亩的,正如台湾之以甲计算。」按,百亩为顷,是北方通常说法。如此,则东北之一方地,应是四万亩。又,一甲合一四。五四八八亩,等于二九三四坪。三、韩道诚氏,近年专治东北史地、风土,因又向他请敎,电话里往复商讨,指出前说是有误的:1.辽南,六亩为「天」,辽北十亩为「天」,天是指每人一天劳力可种的意思。2.十亩为垧。松花江附近,也都这样称说。贫农,也能有几垧地的;大粮户,每每有几千垧地。3.四十垧,为一方。方,是当初开荒时定下的俗名。其时,一眼所见

  • 文章説河南風土諺(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7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7-30
    关键字: 谚语 风俗 方言

    靈寶三大寶:棉花、蘋果、棗。張周朔述。靈寶原本產棉,向稱上乘。抗戰前,經政府選定爲美國棉種試驗區,乃使棉朶更爲肥碩,纖維更形靱長。靈寶原不產蘋果,是當地人李貢生,民初於美國習園藝後,將自有大部份土地,棄耕從果,慘淡經營——其科學培植法則,不僅每樹間隔距離有一定,施肥、澆水、剪枝,皆有成規,尤其是樹在初期數年所結之果,一律卽行摘去,以壯樹力。(壽堂按,一般果農,是捨不得這樣做的。)其後始保留同數少量果實,按齡遞增,以大果體,以美果質,終獲成功。又自設工場,...

  • 文章人與地

    来源期刊:《闽聲》 第12期  作者:欽唐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王昭君 李世民 谚语 孙中山

    有「只许周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谚语。现代情形恰恰相反,中山路、中正路是每个县市,每个鄕鎭的通常路名,还有成功路、陈棱路、继光街、罗斯福路等名称,更有把人名为校名、园名,亭台名的也很多。可是县市用的人名殊不多见,因此人必须对国家有卓越的贡献才能取用,像美国首都的名华盛顿,是纪念开国元勋华盛顿而命名的,我国广东的香山县改称中山县,也是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故鄕的县名,原称侯官,民国成立后,和闽县合倂改称闽侯县,抗战胜利以后,又和福州市分开改称林森县,是纪念

  • 文章説河南風土諺(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2-20
    关键字: 谚语 风俗 文集 顺口溜

    纂述河南风土谚语,谚卡既已聚集,赋予编号,只待排比论证了。下笔之前,好一阵心怀悲悯。儿时,在江汉地区,就留下了不少河南人逃荒的惨苦印象。少年浪游,经平汉路,至西平、郑州、新郑,小住密县。其后,东西南北的走动,少不了总要经过河南。抗战之初,作战豫北敌后,越发深深体验了河南省这六七十年所承受的天灾人祸。民国十年阴历五月初二,驻武昌城的北洋军队兵变,黑夜里大肆抢夺,三五天后,被押走不少当兵的处了死刑。老百姓说:「这都是河南侉子。侉子者,质朴豪放的鄕土性格也

  • 文章明代浙江謠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8期  作者:笠父 出版时间:1972-08-30
    关键字: 古今风谣 古今谚语 明代 浙江

    谣谚」了。笔者每见诸几位鄕长,有其本县的「谚语」相继报导,爰引起我对「谣谚」的稽考,特从「明诗综」内发现有「浙江谣谚」,与其他各省谣谚;但同时不得不首将「古今风谣」与「古今谚」(见明、杨愼纂)摘述一二,以明「谣谚」的原始,很早就有了。一、古今风谣尧时康衢童谣(列子):「立我蒸民,莫非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中侯稷起谣(诗纬):「苍耀稷,生感迹。」昌握契谣(诗纬):「元鸟翔水,遗卵流娥,简狄呑之生契封。殷末谣三首(诗纬):(一)「代殷者姬昌,日衣靑光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