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许衡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元代大儒鲁斋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孫秉傑  出版时间:1978-01-25
    关键字: 人物传记 儒家思想 宋明理学

    斋之功德大,数十年彬彬,号称名卿大夫者皆其门人。静修享年不永(四十五岁),所及不远。」又云:「自石晋燕云十六州之割,北方之为异域也久矣。虽有守之儒出,声敎不通。自赵江汉(复)以南冠之囚,吾道入北,而姚枢、窦默、许衡、刘因之徒,复开程朱之学,以广其传。由是北方之学郁起,如吴澄之经学,姚燧之文学,指不胜屈,皆彬彬郁郁矣。」论者以为金元儒学,姚枢殆其创始之人;而传程、朱之学者,则以许衡、刘因为代表。近阅读袁国藩同鄕(河南虞城人,空军官校敎授)所著「元鲁斋评述

  • 文章元代许衡的敎育思想(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7期  作者:丁崑健 出版时间:1983-07-30
    关键字: 教育家 学习态度 学风 教材 课程

    述及其父通而已。元史许衡本传称:「世为农,避地河南。」与欧阳玄所撰许衡神道碑均称「世乱家贫」。以一个因战乱而逃亡他鄕的家庭来说,各方面的境况是不会很好的。通大槪受过某种程度的敎育,不过他却没有能力敎导其子读书,只能另为其子求师,以启蒙之。许衡出生时,蒙古大军也正开始在华北地区大肆进行破坏,大部份的学校变为废墟,儒士或遭遇死亡,或为蒙军所俘虏致沦为奴隶的,为数甚多。整个儒学敎育,几乎形于停顿。(注二)因此许衡的求学过程是相当艰辛的,求师既难得,求书亦属不易

  • 文章元代许衡的敎育思想(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8期  作者:丁崑健 出版时间:1983-08-30
    关键字: 教育家 教学 教育思想 学生

    元世祖的对话,可以代表当时人的看法:后论王百一(鹗),仲平()优劣,对曰:百一,文华之士,可置翰苑;仲平,明经传道,可为后学矜式。帝深然之。此二人,一为当时文学泰斗,一为儒林祭酒。因此元世祖不会让许衡长期消遥于林园之问,屡次召之,许衡仍至而复辞,自甲寅年(一二五四)到至元二年(一二六五)止,凡十三年间,召而复辞者计八次。至元四年(一二六七)底,许衡重被召至元廷担任国子祭酒,后改拜中书左丞。八年(一二七一)四月,国子学成立,许衡既被众所公认为敎育家,乃以集贤

  • 文章元代许衡的敎育思想(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9期  作者:丁崑健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教育 国子学 学制 科举 教育家

    方法的完善,所以汉人诸臣一致赞成依照其方法,继续施敎于国子学,[1]并以原为伴读的苏郁、白栋、耶律有尙及吕等许衡弟子为助敎,协助王恂施敎,「以守规矩」。[2]许衡去逝后,这一批人也迁调他职,改由非许衡门弟子出身的学者主持,[3]国子学的敎育因此渐失常轨,[4]于是「廷议以谓非(耶律)有尙,无以继者」,乃在至元二十二年(一二八五),任命耶律有尙为国子司业。[5]至元二十四年(一二八七),改国子学为国子监,扩大学官编制与弟子员员额,耶律有尙亦迁国子祭酒。元史

  • 文章河内许衡的生平及政治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9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0-09-25
    关键字: 人物传记 政治思想 儒学

    中华民国陆拾玖年拾月陆日 收讫元世祖忽必烈以蒙古游牧民族入主中国,族性粗犷,文化低落,崇武功而卑文治,君臣皆贪利而忘义,不知尊重中国学术与汉家文物制度,诚中国之一大不幸。幸有我河南河内(怀庆府治沁阳县)大儒鲁斋许衡,佐世祖,力谏其崇尙儒学,维护汉制,中国文化与制度始得大度保全,未被从根斩切。许氏之功实不可没。兹依据浦江宋濂所著元史许衡传及仪封(考城)张伯行所编鲁斋集分别扼要论述其生平事略及政治思想于后:一、生平事略⒈励学敦品—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