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行政区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最新湖北省行政区划图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0期  作者:徐文彧 出版时间:2004-01-10
    关键字: 湖北 行政区划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清朝始设省,民国以来沿袭之。因古代有鄂国、鄂州,均在湖北境内,故简称为「鄂」、史记「楚世家」载楚子熊渠,势力扩展到鄂地,封次子「红」为鄂王,成为楚国的版图,所以亦称楚。一九四九年中共主政后,行政区划迭有重大变革,迄一九八八(七十七)年统计有六个地区、一个自治州,下辖五十一个县、二个自治县、十七个县级市。八个地级市,辖二十五个区。一个省辖林区。依据二〇〇二(九十一)年湖北省地图院编制的图册,已无地区的设置。区划亦简化为省

  • 文章枣阳历代建置与行政区划的演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行政区划 建置 地图

    行政区划,这就是历史地理学中的「沿革地理」,也是「过去地理的重建」。不过,缺乏有关历代枣阳行政区划的正确地图,行政区划界线的确定,并不容易,愈是久远,愈不易确定。作者所根据的材料,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二十五史中的地理志,第二种是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2],第三种是潘新藻的《湖北省建制沿革》[3],第四种是枣阳方志,特别是一九九〇年出版的《枣阳志》[4]。枣阳位在南阳盆地的东南部,境内东北部是桐柏山的西端余脉,南部是大洪山的西北余脉,全境主要是唐河支流

  • 文章湖北省行政区划现况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8期  作者:周健  出版时间:1993-07-10
    关键字: 湖北省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全區總計:六個地區、八個地級市、四十六個縣、二個自治縣、一個自治州、二十二個縣級市、一個林區。(資料截止期: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一、武漢市:九區:江岸、江漢、礄口、漢陽、武昌、靑山、洪山、東西湖、漢南;四縣:武昌(紙坊鎭)、黃陂(城關鎭)、漢陽(蔡甸鎭)、新洲(城關鎭)。二、黃石市:四區:石灰窰、黃石港、下陸、鐵山;一縣:大冶(大冶鎭)。三、襄樊市:四區:襄城、樊東、樊西、郊;五縣:襄陽(襄樊市)、南漳(城關鎭)、谷城(谷城鎭)、宜城(城關鎭)...

  • 文章孝感一斑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2期  作者:劉南翹  出版时间:1974-07-10
    关键字: 孝感 地理沿革 行政区划

    湖水冬涸夏涨,暮春三月,芳草如茵,野花似锦,令人心旷神怡,台高十六石级,民二十及二十四年湖北水灾,该台随水浮升,迄未淹没,亦一怪事。㈥董墓春云。(董永墓)㈦双峯瀑布。(在白云砦西北)㈧嵕岭横屛。(在靑山口东北)现八景中,双峯、嵕岭皆为高山,依然屹立,程台、董墓在陷匪前尙属完整,渔歌由人所为,将来仍可恢复,余三景惜已毁朽。行政区划在逊淸至民国十六年,孝感原分三百六十会,会置册书,代造人民完纳田赋漕册,无他作用,革命军北伐后,于十七年分全县为十三区,区置区董,亦

  • 文章抗戰勝利後一年的湖北(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3期  作者:涂翔宇  出版时间:1972-04-10
    关键字: 抗战胜利 扬子江 土地 行政区划

    ㈠湖北省行政区划及县等一、槪说鄂省有二市,七十县,(旧六十九县,民国十八年八月裁撤夏口县)省会在武昌。本省形势居全国之腹心,襟江带汉,东出吴会,西控巴蜀,北有大别之固,南连湘岳平原;农产甚丰,矿产亦富,而西南数省之输出,每以汉口为枢轴,设平汉铁路而能全部通车,则他日地方之繁盛,地位之重要,尤当逾于今日也。」二、区划省辖市—汉口、武昌一等县—武昌、沔阳、黄冈、随县、襄阳、钟祥、荆门、宜昌、江陵、礼山。二等县—鄂城、蒲圻、大冶、阳新、汉川、黄陂、孝感、黄安、蕲春、蕲水、浠水

  • 文章漫谈枣阳县治建制与行政区划历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9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棗陽縣 建制 行政區劃

    枣阳地,原属湖北省第五行政区,即俗说:「襄枣宜南光谷」是也。枣阳县城,位于县境中部;隋初,于西魏所改州郡县,并废置舂陵郡领县六,即有枣阳之名。按隋志仁寿元年,改广昌为枣阳县。而自县名称枣阳后,约一三〇〇多年以来,县治均建于此。其在周朝时属唐国,楚灭唐国则属楚;秦统一置蔡阳县,属南阳郡;西汉置舂陵侯国与蔡阳县,同属南阳郡;东汉光武帝改舂陵鄕为章陵县,后又分设襄鄕县,与蔡阳、章陵三个县治,均属南阳郡;北魏废襄鄕县为广昌县,属广昌郡。县治所在地,为防流贼及盗匪

  • 文章枣阳县治建置及行政区划今昔管窥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枣阳县建置 今昔对比 行政区划

    兴隆、鹿头、新市,十四个区,二四二个鄕,四个街。一九五六年二月至五月,县精减行政机构,并为八个区(鎭),六十六个鄕(街),辖五七二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计城关鎭三街六社,璩湾区九鄕八十二社,鹿头区九鄕九十五社,太平区九鄕一〇六社,七方区八鄕八十一社,吴店区十鄕七十社,兴隆区十鄕七十七社,平林区八鄕五十五社。2.推行人民公社的行政区划转型一九五八年八月,全县成立十三个人民公社和一个国营农场,实行政社合一,计分公社名为国光(环城)、燎原(杨垱)、灯塔(太平

  • 文章湖北省監利縣略圖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地图修正 行政区划 乡镇分布 方圆临地

    説明東至沔陽縣倪家峰80里東南界距湖南岳陽廿里、城陵磯五里南至湖南華容縣章華港25里西至江陵縣新觀80里北至沔陽縣金家塌25里(701030修訂)

  • 文章對「『蔡水所出,東入淮』辨析」的初步說明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蔡水 李勤合 《枣阳历代建制与行政区划的演变》 回应

    我在《枣阳文献》第十三期发表的「枣阳历代建置与行政区划的演变」一文,有点意见,过了两天,收到李总编辑寄来「李文」的校样。「李文」中所提到的「蔡水」问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但《枣阳文献》截稿在即,时间不许可详查文献,而且「李文」校样,可能还有排版上的错误,现在先暂提出以下四点简单说明,「蔡水」问题容另文详细探讨,希望可以在下一期的《枣阳文献》中刊出。第一,我很高兴远在湖北有人硏读拙文,并对李勤合同鄕关注枣阳家鄕事物,表示肯定。第二,「李文」所指的「蔡水所出,东入淮

  • 文章透視家鄉棗陽近貌概述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枣阳近貌 行政区划 农工业 名胜古迹

    横跨沙河的三座大桥,将新老城区联成一体;一九八七年,城区面积为十四平方公里。县治中心也迁移到沙河东邻岸边。一九八五年,全县行政区划,设置城关等八个鎭,及环城等十一个区,另有随阳、车河两个农场。一九八八年元月,撤销枣阳县,建立枣阳市,其市辖北城、南城及环城三个街道办事处;蔡阳、徐寨、钱岗及吉河四个乡;璩湾、七方、罗岗、杨挡、太平、姚岗、新市、鹿头、刘升、兴隆、王城、资山、吴店、梁集、熊集、耿集、平林及清潭十八个鎭;随阳、车河两个农场。全县总人口八七一、四八二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