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腾冲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云南腾冲热海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7期  作者:張兆興  出版时间:2007-12-25
    关键字: 腾冲 热海 形成条件 自然景观 科学科技

    科学考察队在完成西藏地区的考察后,一九八〇年起将考察重点移至横断山区,腾冲又成为该队地热专题组的重点考察地区。经多年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硏究,一九八九年正式出版《腾冲地热》专著。自此,腾冲火山、地热开始跨越高黎贡山,走出国门,渐渐为世人关注。《腾冲地热》根据「凡能以地表上初步认证具有统一的热源,处于统一的汇水盆地(水补给系统),或具有某种统一的地质或地理特征,则不论其泉眼数量如何,出露面积如何,均暂作一个水热区或一个热田计算」,在县境五六九二·八六Km2土地

  • 文章腾冲热海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7期  作者:湯世煒  出版时间:1997-12-25
    关键字: 腾冲热海 山川文物 旅游体验

    今年元旦刚过,我与卢汉将军的侄子、云南首届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卢国器因公去腾冲,蒙当地政府热情接待,组织我们游览当地名胜「热海」。腾冲地处高黎贡山西面,因新生代火山喷发和绚丽多姿的地热泉群,被人们称为地热博馆,被列为全国三大热区之一。这里,不仅有众多的火山地貌,而且地热泉活动强度之大,温热泉群之多,姿态之奇在全国实属罕见。「热海」距县城西南二十公里,它包括黄瓜箐、硫磺塘一带约九平方公里,是热泉群中最具代表性、最吸引人、最壮观的地区。汽车离县城后,沿着平坦

  • 文章怀念腾冲古城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邵應壬  出版时间:2009-12-25
    关键字: 腾冲古城 缅怀故乡 西南重镇 日本侵略 历史发展

    腾冲古城建造于明朝正统十年,经三年修筑,十三年落成,厚一丈八尺,高二丈五尺,周围七里,取西山青石,每块平均:长两米,宽一米,厚五十公分的兴建。东西南北设有四门,四门各阔一丈四尺,高二丈六尺,深长七尺,广十二丈,门各有楼。四门扇都以红铜皮包制,名为:东门沾化,西门永安,南门靖边,北门藻润,建筑雄伟壮丽,巩固奇观,迤西所无,名符其实的极边第一城。城内外建筑颇多,城内有三牌坊:黉学、文星楼、武侯祠、孔庙、图书馆、县政府、地方法院、腾龙监督公署、文辉女中

  • 文章腾冲国殇墓园备忘篇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劉春明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腾冲战役 伤亡情况 腾冲国殇墓园 爱国主义教育

    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为了达到其鲸吞中国之目的,发动了震动世界的太平洋战争。侵略者不仅沿我东北一带大擧进犯,占据我东北、华北及黄河沿岸的大半个中国,并分兵进击我西南大后方。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在缅甸田拿沙里姆省登陆,次年五月初缅甸全部失守,日军先遣队「黑风队」杀气腾腾以疾风之速度于同月十日沿滇缅线直抵腾冲。从一九四二年五月至一九四四年九月,日寇定居腾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由于侵略者的残暴行径,至使腾冲人民蒙受了政治上的奴役和生命财产的巨大

  • 文章漂泊六十年故鄉留鴻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沈徑瞻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乡音乡情 腾冲 自然景观 捐赠电脑室 奉献家乡

    故鄕——一个亲切又温馨的名词。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故鄕。我的故鄕是出生地云南省腾冲县腾越鎭。但我的故鄕不只腾冲一处,在我九十一载的温长岁月里,至少还有两处由异鄕演变而成的故鄕,那就是云南的昆明市与台湾的台北市。这三处故鄕的山水景观,在我心底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薰染造成的,对我而言,是摆脱不了的历史负载。因我在每一处故鄕淹留的岁月里,都曾担任过不少的艰辛工作,点点滴滴,全心投注,迨事过境迁,都像

  • 文章腾冲来凤山文笔塔重建札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劉春明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腾冲来凤山 文笔塔 重建札记 重建方案 施工过程

    重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腾冲县来凤山文笔塔,以其巍巍雄姿矗立于来凤山之顶峰,全县各族人民暨海外乡贤人士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文笔塔的重建,充分体现了我县精神文明建设之花又结出一大硕果。来凤山文笔塔(又名凤岭塔)始建于清道光七年(公元一八二七年),由时任腾越厅同知的胡启荣倡修,次年再由继任同知广裕完成。其塔建在凤岭之巅,居高临下,辉映四野,是腾冲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之重要标志,同时又是腾冲近代文化发展之必然。此塔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后毁于

  • 文章鹤庆腾冲商帮漫谈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期  作者:何敏  出版时间:1971-12-25
    关键字: 云南商帮 鹤庆帮 腾冲 发展历史

    鹤庆帮和腾冲帮是淸末民初以迄民国卅九年,大陆沦陷为止的两个云南商帮。前者代表了鹤庆人当老板的许多商号,自逊淸光緖年代开始兴起,鼎盛于民初十几年,到了民国廿几年的时候,该帮的经营事业,遂趋于没落。后者——腾冲帮的兴起时间,要迟于鹤庆帮几十年,但当民初,鹤庆帮正走鸿运时,腾冲帮已有以该县人当财东的商号,和它们作运黄丝到缅甸,再由缅购棉纱返国的同行竞争,不过那时的上风,仍大半为鹤庆帮所占领。等到民廿年以后,腾冲帮的人才蔚起,商号林立,兼以地邻缅甸,近水楼台

  • 文章漫话世界著名翡翠城—腾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盧彩文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腾冲 翡翠城 地方特产 历史集萃 方志谱乘

    在我国西南边疆横亘著一条绵延数千里的横断山脉,北起西藏南部一直伸到缅甸境内。在这条山脉的南段有一座北南走向长约六〇〇公里的高黎贡山,海拔一般都在四〇〇〇米以上。终年云雾缭绕、积雪不化,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翻过这座大山两侧约四十公里地方,出现了一个山间盆地(坝子),这便是通往印度、缅甸到东南亚大陆的丝绸古道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上撼古灼今的翡翠城—腾冲。中国是世界玉石文化的创造者,据古书记载,我国有好些地方曾出产过玉石,其中如辽宁的岫阳玉、新疆的阗

  • 文章另一條絲綢古道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春明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南方丝绸古道 早期国际贸易 腾冲 中印公路 历史发展

    阻塞状态;南方虽处于横断山脉的众山峻巖之中,然因地理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条件良多,民族虽处于原始部族状态,然习性较为纯和,黄帝军威可达,疆制较有基础。在相对稳定的社会条件下,这里的边民由原始的自给性生产,逐步形成以物易物的边民互市,这种以余补缺的交换方式逐步促成对方缺货的短途贩运,而这种短途贩运的连锁反应,就是这条古道形成的最早的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展,一条起于我国四川宜宾,经过云南的大理、永平、永昌而到达腾冲,再由腾冲分南北两线而进入

  • 文章在那遙遠的地方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楊世虎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云南腾冲国殇陵园 抗日战争 历史教训 珍惜和平 人生感悟

    微风细雨中,来自海内外的人群,很有秩序、静静地、集聚在景色秀丽的陵园里。绝大部份受邀前来参与者,都有十著历史的渊源与情怀,虽然那已是七十年前的事蹟。突然一声清脆悠扬的号角响起,划破长空、贯入会场,隐隐然持续地踏着肃穆的乐声前进,不疾不徐,那些离家为国捐躯,战死疆场的忠骸,被恭谨地、尊严而隆重地迎回祖国,安葬在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当时他们怎么走的!?谁能说得清楚!?挥别亲人,离乡背井,是在悲愤的国难氛围下?是在慷慨壮烈的热血中?从军入伍,训练战斗。有战斗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