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简介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陕西水利已成各惠渠简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期  作者:宋希尚  出版时间:1972-04-15
    关键字: 水利 已建成 简介

    宋希尚教授,為我國近代水利工程學者,昔年李儀祉先生導治江、淮、河、漢、涇、渭、湑、洛或參與計劃,或躬親其役。來臺後,著有「李儀祉全集」及「李儀祉的生平」等書行世。本刊正擬選載其中「關中八惠」一章,玆復承其於百忙之中,提示存稿「陝西省已成各渠一覽表」,特先行刊出,俾關心家鄉水利之讀者,先獲一簡明扼要之槪念,然後再讀「關中八惠」各文,當更易領會先賢造福地方之不朽事業也。敬向宋先生申致謝意! 編者識

  • 文章高思谦司铎博士简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高思谦 司铎 人物简介

    姓名:高思謙,字益齋。(西名:Rev John Ba-ptist Se chien Kao OFM)年齡:生於主曆一九〇六年四月十一日籍貫:陝西省鄠縣學歷:先在鄠縣上澗子小學肄業五年後於一九一八年進陝西高陵縣通遠坊大小修道院攻讀,一九二七年入聖方濟各會,於一九三〇年正月十八日晉升司鐸,先傳敎半年,後於一九三〇年秋赴歐洲留學,初在羅馬聖安道大學硏究哲學三年獲哲學敎師(今稱博士)學位,繼於一九三三年秋進法國里耳(Ljlle)公敎大學硏究社會政治學科四年,獲該科博士學位。經歷:一九四二年升任陝西鳳...

  • 文章華陰蘇介武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7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3-05-20
    关键字: 苏介武 人物简介 追思悼念

    介武先生籍隸陝西省華陰縣,世居位於西嶽華山北麓之東泉居。父振海公務農爲業,母楊氏勤儉持家,皆早棄養於故里。先生幼年家境小康,先就讀私塾及小學中學,後負笈於國立西北農學院,惜因膏火不繼而中輟。時値對日抗戰軍興,陸官校設分校於西安王曲,蘇先生志切報國,毅然投入該校軍需特訓班,以畢業成績優異留校服務。彼時中時報系余董事長紀公,正在該校負責政訓任務,鑑於先生忠誠幹練,至表賞識,迭加奬掖。迨勝利後,紀公奉命主持東北復員,先生追隨遠赴瀋陽,翊贊綦勤,獻替良多。嗣大陸...

  • 文章豪邁磊落胡伯公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0期  作者:史恆豐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胡琏 人物简介 往事回忆

    韶華似水,歲月如流,眨眼之間伯公去世已十週年了。記得當時突聞噩耗使我情不自禁的失聲而哭,久久不能自己。因爲伯公是我心目中最敬仰的賢明長官,他那豪邁磊落的風采,深厚的學養,卓越的見識,勇於擔當的氣慨,以及他那鎔鑄了孕育自黃埔傳統的革命精神,儒將風範。使人仰之彌高,也在在令人肅然起敬,永難忘懷。而他對部屬平時要求極嚴,期能於不斷的砥礪中,不但能在戰場上殲敵立功,也能敦品礪行,有爲有守,堂堂正正勿負所生。所以他不但爲軍中所景仰,亦普遍贏得世人的敬佩。伯公使我畢...

  • 文章清代陝西仕台文武名宦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台灣志摘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清代 文武大臣 人物简介

    高拱乾高拱乾,字九臨,陝西榆林衞人。蔭生。康熙二十九年,任泉州知府;有惠政,民建祠祀之。三十年,臺廈道缺,以拱乾有識略;且諳沿海情形,舉卓異,乃由督、撫兩院會薦;格於例,疏三上,始奉特旨陞補分巡臺廈道。旣至,肅官常,興敎化、敦風俗,和兵民。又復輯臺灣府志,論酌減賦稅,極切肯綮,略曰:「國朝討平臺灣,部堂更定餉額,比之鄭氏之時,雖巳稍減,而現在番黎,按丁輸納,尙有一、二兩至一、二十兩者。或此社困窮,彼社匀納,移甲易乙,莫可稽考;有司只按總額徵收。番亦愚昧無...

  • 文章法門寺地宮所呈現的文化意義爲紀念鄉賢陳固亭先生逝世廿週年而作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李鴻超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法门寺 陈固亭 人物纪念 文物简介

    均有石门相隔,石门悬挂大锁。进入甬道,就见地上撒满了铜钱。地宫一经打开,大量的文物瑰宝即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金光灿烂,耀眼非凡,实有令人置身于神话中的宝窟之感。贰、地宫宝物简介甲、佛指舍利举世仅见在佛敎界里,佛祖、菩萨以及高僧圆寂火化后,遗留骨烬,叫做舍利。舍利是梵语,意谓「骨身」。释迦牟尼火化后,遗留下来的固体物,如佛舍利、佛牙舍利、佛指舍利等,信徒们视为神圣之物,无价之宝。例如印度历史上记载为了一颗佛牙舍利,各地信徒争相供奉,在公元三七一年曾引起两个国家

  • 文章我所知道的秦腔培風社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若飛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秦腔戏剧 培风社 剧目 民间剧团 简介

    培風社是秦腔劇團之一,它不如易俗社、三義社等出名,也不是在陝西省大都會西安紮根的,所以知之者甚少。它的根據地是在陝東蒲城縣,城裏有它專門售票的戲院,我每隨家人到縣裏訪親拜友,有時會被招待看一場培風社的戲,才算盡了地主之誼,戲院並不大,勉強可以容納百把人,它所謂賣票其實就是賣籤子,觀衆出錢買一根籤子,然後憑籤子入場,這種古老的方式應付觀衆少時才行,否則像現代戲院每場好幾百近千人,用那種方式未免太不科學了。我看培風社的戲,並不是自縣城開端,而是源於焦家莊,焦...

  • 文章秦腔大师马天成简介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3、24期  作者:仲倫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马天成 秦腔戏剧 人物简介 秦剧改良

    秦劇大師馬天成,陝西省臨潼縣人,一九一四年十月廿五日出生。抗日戰爭期間出身西安師範高師部和中央軍校七分校步科。歷任陸軍排連營長及西安市國民兵自衞大隊副大隊長等職務。性豪爽,重然諾。大師自髫齡起,卽對秦腔及操胡琴持有天分,一學就會。嗣經二叔父貴庭公隨時指導及名鬚生何家彥專心敎練,青年時就在西安與名栗董繼先君公演五典坡時(董飾王寶釧,大師飾薛平貴)一炮而紅。聲名大噪,博得在場觀戲的省主席孫蔚如及秘書長杜斌亟與革命大老張鳳翽、寇遐等名流的激賞,從此就與張、寇等...

  • 文章長龍臥波,旅遊勝地——澎湖跨海大橋故事多——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作者:岳峻天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澎湖湾 跨海大桥 深水建桥 工程简介

    最近報載日本的瀨戶跨海大橋,已在七月初完成橋面銜接之最後一部分工程,預定明年四月正式通車。這所謂跨海大橋,其實是由串連了五個小島的六座橋所組成的,瀨戶橋只是最後完成的一座而已,總長十三公里,當然比我們的跨海大橋長得多了,另外日本還有一座淺草跨海大橋,那規模則比我們的澎湖跨海大橋要小,所以澎湖跨海大橋在遠東排名應屬第二。十多年前澎湖跨海大橋剛通車時,我正在馬公某單位服務,舉凡同鄕親朋好友駕臨澎湖旅遊的,我都會帶領到大橋去逛一趟。現在橋面正在拓寬中,由單線闢...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