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秦腔戏剧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腔戏剧学会徴求会员缘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來稿  出版时间:1981-04-15
    关键字: 秦腔 秦腔戏剧学会 会员征求

    爱好秦腔人士曁我西北同鄕,慨解义囊,共襄盛擧,必须树立建制,使财务收支有所遵循,特发起组织秦腔戏剧学会,建立理监事会议制,借由政府监督,而昭信于人,俾弘乐敎之功,善尽复兴之责。现秦腔戏剧学会已奉准成立,积极展开会务活动,除商请秦腔剧团定期排练公演,以供爱好秦腔人士观赏外,并发起征求会员五百人,成为基本观众,群策群力,共襄盛擧。本会章程订明基本会员入会费一百元,常年费四百元,合计共五百元。台端如欲参加,请向安振明君(台北市忠孝东路一段二号)索取入会申请书,塡妥

  • 文章我所知道的秦腔培风社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作者:若飛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秦腔戏剧 培风社 剧目 民间剧团 简介

    培风社是秦腔剧团之一,它不如易俗社、三义社等出名,也不是在陕西省大都会西安扎根的,所以知之者甚少。它的根据地是在陕东蒲城县,城里有它专门售票的戏院,我每随家人到县里访亲拜友,有时会被招待看一场培风社的戏,才算尽了地主之谊,戏院并不大,勉强可以容纳百把人,它所谓卖票其实就是卖签子,观众出钱买一根签子,然后凭签子入场,这种古老的方式应付观众少时才行,否则像现代戏院每场好几百近千人,用那种方式未免太不科学了。我看培风社的戏,并不是自县城开端,而是源于焦家庄,焦

  • 文章台北市秦腔戏剧学会会务概述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台北市秦腔戏剧学会 会务概述

    幻灯字幕等费计支出贰万叁仟叁佰元。秦腔剧团排练补助费拾万陆仟玖佰伍拾元五角。系七十一年八月二日公演补助陆万零叁佰伍拾伍元伍角。十月五日公演补助费肆万陆仟伍佰伍拾伍元。肆、结论综上所述,得悉会员及各鄕长捐助款额已逾贰拾余万元,惟办理秦腔公演所需费用占大多数,其原因系由于秦腔剧团约请剧校毕业学生参加秦腔练习,为培育秦腔新秀演员舖路,故演出效果较佳,惟唱腔方面仍待加强敎导,在热爱秦腔的人士大力支援下,必会有更好的成绩。附注:台北市秦腔戏剧学会邮政划拨帐户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秦腔戏剧学会 秦腔实验剧团 三军军官俱乐部

    为加强秦腔剧艺活动,秦腔戏剧学会员员大会,于本年八月十六日假台北市三军军官俱乐部明德厅召开,出席会员百余人,同鄕大老王伯础,甘肃同鄕会理事长李世勋,靑海同鄕会理事尤存玉,陕西同鄕会总干事王保民,立法院总务主任王向南、张晴光将军、张鸿文将军、胡恒敎授、何维孝校长均出席指导,出席有周化南、张翼鹏、李博、王之超、郭正明、张瑞岐、杨仕忠、高锦忠、郭润亭、陈光辉、唐续尧、尤生武、李景丽、贾育民等百余人。会议由理事长张佐鹏主持,说明国内秦腔年来发展公演情形,并报

  • 文章秦腔大合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呂協恭  出版时间:1987-05-01
    关键字: 秦腔 戏剧

    您可见过或听过「秦腔」的「大合唱」?地点是在台中县太平鄕中山路二段三六四巷二十一号的「秦腔自乐班」。时间是本(七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下午五时第二十次活动将要结束时。这项新点子出自班主铜川县梁鸣岐鄕长的精心设计。当澄城县李芳鄕长「呌板」后带头唱出「三回头」中的「实可怜我女儿太得薄命……」,在场的五十多位男女鄕党们紧接着齐声唱出:「配了个坏女婿名呌许声,爱吸烟,爱赌钱,品行不顾,呌老夫思想起坐卧不宁。」终了,欢笑与掌声齐鸣,为该次活动带来高潮。这实在是眞正

  • 文章漫谈秦腔之板路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7期  作者:郭致斌  出版时间:1976-10-15
    关键字: 戏剧 秦腔 历史

    秦腔,笔者不是科班出身,更未接受其专业训练。谨是年幼时,有时涉足父执辈组织的自乐班。耳濡目染,道听途说而已。来台后,水山阻隔,音讯断绝,欲问鄕音—秦腔,已少可能。近年来,暇时与数同好者窃相砥砺琢磨,俾秦腔在台能继续流传。故不揣冒昧,将管见所及,提供诸鄕长与同好之前,请不吝予斧正。并以此文就敎方家,幷请匡我不逮。秦腔之所谓「××板」。即是其所唱的腔调之谓。一般演唱者所应遵守的原则:「变腔不变调」。即是说演唱者,不论如何耍玩花腔,却不可任意改变腔调—(首创

  • 文章民初秦腔名角拾忆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張逸志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秦腔 戏剧

    在陕西文献五十一期中,拜读王根炎鄕长「西安旧事」一文中,述及秦腔名角中的往事,其中说到李正敏在同行间最怕听到「秦腔正宗」四字,因而也使我想起民国二十四年第一次听到李正敏在唱片中唱「五家坡探窰」的一段唱腔。唱片的开头是「百代公司,特请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唱五家坡探窰」,接着便是「啊、啊、啊!……老娘不必泪纷纷……」。该唱片上还有王天民所唱的「柜中缘」中「徐翠莲来好羞惭。悔不该门外做针线……」的一段,声调特别柔细。当时这种手摇发条转盘式的留声机,是我们学校一位

  • 文章欣见台中秦腔自乐班成长中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楊玉龍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秦腔 自乐班 戏剧 历史

    秦腔自乐班正式命名立万,是民国七十二年的夏天,创始人有梁鸣岐、董安吉、马冀野、罗瑞云、李惠中、陈世斌、贾云峰、刘文贤、樊慰生、辛崇生等鄕长,在当时苦无一适当场所,同鄕们乘贺梁鸣岐鄕兄新厦落成之便,在梁府三楼聚会时,大家曾提出关于场所有所讨论,最后仍无法定案,因为择地的基本条件在地点要适中、场地要宽畅,还要不妨害左邻右舍及附近的安宁。因顾虑到每次聚会总有三十人以上,诸如大家的飮食衞生问题,都要作周全的安排。我老妻当时看大家为场地难觅而发愁时,即席毛遂自荐

  • 文章秦腔演出记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秦腔 戏剧演出 文艺演出 演出评述

    七月十日下午七时西北秦腔硏究社假台北巿实践堂演出腔秦:「探女」、「回船」、「藏舟」、「二堂献杯」四折戏,由吴桢、刘仕枢、贾云峰、杨仕忠负责指导。参加演出人员为大专院校学生、社会靑年、家庭主妇,籍贯有山东、江苏、陕西、四川、台湾等各省。演出精彩,深获好评。第一折「探女」由刘仕枢、张公顺领导,演员有李素芬、洪美根、吴淑惠、陈美妃、郭玉娟多为第一次登台,台步稳健,剧词唱腔淸晰,效果甚佳。第二折「回船」贾维详演渔夫,陈伶婷饰胡凤莲,张公顺、石德印、王美英饰众船夫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