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盐民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六月濃霜舖海塗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6期  作者:張堅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岱山 盐场 制盐历史 过程 盐民

    们争相购买。那时候,制盐的盐民叫「烧盐人」。因为当时制盐是将海水放在锅里煮出来的。煮盐需要大量燃料,盐民一边要挑泥做塯,一边还得进山砍柴,劳动强度是很高的。宋朝有一位名叫柳永的诗人,曾经写过一首《煮海歌》,就是描述了当时盐业生产的艰苦劳动和盐民生活的苦难情景。诗中写道:年年春夏潮盈浦,潮过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盐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卤浓盐淡未得间,采樵深入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归。舟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 文章「六月濃霜一筆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7期  作者:•金鏞•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舟山群岛 盐民 舟山地理环境 烧盐

    的岱盐。(笔者按:板晒之法,实创始于岱山,不但推广于舟山羣岛,即余姚庵东和海宁之张家沙均有岱山盐民迁居,在那里交相推行,又舟山羣岛盐产,以岱山为最广最多,因以岱盐出名。)板晒必须用木材制成盐板,尤须滨泥场板基,利用海水制成卤汁,存贮卤桶内,每日早晨,加入盐板,赖太阳光热晒成食盐,天气越热,结盐越厚,至傍晚时,盐民们男女出动,推盐收贮仓库,随行放售。藉以为生活所资。(按卖盐须先向盐务局纳税,凭课秤放,至晒盐手续繁复而辛勤,当另文详述。)食盐与浓霜晒盐全靠

  • 文章浙东盐民殉难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7期  作者:陳山平 出版时间:1980-07-06
    关键字: 盐民 食盐 殉难 案件 三甲盐务所

    每斤三角左右,一转眼之间,净赚五六元,此时米价每元二斗,五元可买米一石,全家赖以过活,故私贩趋之若鹜,盐务机关目彼辈为盐枭,恨之刺骨,而盐户认他们为佳宾,甚为欢迎,因与他们交易,既可提高价格又得现金之故。但贩盐的,最怕盐丁缉捕,如被捕到所,将食盐全部充公,扁担竹箩烧毁,更课罚金银元十元,如无力缴纳,关在所中要家人送饭,等到你缴钱后释放。以此盐民视盐丁为仇敌,互相团结,想出对付办法;将扁担两头裹以铁皮,如遇盐丁,即抽出扁担,权当武器,相约一人遇敌时,大声呼救

  • 文章彭韶与浙东盐民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9期  作者:余麟年 出版时间:1998-04-10
    关键字: 彭韶 简介 生平事迹 彭公祠 盐民

    在慈溪市鸣鹤场(现称鸣鹤鎭),有一个彭公祠,是浙东的盐民为了纪念明代彭韶而建立的。彭韶,字凤仪,福建莆田人,天顺丁丑(一四五七)进士。弘治年间任刑部侍郎兼佥都御史整理浙东盐政。他对浙东盐民的功绩,得追溯一下历史。早在唐开元间,政府强派盐户,拨予卤地草场,并酌放工本银,规定上交定额盐量,从十五岁至六十岁百姓,不得变更此役,明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进行全国户口登记,分军、民、匠、灶四籍。灶籍为盐户,故浙东盐民称作「灶民」。明政府严格规定:灶籍不许妄行变动

  • 文章写我故乡 岱山近代史上的两次盐民暴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9期  作者:岱山人 出版时间:1994-02-10
    关键字: 金维映 海盐 绥南舰 盐民暴动 渔盐变色

    凡的事迹。但是因为赶时间,把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六年)阿金、顾我等人所领导的岱山盐民暴动与一九三六年(民国廿五年)由冯天宝、黄国光等所策划的暴动两项资料时间混淆,事后发觉有误,赶忙去函更正,但《人间》已将前文在九月廿一日刊出。事后又应张行舟先生之邀,将完整的「阿金姐的故事」重新在《舟山鄕讯》刊登,惟恐读者诸君有所质疑,特此说明并将岱山近代史上两次大规模的民众暴动,根据史料,简述于后。一九二七年三月暴动:当时舟山地区海盐的产量每年九千万斤,其中岱山为五千万斤,如此

  • 文章岱山盐民时疫医院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43期  作者:王定甫 出版时间:2010-12-31
    关键字: 岱山 岱山盐民时疫医院 流行性肠道传染病 林傅慧 海岛盐业史

    岱山孤悬海岛,自古以渔盐著称,历来是岛内经济的主特产业,海盐被列为贡盐,渔「停泊晒鲞,甲于一郡」。盛名四海,享誉国内外。然赤日炎炎,煮海烧盐,挑拢挑开,挑百担泥换一担盐的煎熬,日晒雨淋,风餐露宿,时遭病魔侵袭,苦不堪言,日不果腹,生活凄惨。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八月,正值盐业生产旺季,滩地朝阳似火,热浪滚滚,溜滩上一片白花花的热气喷射而来,烤得晒盐人赤身冒汗背胛脱皮,个个晒得焦头烂额,黑不溜鳅。贫苦的盐民为避暑降温,多习惯性地,无可奈何地用沟、塘、滩地

  • 文章海鹽舊事補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陳啓新 出版时间:1985-06-10
    关键字: 海盐旧事 《漫谈海盐旧事》 故乡回忆 颐园 海盐乡贤 海盐民俗

    喷十里。毛豆是食用黄豆多样品种,毛豆田里,还可间植玉(熟黍)米,或高粱杆等,如果春耕六十天早稻或六月黄毛豆,则秋收前还可多种一季绿豆或棉花,加上冬天的麦,或蚕豆,或油菜花,便是一年三熟了。小麦农家多自己食用,很少出售,蚕豆除了新年食用外,多半用来喂猪,不像台湾做加工食品,深为可惜。油菜籽是大宗收入,其份量不在稻米之下。对日战争期间,海盐民间甚多种榨菜,收成后日晒半乾,(輭状)加盐醃渍,与辣椒干(磨成米粒大小)同装入瓮,运销上海市场,冒充四川榨菜,获利优厚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