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江湖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引黃花魚汛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江湖 唱腔 立夏 习性

    场面方面也非常复杂,文场称为「软爿」,武场称「硬爿」。全场七人,称为「七条椅」。「软爿」三人,上把一人,兼司京胡、二胡、哨呐;下把一人,兼司笛、月琴、柳胡、小钹;絃鼓一人,兼司头管、三弦、大钹、堂鼓;另设副鼓一人,是文场的帮手。「硬爿」三人是鼓板一人,大锣一人兼司梆子板、鱼鼓、淸水磬。闽剧的腔调有四称,就是江湖、飏歌、逗腔、小调。江湖是一种徒歌帮腔的形式,具有阳腔的色彩。飏歌是一种小调,淸代乾嘉年间流行于江苏扬州一带,后来因为南台辟为商埠,扬州人挟技南下

  • 文章江湖「黑话」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孫存俊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江湖黑话 江湖人士 江湖规矩 地方风俗

    八十年代初,我因身体不适,在家休养,要想好的快,调节精神很重要。因此常到族弟开的小旅社去听客人晚上讲故事,但他们相互讲话,我总是听不懂,后来才知道他们有走江湖用的专用语言,有人把那些话称之为「黑话」。我相识的人中,有沭阳的、东海的、灌云的、连云墟沟的,还有涟水的,好多好多,和他们攀谈久了,他们就不把我当外人了,更有一些人要和我拜弟兄,有的要送我「买卖」,也就是送我如何赚钱的办法,但由于我老实,又是敎书的,都一一被我婉言谢绝了。从那些走江湖人那里我知道了

  • 文章閩都故事選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0期  作者:卜夕秀 出版时间:1997-03-30
    关键字: 看命先生 江湖 升堂 告状

    原来铁笔甫是兴化府莆田的人姓吴名一恭,父母早亡,依靠叔父,半耕半读,屡试不能入泮,叔迫其弃读就耕,一恭志不肯移,遂出走流浪江湖以看命度日,一面仍勤读不辍。此刻幸得许戆救助得免大灾,复有盘缠银两,遂连夜逃至杭州,歇在襌寺,日间看命,晚间秉烛攻书,历二载不辍,遂连捷考中进士挑选三甲以知县补用,恰好即受温州永嘉知县。吴一恭大喜,此去誓为地方除害,赴任欲雇挑夫,适有一大汉膂力过人,家在永嘉,欲雇其同行,该大汉一听说去永嘉,即掉头不顾,吴一恭拉住问其原委,他说名叫

  • 文章寧波醫門滄桑(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期  作者:•賀鑄•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范文甫 儒医 中医 江湖郎中

    称「眞老宋家」。甚且买通轿班(舆伕)拦截病人,争取诊金。作践病家,草菅人命,莫此为甚!及至民国二十年前后,始由鄞县县政府衞生科,加以取缔,而鄕区妇女病家,仍有求治于「不悬牌」之老宋家,形成地下诊所,阖族密医矣。民智之启发,法制之推行,诚不易哉!按照我国传统,医卜星相,列入三敎九流,事实上,在此一时期,医生确有「江湖」气息。学识如范文甫,富裕如庄云庐,均雇有三名轿班,特制敞篷轿,常不为出诊而招摇过市。此可在各医生之肩舆,每日穿越新老城隍庙前后门可以觇悉之。范

  • 文章禍心

    来源期刊:《皖聲雜誌》 第6期  作者:土成 出版时间:1988-02-15
    关键字: 民间轶闻 趣味故事 江湖奇闻

    山東拳師李某,一夕,授徒畢,徒散去,正低頭收拾武器,忽聞嗤的一聲,有人自空而降,如落葉飄墜,知此人輕功甚高,當是中年男子,當他抬頭一看,不禁大吃一驚,原來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十三四歲的少年。便問:「小弟弟來此何事?」少年態度侷傲地說:「是特來領敎的。」李某說:「我年已老邁,並且也不會什麼武藝。」小子咄咄逼人說:「怎麼,你不肯賜敎嘛?」李某以和孩子比武,勝了無光采,如落敗,則名譽必受損害。仍謙虛地說:「實在不會什麼武藝,還請見諒!」小子堅欲和他比武,迫不得已,...

  • 文章(寫我故鄉之廿九)城隍廟憶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35期  作者:林德覲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宁波 城隍庙 忆旧 简介 江湖杂技

    山芋粉糊在四周,炸黄以后眞是名副其实的油灯般,松脆爽热,现买现吃,南面王不易也。江湖杂技星相卜江湖杂技在任何地方的庙会中都能见到,原无足奇,其实这种种所谓「雕虫小技」,正是中华文化世代相传精髓的地方,就以时下在台湾各地园游会中「揑面人」而言,在今日看来已如凤毛麟角般地加以垂靑,殊不知在当年城隍庙中这种玩意儿眞是到处可见,譬如说「吹糖孩」就比「揑面人」的技术高出一筹了。「吹糖孩」这名词在老一辈的鄕友中谅耳熟能详,但四十年来我就从未在台湾发现过!这项江湖杂技其

  • 文章細説閩劇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8期  作者:陳明鏘 出版时间:1993-08-31
    关键字: 闽剧 平讲班 福州方言土语 江湖 江湖

    、「小调」。其特点是方言俚句尽可入曲,口语化、大众化容易为一般群众所接受。演出时有帮腔、有插白、有滚唱。曲调多为牌子音乐、冠以曲牌名,如《赏花》、《花鼓》、《孝顺歌》等二十多支。剧目原本无多,后袭提线木偶本子如《破地狱》、《西游记》、《包公案》等传统剧目,并移植了江湖班、徽班的剧本,加上以地方故事新创作了《和尙讨亲》、《红裙记》、《苏百万讨亲》等剧目,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剧目才逐渐增多。主要艺人有仕梅、宝发、朗朗、培官等,班名有「旧宝发」、「旧仕梅」、「群乐天

  • 文章读王书川的《落拓江湖——回首天涯路》之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于宗先 出版时间:2002-03-20
    关键字: 《落拓江湖—回首天涯路》 王书川 读后感

    廿世纪,对中华儿女而言,是浴火重生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多少性命被战火呑噬,多少家庭被仇恨撕裂,死者遗骨荒野,而生者,或几经折磨,不成人形;或流落异乡,尝尽人间冷暖。能够浴火重生的,也多以苦难果腹,以血泪洗面,在茫茫的人生征途摸索奔波。最后终能为自己踏出一条康壮大道,且能造福社会大众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本《落拓江湖—回首天涯路》的作者—王书川先生无疑是其中之一;在他人生征途中,历尽艰辛,终能用血汗使灰暗而苦难的人生绽放出亮丽的火花。这本《落拓江湖—回首

  • 文章永嘉四靈詩選賞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6期  作者:王阜彤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永嘉四灵 江湖 诗歌赏析

    南宋诗人徐玑(灵渊)、徐照(灵晖)、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都是永嘉(郡名,辖境相当于今之温州市)人,各自的名字又都有个灵字,他们的诗学贾岛、姚合的所谓『唐体』,提倡野逸清瘦的诗风,自成派家,所以被并称为永嘉四灵,开创了所谓江湖派。追溯北宋后期,黄庭坚(山谷)在诗歌创作上标榜杜甫,但只是借以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说,开创了江西派。到了南宋,因为强调字字有来处和形式上的生硬拗捩,不再为读者所喜爱,永嘉四灵和江湖派就公开起来反对

  • 文章江湖一点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趙新興 出版时间:1987-03-30
    关键字: 江湖一点诀 往事回忆 父亲教诲

    父亲是个十项全能的建筑工人,无论砌砖盖屋、水电工作、家具制造,样样精通,有时他做出的成品,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呢!小时候总想,父亲的这些成就,大槪是因为手巧吧!每囘我们兄弟学习新的东西时,父亲总会对我们说:「江湖一点诀」。可笑的是,外表并不儍的我,竟花了十年,才悟出这句话的道理。原来所谓的「一点诀」,指的就是事情的根本所在。父亲要我们先把握事物的根本,这才能处理并创造出根本所衍生出来的千变万化。现在,每当我有新的尝试时,总会想起父亲的这句话,它让我迅速进入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