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殷商史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殷曆譜自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2期  作者:董作賓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殷历谱 甲骨文 殷墟 历法 殷商

    注:安阳小屯殷墟发掘工作留影: (上图)民国二十五年安阳殷墟第十三次发掘工作,董作宾先生摄于小屯村工作地发现殷商杀人祭祀之现塲)(注:(左上图)民国十八年第二次殷墟发掘开工、(后排右起6·7·8)董作宾、李济、梁思永三先生)(注:(左中图)民国二十年第四、五次安阳发掘工作同仁:(左起)董作宾、李济、傅斯年、梁思永四先生合影)(注:(左下图)民国二十年安阳殷墟发掘工作现塲:(前列右起)董作宾、傅斯年、李济三先生侧影)

  • 文章河南人與「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河南省 殷商 历史考证

    的。足见大象在殷代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安阳城内南门东街东端所谓东南营之路北为昼锦堂旧址。堂西隔壁为魏王庙(即韩魏公祠,宋徽宗时追封韩琦为魏王,琦子忠彦为徽宗丞相)。魏庙西侧为「商王庙」,供殷商各朝君王。庙的临街廊庑的大门两侧塑有一对大白象。作者在国内游历,足迹达二十余省,所见庙堂不计其数。只有这一商王庙塑有两只大象。佛寺的释迦牟尼像前,左右塑靑狮白象各一只,并无双象。而且这是由印度传播进来景物。商王庙的塑像乃是渊源于古代殷商文化。这些例证,固然说明殷商文化与象

  • 文章名都鼎城話安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王革勛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安阳市 殷商时代 历史发展 行政规划

    郭老诗赞:「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举世闻名的安阳,历悠久,文化丰厚,是殷商王朝中晩期的都城,乃全国八大古都之一。殷墟是司母戊大鼎的故乡,是华夏文字的摇篮,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安阳之名始于战国,见于《记》,因赵将廉颇攻魏安阳而得名。战国当时的安阳城,称安阳故城,位于今安阳巿东南四十三里(实际五十余里),楚旺西南三十里,地处古黄河、汉淇水之北,山南水北日阳,明代教育家崔铣解读,因于「淇北」,故称安阳。安阳邑先属魏国,后入赵国改名宁新中邑

  • 文章殷商青铜器制作考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馮志清 出版时间:1973-07-20
    关键字: 殷商青铜器 块范铸造 制作方法 史语所

    具有光辉历和艺术价値的殷商靑铜器,有关它的制作方法,已经失传达三千两百多年,最近在中央硏究院历语言硏究所考古组的努力探究下,终于得到了答案。虽然中国古代的靑铜器,一向受到世人的重视,并被公认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但是过去一般人对它的兴趣,多半集中于靑铜器的形制、装饰、铭文等方面,却少有人能从工艺制品的角度,来加以硏讨。揭开制作方法之谜现在由于中硏院语所考古组对殷商靑铜器制作法的发现,学术界人士都表示:将使世人对中国古代金属铸造技术

  • 文章郭旭东主编《殷商文明论集》王序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王宇信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殷商文明论集》 《殷都学刊》 学刊历史 学界影响

    释文》组组长、协助主编胡厚宣教授工作,并任《合集释文》总审校。合著有《甲骨文字诂林》、《中国政治制度通》(先秦卷)、《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商周甲骨文》、十卷本《殷商史》等。主编并参与撰著有《甲骨文精粹释义》、《甲骨学一百年》等,另主编多部论文集。个人主要著作有《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西周甲古探论》、《甲骨学通论》、《甲骨学导论》、《西周》等,有论文数十种。

  • 文章安陽古都考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高安齡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古都考证 甲骨文 殷商古都 殷邺文化

    先祖契的父亲帝喾、曾在亳建都,汤为了追念先王,从商邱迁毫(注二)[2]。」据此查証,自成汤代夏而有天下,到殷纣灭亡,此其间天乙汤武,太戊中宗(甲骨文指中宗为祖乙,不是太戊),河亶甲(注三)[3]、祖乙(甲骨文証中宗为祖乙)(注四)[4],四帝先后在亳建都(记、与现存古蹟可查証),自祖辛帝继位,因水患迁河北邢地(今河南武陟县),继而迁奄(今山东曲阜县),到盘庚即位,再从奄迁都到殷(今安阳市小屯区)(注五)[5],又尙书盘庚上篇略:「盘庚迁于殷,」并注明殷即亳

  • 文章安陽為中國七大古都之首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9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六大古都 安阳 殷商古都 考古证明 历史记载

    无定处。」正义:「汤自南亳(商丘)迁西亳(偃师),仲丁迁隞,河亶甲居相,祖乙居耿,盘庚渡河,南居西亳,是五迁也。」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殷商徙都计九次,始定于殷(安阳):⒈亳:宁陵、商丘、葛。⒉嚣:荥阳、巩县、偃师、斟鄩。⒊桐:内黄。⒋邢:武涉。⒌庇:鱼台。⒍奄:曲阜。⒎殷:安阳。⒏亳。⒐殷。」最后奠都于安阳。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根据考证,二百七十二年,比较正确,因为汤至纣,仅四百九十六年。㈢周朝:记周本纪:「帝舜曰

  • 文章殷商时代有棉织品业经鉴定证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9期  作者:周天瑞 出版时间:1979-09-25
    关键字: 殷商时代 古代棉织品 文物研究 殷代历史研究

    最早使用棉花的国家,并在殷代已有高度的棉纺技术。二、棉花将非以往所说传自外国之物,以往认为我国的棉花系由东印度移植而来,倘证实为我殷商已有,则棉花的渊源将因而重写。三、殷代的社会民生状况,将因而进一步加以补充,究竟棉织品在当时使用的情形,及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将开展殷代历硏究的新境界。这一问题的发生,至少可获得以下的了解,即是殷墟出土的甲骨,在发掘当时,着力于对文字的硏究,而未注意到对其附着物的硏究。当其出土时,即时将附着物淸洗干净,在此过程中,即可

  • 文章走進漁洋 透視漁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郭新和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渔洋 安阳师范学院 渔洋地理图 殷商文化 地方文史

    今年三月份以来,有关安阳县安丰鄕的一个村落——渔洋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章。这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在短时间内突然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考古学家、历学家、搞地理的、搞美术的穿梭般地拥向那里,徜徉其中,参观评点,摩娑硏究。它有何魅力,又有什么特别之处使得人们对其着迷、为之倾倒并为之惊叹呢?座落于豫冀两省界河漳河南岸的渔洋,距古都安阳仅二十二公里。千百年来,这里的居民,捕鱼牧羊,稼穑商贾,勤苦劳作,生活滋润平和,丰衣足食,但是他们不知道,就是这片平常得不能再平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