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栽培技术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江名果獲生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5期  作者:牛半農  出版时间:1999-05-10
    关键字: 槜李 浙江名果 贡果 栽培技术 可以吸的李子

    的精心培育能开花,檇李花开三月,在腊月中便要进行打枝,正月中旬复打,六月初方可结果,花期如遇霜打或雨淋也不会结果。成熟的果子又会虫咬鸟吃,鲜果的保管,最多只能在一周的时间。到九十年代初,檇李这个古老的珍果佳品,仅在嘉兴所辖桐鄕市还有三十五亩檇李园。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浙江对名果檇李的开发,已引起有关方面重视,据专家介绍,关键在于栽培技术,以期重现生机。

  • 文章浙江省稻麥硏究改進事業施政記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5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4-05-10
    关键字: 浙江农业 稻麦研究 优良品种 栽培技术

    于二十二年秋在杭县丁家桥购地六十亩设麦作育种区,专事麦类品种之选育,以扩大稻麦育种之试验硏究工作,另并扩充设备,擧行稻麦栽培试验、栽培技术之指导、室内之分析硏究及进行小面积之推广;二十三年一月,按各旧府属辖区各设一区农场,以从事稻麦品种改良之试验硏究为主;二十四年一月,省政府建设厅之第四科与农业改良总场合并,组织农业管理委员会,稻麦场复称稻麦改良场;二十五年一月,农业管理委员会裁撤,稻麦改良场直隶于建设厅,其在五夫之稻麦育种区及丁家桥之麦作育种区悉称分场

  • 文章洛陽花——牡丹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8期  作者:陳琳璋 出版时间:1993-01-16
    关键字: 牡丹品种 牡丹栽培技术 神话传说 游览赏花

    洛陽雄踞黃河中游,因位於洛河之北而得名。洛陽爲我國一座古老名城,亦是古都之一。從公元前起,先後有東周、東漢、魏、晉、隋、唐等朝代在此建都。可稱得上歷史文物,得天獨厚。洛陽有我國藝術石刻的龍門窟,有佛敎傳入我國後修建的白馬市,又有我國三大關帝廟之一的洛陽關林。洛陽的氣候溫和,加以交通利便,具有發展經濟各類型工業的優越條件。洛陽牡丹初植於隋,興盛於唐。換句話說,洛陽崇拜牡丹的風氣,係由長安傳來,關於洛陽栽植牡丹有不少神話故事;其中流傳最廣的一個故事,大意是:...

  • 文章棗陽農作栽培制度的演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农作栽培制度 耕作制度 栽培技术 水稻

    复种指数稳定在一八〇%左右,产量不断提高。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推行了栽培新技术;1.改进育苗技术为推行双季稻种植,从一九六四年起,普遍采取薄膜保温和温室育秧。一九七六年吴店中小村两段育秧试验成功。此技术节种者田,可提高复种指数,后随着杂交稻的发展全面推行。一九八五年栽培面积达三〇·〇一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的四七%。在此期间,棉花推行营养钵和方块育苗,以移栽和补缺,至今仍沿用。2.地膜覆蓋棉花一九八二年始推行地膜覆蓋棉花新技术,是年种植三五·二亩,亩产多在百斤以上

  • 文章豐縣蘋果栽培起始考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孫啟善 孫敦恒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红富士苹果 栽培技术 历史起源 苹果基地 发展情况

    豐縣栽培果樹五十餘萬畝,是江蘇省果樹面積最大的縣,也是全國面積最大的紅富士蘋果生產基地縣。特殊而優越的氣候條件使紅富士蘋果質量上乘,連年獲省優、部優稱號,暢銷國內外。據清光緒二十年版《豐縣志》記載,豐縣物產中之果品有桃、杏、梅、李、花紅、蘋果等十餘種,說明豐縣栽培果樹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品種繁多,作爲世界四大水果之一的蘋果,豐縣在清代就已有栽培。據筆者考證,清光緒《豐縣志》所提及的蘋果就是目前國內外大量栽培的「西洋蘋果」,而不是中國歷史上栽培的「綿蘋果」。...

  • 文章大陆棉花栽培技术的革新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9期  作者:張秉金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地膜覆盖栽培 棉花栽培技术 经济效益提升

    棉花地膜(塑胶布)覆蓋栽培就是在棉花播种后,再在棉花行上进行覆蓋地膜意思。这是现代化栽培技术。「棉花地膜覆蓋栽培技术的硏究」课题,是陕西农科院棉花硏究所主持、完成的一项国家级成果。它具有增温、保墑,改善棉田生态环境条件等特点,是实现棉花早熟、优质、高产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一般比常规露地棉亩增皮棉20~25公斤,增产百分之卅至五十。鄢陵县也已大面积推广。一九八三年为国家列为全国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一九八一~一九八七年累计推广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