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杨云史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杨云史的生平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6期  作者:伍稼青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科举 星州 清末

    书香世家杨云史原名朝庆,更名鉴莹,四十岁以后更名圻,字云史,别号野王。江苏常熟人。伯祖沂孙,字子与,号咏春,晚自署濠叟,道光擧人,官至凤阳知府。幼年曾学于吾邑(武进)通儒李申耆(兆洛)。擅书,篆隶尤工,名满天下。笔意出猎碣及钟鼎款识,著有管子今编、庄子正读、文字说解问譌、在昔篇、观濠居士集等。父崇伊,字莘伯,光緖庚辰进士,授编修,由御外放汉中知府。当其居台谏时,尝数上封事,皆关大计,多人臣所不敢言者,故云史为书香世家,家学渊源。他少时既有这样一个

  • 文章追忆先师杨云史先生(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李猷  出版时间:1975-01-20
    关键字: 先师 《长平公主曲》 里中

    一、初次谒见民国十八、九年,我在家鄕常熟,从古文家金叔远先生,硏习古文。同学为金易占及徐君高两兄。有一天,易占兄拿一本「长平公主曲」,交我传观,方知是杨云史先生的大作。这篇长诗,记得是编在「江山万里楼诗词钞」,最后的一首。系用长庆体,敍述明崇祯帝殉国的故实。其用心的所在,好像是说:「淸朝入关后,对明朝皇室存卹甚厚,独民国成立后,对于淸室,未见优待。」这是他站在世受淸禄的立场说话,亦是诗人咏,寄托感槪之意。不论其观点如何,但就旧文学的份量来说,这篇「长平

  • 文章追忆先师杨云史先生(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0期  作者:李猷  出版时间:1975-02-20
    关键字: 追亿先师 常熟 “绝代江山”

    先生前往观赏。先生有诗纪游,在续编八卷之中。(此续编八卷为先生在港时所手定,曾交中华排印。民国三十年,太平洋战争发生,狄女士仅保持原稿,辗转带到重庆。我往访候时,曾交我看过。后狄女士病逝重庆,遗稿由先生之五公子吉孚兄保管,闻有两份,恐均遗失了。)先生虽里居,然各方函札,络绎不绝,多半是讨论文字,或求题集子或画卷,或征求和诗。如当时居住天津的寿枬先生,字味,所作秋草诗,和者一百余家。后由董绶经家里的刻书工,雕板刷印了一册「秋草唱和集」较近年旅泊诗和者为整齐。先生

  • 文章追忆先师杨云史先生(三)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1期  作者:李猷  出版时间:1975-03-20
    关键字: 人物事迹 书法绘画 诗词

    终如让成都耳。陈督不知刘表何人,盛怒拂衣起,曰:『我不薄云史,何辱我!』命罢剧,宾客皆愕然为余危。羣言让成都是璋非表,表官江右,为汉末八俊,终不解。最后某君愤取表传趋入,掷案上曰:『谈何容易做刘表!』陈督阅竟,则翻然喜曰:『我过矣。』命弗使余知,且责臧仓。宾客亦语侵臧仓,谓不复令子孙识字矣。臧仓大惭遁去。时早春梅发,闺人来书,明日以忆梅思妇辞职,道其实也云云。」先生自江西返江南后,约在民国十年,经同年潘毓桂的介绍,访吴佩孚。佩孚说:「先生是江东才士。」礼

  • 文章追忆先师杨云史先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李猷  出版时间:1975-04-20
    关键字: 经济情况 往事回忆 诗词文赋

    的请求,撰了一篇赛金花——赵灵飞的墓碑。按赛金花即常熟曾孟朴先生所撰「孽海花」小说的女主角。先生此文,用意甚严正,而文辞则异常优美,传诵一时。后来张隐南先生也参考了先生的立言,撰写了一部「续孽海花」,文笔虽没有孟朴先生那样流利,但从眞实方面来看,张书也有他的价値。曾与先生是表兄弟;张与先生,年轻时同在北平,所知相同,故均眞确。在同一时间,苏州金松岑先生主持的中国国学会,出版的「䈾星杂志」,发表了一篇诗坛点将录,好像是及时雨陈石遗,智多星金松岑,入龙张豫泉

  • 文章追忆先师杨云史先生(四)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3期  作者:李猷  出版时间:1975-05-20
    关键字: 交往事迹 生活情况 诗词作品

    重了。在三十年七月间,有一两星期,没接先生来信。忽于十六日阅报,惊悉先生因病逝世之噩耗,眞是五中欲裂。遂写信去港唁问,始知先生误服中药;粤医处方,药剂奇重,又多滋补猛热之剂,服后胸膈郁闷,腹部鼓胀,竟以不起,眞正可痛,享年不过六十七岁。政府以先生淸节可风,又力以诗歌发扬正气,故予明令褒扬,先生亦可无憾。我在先生逝世后二周左右,写了一篇:「敬悼云史先生」,刋载于重庆中央日报副刋,其文甚长,历敍先生家世,以及服官做事的经过,所采资科,及彼时记忆,均甚淸楚准确。惜事隔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