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言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説河南風土諺(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7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7-30
    关键字: 谚语 风俗 方言

    靈寶三大寶:棉花、蘋果、棗。張周朔述。靈寶原本產棉,向稱上乘。抗戰前,經政府選定爲美國棉種試驗區,乃使棉朶更爲肥碩,纖維更形靱長。靈寶原不產蘋果,是當地人李貢生,民初於美國習園藝後,將自有大部份土地,棄耕從果,慘淡經營——其科學培植法則,不僅每樹間隔距離有一定,施肥、澆水、剪枝,皆有成規,尤其是樹在初期數年所結之果,一律卽行摘去,以壯樹力。(壽堂按,一般果農,是捨不得這樣做的。)其後始保留同數少量果實,按齡遞增,以大果體,以美果質,終獲成功。又自設工場,...

  • 文章説河南風土諺(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6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6-30
    关键字: 风俗 谚语 方言

    長夏門外有莊,福善坡頭有宅。 宋、張舜民「畫墁錄」:「洛中耆舊言:伊洛水,六十年一泛濫。自祥符(一〇〇八—一〇一六)至熙甯(一〇六八—一〇七七)中,福善坡以北,率被昬墊城下,惟福善坡不及,城外惟長夏門不及,故有語云云,至此乃知水讖不苟云。」這或許只是經驗的紀錄,而並非事實預測的提示。八關灘,九峭石。 征鴻述。隋唐間,伊闕後山南麓岩石,以及河牀水底岩石,經水浪、山洪冲激,而成稜形峭立,如刀似劍,成爲險阻,有此諺之稱。從上游經此至洛陽之舟船筏簰,多被撞沉,乘客...

  • 文章河南的特殊方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0期  作者:唐棣 出版时间:1982-10-30
    关键字: 地方方言 特殊读音 方言研究

    近读「赵元任早年自传」,在该书第三部份「哈佛十年」一段中,谈到他对语言学及中国方言发生兴趣时,有这样几句话:「我继续硏究中国方言,有很多机会,从哈佛和麻州理工学院中国朋友,听到并学习方言。一位朋友张云(CHANG YUN)是陕西西安人,他敎我的一段话……最怪的是「书」字,中国大部地区读为SHU,他则读为FU,我们都学着他玩。」其实,还有更多地方的人,不但也像那位张云把「书」读为「FU」,还有更多的字更「怪」的读法,可惜赵博士没有碰到,没有听到。但赵博士

  • 文章話説鄉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史延祚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家乡话 习俗 方言 回忆 口音

    爲什麼我的命題叫鄕音?我讀唐詩三百首中七言絕句有賀知章回鄕偶書的詩,,其中有一句:「鄕音無改鬢毛衰」,什麼叫鄕音,簡單的解釋,就是家鄕話,還有樂府中崔顥的長干行,「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鄕」,說話口音相同,樂於交談,這是很自然的道理。中華民國歷史上有一段這樣的故事,所謂常講家鄕話成功的一位偉人,鐵軍張發奎將軍,是廣東人,他帶的部隊,都是廣東同鄕,當開全軍同樂會時,他到士兵面前,同樣喝酒猜拳,並說家鄕話,「丟那媽」乾一杯,表示親切,因...

  • 文章説河南風土諺(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5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3-05-30
    关键字: 风俗 谚语 县志 方言

    糠菜半年糧。 民國、河南「續安陽縣志」卷三:「土人摘取熟柿,和以糠粃雜糧,輾糅成塊,曬乾,入冬碾麪蒸食,名曰柿糠,甘美可口,不嫌粗糙,諺謂糠菜半年糧。卽東鄕之菜,西鄕之糠,均爲農戶必備之佐食品,視作半年之糧食也。」按,在晉、冀、豫太行山內外地區,都有此諺,糠、靑菜、加柿,視作半年的主糧,見生活資養之苦乏。民國、河南「林縣志」卷十:「糠食有穀累、窩子、疙突三種。更粗劣者,則以手摶成蛋,蒸而食之,卽名糠蛋。近山之民,柿糠尤爲主要。其製法,用鮮柿果和秕穀輾碎曬...

  • 文章安陽土話拾零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期  作者:扈先德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安阳土话 家乡方言 合音 土音

    弱冠離家,負笈南京,抗日軍興,于役軍中,八年轉戰,繼又播遷台灣,背井離鄕,屈指已五十年矣。家鄕土話,幾已遺忘迨盡,來美之後,偶遇一二同鄕人,言談之間,洞感安陽土話之聲調,異常親切,勾起無限迴憶。乃就兒時記憶之所及,得詞十餘,但大多有音無字,勉輔以注音符號,而列擧如下表,錯誤之處,在所難免。蓋希能就敎於同鄕諸先進,以收拋磚引玉之效也。以上所擧,大部爲名詞,及少數形容詞,如髒、很等。皆像日常用語所常見者,此外,在我們的土話中,也有用字或用詞極斯文的一面,例如...

  • 文章台灣與河洛文化之淵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河洛地区 研讨会 闽南方言 客家方言 中原文化

    关单位之热诚款待!我等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受。此一庄严温馨的拜祖旅游,永铭在怀。台湾名诗人痖弦王庆麟教授,有感而发:看到升达大学的隆盛矗立,五百年后王广亚之名,仍将有口皆碑。闽南与客家方言探蹟闽南方言与客家方言差异殊甚?原因是历史文化的变所致,客家人大批南迁,是从南宋(一一二七—一二七九)年间至明朝中叶始稍停歇!讲闽南方言的中原人,和讲客家方言的中原人南移的时间相距五百年。在此漫长之时段,辽金元朝统治过中原,各种文化语言,自然而然的发生分化。但本于发生学之

  • 文章鄕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9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4-09-25
    关键字: 怀念故乡 故乡方言 生活忆事 同乡

    桥梁」之功。也好再度促膝谈心,共叙鄕情,藉资怡乐其心,而慰鄕思之苦。如此,对久离家鄕的游子来说,可算一件十分称心的事。方言固然可贵,鄕音更为可亲,不过我虽听惯了各他方言,但我总觉得没有家鄕语调那麽浑厚悦耳。人同此心,谅别人也会和我一样,免不了对他家鄕土音的偏爱和响往。因之,每逢过年或是烦恼不开心时,我总爱和同鄕们聚一聚,其主要目的就在享受这份「温情」。因为偶然传来几句鄕语,会格外亲切和兴奋,所以我在家里经常和孩子们讲家鄕话,尽管他们不时以第几声、第几声,来

  • 文章河南人最好客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2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77-01-03
    关键字: 好客风俗 河南方言 待客礼节

    河南人最喜歡客人,不論窮富,很少有慢待客人的,以客多爲榮。以農人爲例,雖窮的不能擧火,三餐不繼,倘朋友親戚來臨,自家無米下鍋,必向鄰居借米借麵,以待遠客,而且是從內心裏發出的喜悅與眞誠。廣大的農村,良田千頃的,固然少之又少;貧無隔宿之糧,也佔極少數;大多數是忙碌終年,粗茶淡飯,布衣茅屋。客至雖在工作極忙的時候,必停止工作,興高采烈的來歡迎客人。如主人在田間,或村外。家人必一面招待客人,一面將主人找囘照料客人,倘家中全家皆在田裏忙,鄰居也會幫忙代爲找囘,決...

  • 文章《百家姓》中一些句子在海属方言引用中变义小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徐秉揚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方言文化 《百家姓》 资料搜集

    《百家姓》相傳爲宋初人所作,流傳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到南宋時就已把它作爲童蒙教育的必讀教材。因此在中國城鄉《百家姓》有極其深厚的群眾基礎。我長期生活在海屬農村,親見一些文盲老農也能背上幾句。正因如此,所以在我們海屬地區,《百家姓》中某些句子因其字音或字意與某些成語、俗語意義相近,所以常被人有意無意地作爲表情達意的成語、俗語運用。相沿日久,甚至好像形成約定俗成的了。例如說有人不懂道理,不知深淺,便會說:「這人連『高夏蔡田』都不知道。」說人臉黑或說餅燒糊了,...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