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説鑼鼓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8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8-04-01
    关键字: 乐器 锣鼓 演变 演奏场合 民俗文化

    公道士用二号,三号锣鼓尖声尖气,属耍闹之声,民间打耍锣用之。加以引申,锣鼓是有其历史文化关系的,需要从乐器本身之演变与使用场合来推论。四件之中,一件属于古八音中之革,三件属于八音中之金。辅以八音中之木。鼓的发展,在戏枱上还有中小型的各种鼓。锣也有小锣、包包锣等数种。钹之相似者为铙,钹之小者为铰铰儿,铰铰儿又有大有小。小锣亦有发声不同的几种,又有排列两面小锣于一架上而敲出钉当之音者。这大小锣鼓之类,大戏班是全用的,还加上木鱼。丝竹絃管,如胡琴、南胡、笛箫、大小

  • 文章春節期中看川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1期  作者:劉英柏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春节 川剧 山伯访友 桃花山 中华文化

    皇后在旁边那一副「醋」劲面孔,那一种「雌」威,说「坐着坐着生杀气,不由本后怒不息」,表演得太好!我邻座的杨熙台老鄕说金苗二妃(王汉昭、冯美铃),唱的是道地川腔,希望再有机会欣赏!综观四出名剧,都合乎复兴中华文化的旨意,都是发扬国粹的盛事,大家精诚合作,演出极为成功,书此以作剧团同仁的贺礼,并祈方家指正!

  • 文章川人茶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0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9-03-31
    关键字: 饮食文化 饮茶习俗 茶经 烹茶艺术 川茶

    我是四川人,照理说,应该懂得怎样吃茶的。但我对于此道,却一窍不通。理由很简单,只因我从寻常百姓家出身,童年时代,全吃的是「粗茶淡饭」。前人说:「三代为官,方知飮食」,可见「知味」和不知味的事,还要看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修为而定。人长大了,经验多了,才知飮食一道,富有文化意义,其中有基层的、高阶层的之别。就说飮茶吧,基层的,只知口渴则飮用茶水,囫囵呑枣似的「牛飮」而已。而高阶层的,则知怎样的去品味了。品其高下,有欣赏的程度,是一种艺术或文化。而只用吃茶来提神

  • 文章黃敬臨與「姑姑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水仙子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黄敬临 姑姑筵 饮食文化 五大派 筵席

    五大派以外的姑姑筵人类的原始文化是循着食、衣、行、乐、育而渐进的。在这些并不多已达到某种程度后,才会分途并进,但仍以飮食的文化最为悠久,优良,他已超越了技术的局限,迈入艺术的化境,尤以中国烹调菜肴为然,久已闻名世界。根据专家的硏究,中国筵席可分为以下五大派:一是济南派:注重「汤道」的烹调,以成易牙美味。发源于黄河诸总督的豪华,加上地方富庶,讲究享受,遂集北方口味之大成,今称为北京菜。二是淮扬派:注重「红烧」的烹调,菜式繁多,在从前,讲究廿四道菜,卅六

  • 文章談豬兒粑及其他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7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7-05-01
    关键字: 饮食文化 成都美食 猪儿粑 制作过程 花生糖

    川中各县,于吃食方面,各有名产。如保宁蒸馍,中江面,据说可以囘笼、囘锅,仍如新出。成都附近,天鎭豆腐有肉味,相传是唐玄宗幸蜀时封赠过的。笮桥姜糖,与盐道街花生糖,知名远近。粪草湖颗颗酥胡豆,销行至嘉定以下之竹根滩。大抵飮食之道,各地方制作方法不同。手艺有高低,而土质水质为形成名产品之主要因素。即如豆花,川中亦有河水豆花之说;然鄙人家鄕宜宾,决不挑河水做豆花,河水豆花无味之至。四月二日,本社同仁小集,谈到猪儿粑之美,可以代表文化云。按猪儿粑又叫鸭儿粑,又叫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