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教育共返回8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朱邦復立足臺灣胸懷大陸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7期  作者:何永証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朱邦复 文化教育 仓颉输入法 乡贤

    從臺灣到大陸,再由大陸回到臺灣,中文電腦化專家黃岡、朱邦復(見圖,邢定威攝)只有一句話:「我要把中華文化重新移殖回中國大陸」。朱邦復離開臺灣七年,此番重返江湖又推出「聚珍中文整合系統」嘔心瀝血之作,接受記者專訪時居然先談文化、再提電腦,不由得不令人佩服他對中文電腦的一往情深。經常是全身西裝畢挺,腳底卻踩著一雙薄底黑色功夫鞋的朱邦復,民國五十一年從臺中農學院畢業,十四年後先發表「形意輸入法」,三年後再推出迄今流傳不墜的「倉頡輸入法」。七年前,朱邦復提議的中...

  • 文章記崇實中小學(二)乙、崇實中學部分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若飛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中小学 文化教育 学校管理

    崇實中學僅有初中部,後來雖有增設高中部之議,結果胎死腹中未能實現。這所初中是於民國廿八年春天成立的,校址連接在崇實小學的後面,崇中與崇小嚴格的說起來就是一所學校,校董同是孫輔臣先生,學生都是由同一個大門進出的,各種慶典集會,也大多同在一個大禮堂中擧行。初中剛設立時,有中學老師給小學兼課者,也有小學老師給中學代課者。初中的校部辦公廳我在前面已經提過了,敎室剛開始是在西園門外上課,後來才逐次將花園及操場改建,學生僅有「春三〇」甲乙兩個班次,總共一百餘人。建校...

  • 文章設置「張振蟄獎學金」的動機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趙文藝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奖学金 文化教育 学校教育

    陝西爲漢唐故都,亦爲中國文化之發源地,歷代人物鼎盛,稱爲人文薈萃之邦。乃自入民國,革命軍北伐前後,陜省四郊盜匪爲患,旱歉連年;加之軍閥橫征暴歛,所謂天災人禍,交相煎迫,以致民不聊生。囘顧昔時盛況,能不慨歎系之。陜省偏處西陲,交通不便,是故三秦子弟之出外謀發展者,較之其他省份實瞠乎其後。卽當大陸淪陷,政府遷台之際,陜中人士追隨避難而東來者亦屬有限。又一般家庭困於經濟,雖同具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之願,而無力鼓勵其上進或深造。關於此點,我夫婦平日閒談,往往感喟不...

  • 文章輞川圖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黃友棣  出版时间:1987-05-01
    关键字: 辋川图跋 艺术 文化教育 历史

    (編者按:特將中央日報前後所刊「輞川圖跋」曁「眞幻之間談」轉載於此,意在保持其連貫性與完整性。且兩位作者均係當代藝壇及建築界名家,以高逸的筆調,判明唐代藝術眞僞,和陜西土地上的文化成果的超然成就,俾便讀者鄕親閱後,對三秦文物有更深入的認識。)

  • 文章談談如何進德修業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文化教育 道德修养 知识修养

    記得以前看到國府林故主席所寫的一付對子,上聯是「天下事尙有可爲」,下聯是「古今人寧不相及」。看了這富有啓發性及偉大抱負的聯句,眞使我搔首問天,興感無窮。面對著這艱困的現實我們無須悲觀,因爲徒抱悲觀,不但無補於實際,反而有害於社會的改進,本來如何爲我們的國家社會,創造一個新的生命、新的秩序、和新的風氣,原是要靠一般特立獨行、出類拔萃的人,去負起開風氣之先,和轉移一世風氣的使命。而這種遺大投艱的工作,正是我們靑年人所應該引爲己任的。我們如果有「古今人寧不相及...

  • 文章立德樹人教育興國——蔡亞萍先生夫人共創嶺東技術學院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蔡亚萍 岭东技术学院 文化教育

    位於台中市南屯區的嶺東技術學院,創設於民國五十三年,爲梅縣鄕賢故國大代表蔡亞萍博士及現任董事長黎明博士伉儷秉持教育興國理念與熱忱所獨資創辦。創辦之初,以「私立嶺東會計專科學校」爲校名,揭櫫爲國育才之宗旨,並以「學以致用,誠以待人」爲校訓;民國五十六年更名爲「私立嶺東商業專科學校」,創校以來,已屆滿四十年之歷史!該校創設初期,係以日間部五年制爲主,民國五十四年始增設夜間部;民國七十七年後,又陸續增設二年制日夜間部各科,至民國八十六年奉教育部核准成立進修專校...

  • 文章血緣與敎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0期  作者:林宣生 出版时间:1972-10-25
    关键字: 昌黎庙 文化教育 人物怀念

    兩度經過高雄、屛東都到昌黎廟瞻拜,廟宇座落在公路旁,格局不大。彷彿中映階碧草,隔葉黃鸝,使人緬懷先民渡海來台篳路藍縷,開闢草萊之情景,心中不禁泛起了許多感想。鄭成功、劉銘傳,對建設台灣都有直接的貢獻,梁任公過台灣訪南北古蹟,對鄭成功有:「台南南郭路,勝蹟鄭王祠。肅肅海天晚,沈沈故國悲。」等懷念名句;對劉銘傳有「千里通馳道,三闢鞏舊屯」之頌詞。今日我們看到大專、高中、國校有以「成功」、「銘傳」名者,都是這兩位先賢功在民族,澤流百姓,應該享有之傾仰與懷思。韓...

  • 文章江西省立寧都中學校長李樂三先生簡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69-01-02
    关键字: 李乐三 名贤传记 文化教育

    寧都原爲直隸州,轄瑞金、石城兩縣,區域頗廣,就學者亦衆。民國成立後改爲縣,僅在舊考棚內設有省立中等學校一所,時而辦中學,時而辦師範,學子無所適從。到抗戰時,正名爲鄕村師範,所有準備升大學之中學敎育,多由縣立中學負其責,以致校舍,經費,發生困難。當時程敎育廳長時 在寧覩此情形,有將縣立中學改爲省立意;因地方部份人士,以財產所屬關係,持不贊成意見,程廳長乃設立江西省立寧都中學,以李樂三先生爲第一任校長。校舍暫以七里村爲之,實一抗戰時遷寧某機關之臨時辦公地,改...

  • 文章劍聲中學的誕生與熊恢校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黃醒群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熊恢 剑声中学 办校历程 文化教育

    一、熊恢先生的家世熊恢,號琢如,其家世居江西省豐城縣槎市村,家境小康。其父熊渭豪,靠叔父培養讀書,是清末秀才,為人和善,思想較新,提倡新學,在鄉里是較有名氣士紳。熊恢是長子,青年時聰頴用功,在南京兩江師範讀書時,考取官費留學日本,在日本京都帝國大學主攻經濟。學成回國後,任江西省平民敎育促進會總幹事。在工作過程中,深知我省敎育文化落後狀況,其時豐城縣有一筆「公產」卽所謂「黃產」正在鬧爭奪糾紛。他不失時機,報經省府批准撥作創辦學校之用,遂于一九二三年秋成立劍...

  • 文章「無錫國專在廣西」序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黃英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无锡国专 文化教育 发展历程

    南寧 黃英無錫國學專修科學校於一九二〇年冬創建於無錫惠山之麓,由前南洋大學(交通大學前身)校長唐文治先生任校長,以發揚民族文化,繼承傳統美德爲宗旨。實行學分制,必修學程與國立大學中文系相同。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十一月上海淪陷,日寇進逼無錫,唐校長率領學生經武漢,遷校長沙,又遷湘鄕。一九三八年二月遷至桂林,七月,唐校長因病轉道香港回滬就醫,由教務長馮振先生代理校長(馮振係廣西北流縣人)。是年,武漢、廣州相繼淪陷,桂林疏散,國專遷於北流山圍。一九三九年八...

共84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