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捐资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廖光華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6期  作者:蔡桂行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廖光华 年幼经历 担任军职 同乡会务 教育捐资

    发行人凡七年,迄八十五年被选任名誉理事长,并获赠「十年有成,临川之光」银牌。又八十四年倡组江西抚州地区十一县市旅台同鄕联谊会,并组团赴大陆抚州各县巿参观访问,八十五年春节在台北巿天成大饭店扩大举办联谊餐会,编印「抚州文献」创刊号任文献社社长,并担任探亲访问团名誉团长,抚州联谊会名誉会长。先生热心教育,仁爱为怀,先后在江西同鄕会及临川同鄕会认捐廖有余堂奖学金达十五年之久。又在金门开瑄国民小学设立蔡雪玉女士纪念奖学基金,台北巿江西省同鄕会捐设华玉奖学基金、大陆腾桥

  • 文章光照臨川之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吳開珍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临川市 教育发展 教育投资 港台捐资 投资办学

    诚望台、港同鄕,海外侨胞来「才子之鄕」投资办学、捐资助学、奖教奖学。有理由相信凭著临川人的办学精神,有多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临川的教育必将更加辉煌,临川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 文章(肆、杂记类)对捐资兴学振兴教育的刍见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1期  作者:謝遠明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捐资 教育事业 培育人才 办学目标 同乡会

    教育发展趋势,国民教育有向下延伸至幼稚教育,向上发展至中等教育,最上层更发展大专院校的培植人才教育。才能有效的分配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国培育英才,为社会所用。但是从财政的观点来看,要达成上项理想,教育经费的负担是非常庞大的,并非贫穷之乡能力所能负担。这就是吾邑有识之士认为欲富乡,必需有人才,求人才必需兴教育,否则,在愈贫困,愈难培植英才,愈难开发经济的恶性循环之下,永远脱不出贫穷之境。兴学愿望强烈,而又能力不足,无计可施,莫不寄希望于海内外同乡捐资

  • 文章爲了故鄕的明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崔麗麗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周仲超 人物事略 回馈家乡 捐资建设 教育事业

    南昌市台办 崔丽丽一头雪白的头发,一口纯正的鄕音,一身简朴的装束,一腔游子的赤诚,这就是我们今天故事中的主人公——新建籍旅台同胞周仲超先生。周仲超先生于一九二〇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昌邑鄕社林村,如今已是八十一岁的高龄了。他先后就读于陆军参谋大学、国防大学和美国军事学校。一九四九年随军去台,后弃军从商,并从事文化工作。曾任台湾《家庭教育》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天林出版社发行人兼社长,《江西文献》社长、《新建文献》社长。先后在台湾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爱国爱鄕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